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黃縣畜牧局,河南內黃456300)
中西醫結合防治幾種類型的僵豬
任姣姣
(內黃縣畜牧局,河南內黃456300)
僵豬是指因先天或后天營養性、疾病或其他因素所致生長發育不良,生長緩慢或生長停滯的豬,臨床表現為飲欲、食欲較為正常,比同窩仔豬明顯偏小,生長速度極慢,俗稱“小老豬”、“小賴豬”、“石豬”。在養豬水平低下的偏遠農村,其發病率還是較高。據筆者調查統計,農村散養生豬中約有2%~5%的仔豬生長速度緩慢或久不見長,平均日增重不到50 g,有的6個月才長到20 kg,1年也出不了欄,這在養豬業中是一個隱性損失。筆者就這個問題作了進一步探討,總結出以下幾點原因及防治措施。
1.1 胎僵
由于妊娠母豬飼料單一,使胎豬發育不良或公母豬配種過早或近親繁殖所致,先天不足,體質量小,發育緩慢,形成胎內僵豬。生產中胎僵豬約占5%。
1.2 乳僵
主要對母豬飼養管理欠佳,母豬無乳、缺乳或乳品質不良,同窩仔豬過多、體弱、補料過晚,常處于饑餓狀態,使哺乳仔豬生長發育受阻,造成乳僵。生產中乳僵豬約占10%。
1.3 食僵
由于斷奶處理不當,斷奶分圈(欄)、免疫注射、去勢同時進行,仔豬受刺激過大;斷乳后粗料喂得多,精料喂得少;斷奶后分群不合理,造成強欺弱的現象;或因斷奶過早,冬季缺乏保溫措施,形成僵豬,稱為食僵。生產中食僵豬約占25%。
1.4 病僵
因仔豬患白痢、紅痢或長期患其他病,久治不愈而形成病僵。生產中病僵豬約占35%。
1.5 蟲僵
由于體內寄生蟲侵蝕,使仔豬營養消耗大,影響生長發育而形成蟲僵。生產中蟲僵豬約占25%。
2.1 胎僵豬
妊娠母豬的飼料要多樣搭配,如貝殼粉、龍骨、魚粉、鮮蝦等。每周服復合維生素B 30 mg;或魚肝油100 ml和等量微量元素;或每頭豬用VB12500 mg、VB1100 mg與三磷酸腺苷注射液2 ml混合,肌肉注射,每隔7 d注射1次。
2.2 乳僵豬
對體弱的母豬用黨參、黃芪、當歸、阿膠、王不留行各30 g,通草、川芎、白術、川斷、穿山甲各20 g,木通、杜仲、甘草各15 g,水煎,加藥酒300 ml為引,1劑/d;對缺乳的母豬用當歸、王不留行、羊乳(四葉參)各25 g,穿山甲、路路通、通草各15 g,木香、瓜蔞、玄胡各15 g,水煎加米酒200 ml,1次/d。
2.3 食僵豬
首先進行驅蟲,然后用人工鹽150 g清洗胃腸,排除污物及毒素,同時飼喂中藥神曲、山楂、麥芽各30~45 g,連喂3 d,增強僵豬食欲,以后再按僵豬月齡飼喂相應的全價配合飼料。
2.4 病僵豬
改善飼養管理,可采取單獨喂養,有病的應先對癥進行治療。用土霉素30 g、硫酸亞鐵60 g、復合維生素B35 mg,連用2 w,同時注射1%亞硒酸鈉注射液2 ml 1次,7 d后注射補鐵劑2 ml。大黃、紫金藤、田螺殼各150 g,西風草、山楂根、山肉桂各100 g,金鎖匙、鉤藤各75 g,臺鳥、山甘草、米仁各50 g,共研粉末。體質量7.5 kg以下的病僵豬,每次服10 mg,體質量為7.5~20.0 kg的每次服15 mg,體質量為20.0 kg以上的每次服25 mg。
2.5 蟲僵豬
對腎蟲病、肺線蟲病及胃腸道線蟲病,可用左旋咪唑片治療,每千克體質量用7.5 mg;對囊蟲病,可用吡喹酮治療,每千克體質量用5.0 mg;外寄生蟲可用雙甲脒10 ml加水1 000 ml,噴于豬體表,1次/d,隔3~4 d再噴1次。但要注意,藥液不可進入眼內。也可肌肉注射阿維菌素注射液0.03 ml/kg體質量,同時驅除體內外寄生蟲。黃芪、檳榔、枳實、樸硝、大黃、陳皮、青皮、白術、神曲、山楂、茯苓、枸杞、牡蠣、龍骨、甘草等份為末,每頭豬每日服25~50 g,連續喂1個月。
S858.28
:B
:1004-5090(2017)07-0027-01
2017-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