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占秦,陳佩格,寧一博,申家興,劉占悝,劉伯帥,郭志鵬
(河南農業大學牧醫工程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2)
犬細小病毒病臨床上較為常見,但是由此病引發的急性胰腺炎并不常見,多發于小型寵物犬。由于缺乏對急性胰腺炎有決定性的簡單檢查方法,往往會發生誤診的情況,貽誤治療的最佳時機,使病情惡化。
胰腺炎按病程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犬的發病率比貓高。其中急性胰腺炎是胰腺內的酶原在異常情況下在胰腺內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組織自身消化的化學性炎癥。臨床以急性腹痛、嘔吐、發熱、血和尿中淀粉酶含量增高為特點。
犬細小病毒病是由犬細小病毒(CPV)引起的一種急性、烈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臨床上常見的為腸炎型,主要侵害空腸、回腸。因犬類(特別是小型寵物犬)腸道短,病毒也常侵害到十二指腸,導致壺腹部狹窄間或括約肌痙攣,膽管內壓力超過胰管內壓力(正常胰管內壓高于膽管內壓)造成膽汁逆流入胰管,激活胰液內的消化酶,同時膽鹽改變胰管黏膜的完整性,使消化酶易于進入胰實質消化自身組織,引起急性胰腺炎。
雜種犬,黃色,雄性,3歲,7 kg,體溫40℃,之前被診斷為犬細小病毒病感染,在治療后的第3天,又發生嘔吐、便血、腹壁緊張等癥狀,觸診右腹部前1/4處疼痛,聽診,心率每分鐘110次,伴有心律不齊。
由血常規檢驗數據可以發現紅細胞總量減少,葉狀中性粒細胞占白細胞的比例超出正常范圍,即所謂的“核右移”現象。提示機體的造血功能異常,所以有貧血的現象。白細胞增多提示有炎癥反應,或者有嚴重的組織損傷。
犬的血液生化檢驗,結果可以發現,血液中淀粉酶的含量遠遠超出正常范圍,懷疑有胰腺病變或者消化道潰瘍或腎功能不全。谷丙轉氨酶的含量超出正常范圍近3倍,懷疑有肝膽疾病或者心臟病變,又或其他軟組織損傷。
B超檢查可發現患犬胰腺左、右葉分葉模糊,胰腺部位有混合性回聲腫塊,局部有低回聲區和無回聲結構。膽管、膽囊擴張。鄰近脂肪有強回聲。
犬胰腺分葉模糊提示胰腺可能有腫大。局部低回聲區和無回聲結構提示可能有液性假囊。膽管膽囊擴張可能是膽道阻塞引起。鄰近脂肪組織有強回聲則應懷疑此處有炎癥。
禁食48~96 h,以減少胰液分泌,以后逐步補充以碳水化合物為主的食物,嚴格控制脂肪、蛋白質的攝入。補充水和電解質,保持體液和電解質平衡。補充葡萄糖、氨基酸、維生素,保證營養供給。解熱、鎮痛、消炎、止血等對癥療法。為了預防胰腺潰瘍,使用抗生素抗菌。對環境進行消毒,在康復12~15 d后進行犬細小病毒疫苗的接種。
10%KCL溶液5m l,NaHCO3溶液5m l,乳酸鈉林格注射液100m l,混合靜脈滴注,1次/日,連用3 d。
5%葡萄糖100m l,維生素B10.1 g,維生素C 0.5 g,肌苷0.1 g,混合靜脈滴注,1次/日,連用3 d。
復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 30m l靜脈滴注,1次/日,連用3 d。
頭孢曲松鈉0.3 g,地塞米松磷酸鈉5mg,混合肌肉注射,止血敏0.4 g,維生素k30.5ml,混合肌肉注射,1次/日。鹽酸哌替啶注射液70mg,肌肉注射,2次/日,連用3 d。治療3 d后繼續使用頭孢曲松鈉、地塞米松磷酸鈉、鹽酸哌替啶注射液,治療3 d。
治療12 d后,進行預防犬細小病毒疫苗的接種。
經過檢查確定為犬細小病毒病繼發急性胰腺炎,經過3 d的藥物治療,嘔吐、腹瀉癥狀基本消失,病情好轉。然后又進行了3 d的跟蹤治療,1周后,各項體征基本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