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潔
(河南省畜牧局,河南 鄭州 450008)
畜禽免疫力低下的主要因素分析
劉 潔
(河南省畜牧局,河南 鄭州 450008)
現代育種技術更多關注的是繁殖性能和生產性能,例如產仔數、體型、瘦肉率、生長速度、料肉比、料蛋比、屠宰率等指標,而往往忽略了畜禽肉蛋風味、抗病力等方面的選育,這就直接導致畜禽生產性能方面的指標很喜人,而抗病能力在不斷的選育過程中卻越來越低,這已成了不爭的事實。
畜禽養殖密度過大、舍內濕度過高、通風不良而致氨氣濃度過高;環境條件變化劇烈、運輸、斷喙、防疫、轉群等應激;在排放有毒氣體、污水的工廠周圍、下風口、水源下游等處,畜禽經常呼吸有毒氣體,飲用有毒污水等都會導致免疫機能失調,使免疫力低下或喪失。
蛋白質是構成動物體的基本元素,同樣也是構成白血球和抗體的主要成分。機體如嚴重缺乏蛋白質,會促使淋巴球的數量減少,造成免疫力嚴重低下;維生素A和細胞的完整性有關,能夠幫助細胞對抗氧化,如果缺乏維生素A,會使胸腺及脾臟的體積縮小,導致免疫力低下;維生素C有增強免疫力的作用,能增加白血球吞噬細菌的能力,還有增強胸腺及淋巴球的能力,幫助機體增加抗體含量及提升血液中干擾素的含量,是有效的抗氧化物,可抵抗破壞性分子,如缺乏維生素C將導致免疫力低下;維生素E為自由基的克星,同時也可促進抗體的產生,從對抗病毒的觀點來看,具有抗氧化作用及增強免疫細胞的作用,如缺乏維生素E將導致免疫力低下;B族維生素與體內的抗體、白血球和補體的產生有關,缺乏B族維生素會影響到淋巴球的數量及抗體的產生,而且也會造成胸腺的萎縮,使免疫力低下;微量元素鐵缺乏會降低吞噬細胞的能力及活性;缺鋅會造成胸腺萎縮;缺銅會影響抗體的產生;缺鎂可降低T細胞B細胞的功能;硒可減少病毒的變型、防止病毒感染,能提升免疫細胞的功能,如缺乏硒將導致免疫力低下。
合理劑量的化學藥物在治療、預防疾病、提高養殖水平上做出了杰出的貢獻,但是隨著化學藥物使用年限的增加,藥物的耐藥性逐漸顯現,使用劑量則比剛開始應用時翻了幾倍甚至十幾倍,這樣大劑量的使用不可避免地損傷了畜禽的健康,造成畜禽的免疫力低下。如磺胺類藥物、氯霉素、痢特靈、卡那霉素對機體淋巴細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糖皮質激素也屬免疫抑制藥物。
病毒自身不能復制DNA或RNA,不能合成蛋白質、糖蛋白等,病毒的繁殖與增殖必須依靠動物細胞。不同病毒所寄生的動物細胞也不盡相同,免疫抑制性疾病則是以免疫細胞為寄生對象的病毒病。這些病毒在免疫細胞中繁殖、增殖,不斷破壞免疫細胞,使得免疫細胞減少或者損害免疫器官從而導致免疫抑制。例如藍耳病病毒寄生在肺部巨噬細胞中,巨噬細胞是動物最重要的非特異性免疫細胞,藍耳病病毒的寄生會大量破壞巨噬細胞,使得動物非特異性免疫力低下。圓環病毒寄生于樹突狀細胞,樹突狀細胞是動物機體最重要的抗原呈遞細胞,樹突狀細胞的被破壞會直接導致疫苗免疫的失敗。偽狂犬病病毒可在單核細胞核肺泡巨噬細胞內進行復制并損害其殺菌的細胞毒功能;豬細小病毒在肺泡巨噬細胞和淋巴細胞內復制,損害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和淋巴細胞的母細胞化能力;流感病毒在肺泡巨噬細胞內復制,并殺死巨噬細胞;豬瘟病毒導致外周循環淋巴細胞數量減少,網狀內皮器官細胞壞死,在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內復制,降低NK細胞活性。以上病毒在豬場的廣泛流行更使得豬的免疫系統雪上加霜。
霉菌毒素是一種存在于飼料和原料中的抗營養因子,是毒素很強的霉菌次生代謝產物。在飼料的加工、運輸和貯存過程中都會產生霉菌毒素,應該說世界上沒有一個地方可以躲過霉菌污染的。
世界上每年大約有25%的谷物遭受各種霉菌污染,因污染程度不同,不同地區差距很大,中國是霉菌毒素的重災區。據中國動保協會調查統計,在養殖過程中,經常遇到育肥豬生長速度緩慢、母豬假發情、哺乳仔豬拉稀、蛋雞產蛋率下降、奶質不符合要求等。“病從口入”,這一系列的問題,都和所用的飼料原料有關,究其原因,主要是霉菌毒素惹的禍。然而看不見的是所有的霉菌毒素影響畜禽胸腺、法氏囊、脾臟等免疫系統的發育,造成畜禽的免疫力低下。□
S858.3
B
1004-5090(2017)09-004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