文/陳雪瑩
糖尿病的背后推手
文/陳雪瑩
日常生活中一些習慣不經意間也會增加人們患上糖尿病的風險。美國“讀者文摘”網站近日盤點了引發糖尿病的令人驚訝的6種生活習慣。
1. 不喝咖啡 美國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的學者發現,與不喝咖啡的人相比,有喝咖啡習慣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明顯降低。咖啡中的某些特殊成分可以降低胰島素抵抗,同時能促進葡萄糖代謝。需要注意的是,這里指的是不添加糖和奶的咖啡。
2. 長期當夜貓子 韓國的研究者近期發現,熬夜到清晨的人比就寢早的人更有可能患上糖尿病,即使前者在白天有7~8個小時的睡眠。這可能是因為夜貓子從電視和手機接觸到了較多的人造光線,使得胰島素敏感性降低、血糖調節能力變差。
3. 益生菌攝入過少 美國研究者發現,當腸道內有害細菌的數量超過有益細菌時,患上糖尿病的風險就會增加。因此,平時可適當食用酸奶、奶酪等富含益生菌的食物。
4. 用塑料容器加熱剩菜 外賣餐館里的一次性塑料容器還是少用為妙。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院的學者發現,塑料容器內的化學物質會通過增加胰島素抵抗而提升兒童和青少年患上糖尿病的風險。
5. 看太多電視 美國查普曼大學的運動機能學教授斯德里奇特認為,靜坐時間太長會讓內臟脂肪存儲下來,額外的腹部脂肪可降低人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從而引起血糖升高。
6. 不吃早飯 美國克利夫蘭診所的糖尿病教育工作者克里吉拉斯認為,不吃早餐會擾亂胰島素的分泌,導致血糖難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