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莫 聞
多吃高纖維食物預防大腸癌
文/莫 聞
膳食纖維能預防大腸癌的功績是在腫瘤的流行病學調查時發現的。在歐美地區經濟發達國家特別是大城市中,大腸癌的發病率日益增高,而非洲黑人中大腸癌卻十分少見,腫瘤研究人員經過反復分析比較,發現是膳食纖維從中起了神秘的作用。非洲黑人的飲食以含纖維素的玉米和蔬菜為主,而歐美地區居民的食物過于精細,每天纖維素的攝人量只有非洲黑人的1/6。歐美人飲食中脂肪含量高達41.8%,蛋白質和能量的平均水平也高,糖﹑肉﹑蛋﹑奶和脂肪的食用量較多,而谷類和豆類的食用量則較少。這些含纖維少﹑蛋白多﹑脂肪多的食物一般都含有豐富的膽固醇,能刺激人體內膽汁分泌,使腸道內膽酸含量增多(比吃低脂肪食物時高4倍),膽固醇含量增高,腸內厭氧菌的數量也增多。
膽固醇等在厭氧菌代謝的作用下可產生新的膽鹽類物質,這些物質可能是直接或間接的致癌因素。
有人做過一個有趣的試驗:一組人吃高纖維素食物,另一組人吃低纖維素食物,同時兩組人都吃裝有胭脂紅的膠囊,用以觀察紅色顏料在大便中出現的時間。結果發現,吃高纖維素食物的人,顏料平均出現的時間是14.5小時,每天大便量約460g;而吃低纖維素食物的人,顏料平均出現的時間是28.4小時,每天大便量約115g。
由此可見,高纖維素飲食使大便從腸道中排出較快,大便量多;而低纖維素飲食則使大便排出時間延遲,往往可以幾天不排便。經常便秘的人常常為大便排出困難所苦惱,而且還有頭痛﹑吃東西不香﹑全身不適等癥狀,這是由于腸道內的有害物質不能及時排出體外而被吸收的緣故;這種體內毒素的慢性中毒還可能是人體衰老的原因之一。由于纖維素能吸附水分,稀釋腸道中的致癌物或促癌物,縮短大便的排空時間,從而使腸黏膜接觸致癌物質的時間也縮短;纖維素還能增加糞便中揮發性脂肪酸的濃度,從而降低了大腸中游離氨的水平,減少了致癌物質的產生,所以誘發大腸癌的機會也就減少了。
因此在日常食物構成中不能忽視膳食纖維的攝入,特別是目前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后,肉類﹑脂肪等食物增加了,更要適當多吃些含有纖維素的粗糧﹑水果及蔬菜,如蘿卜﹑胡蘿卜﹑葉菜類﹑紅薯﹑黃瓜﹑番茄﹑青椒﹑萵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