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宇琛
摘 要:創新是晉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稱雄于國內外商界的主要原因,也是推動中國近代金融發展的主要力量。晉商在金融實踐中形成的多元股份制、兩權分離制和風險防控制等成就,對我國金融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關鍵詞:日升昌 多元股份制 兩權分離 密押制度
中圖分類號:F83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7)01-155-02
平遙是位于山西晉中地區的一座古城,我國最早的票號日升昌就誕生在這里。1823年,清道光初年,一個叫雷履泰的商人開辦了日升昌票號。從那以后的100多年間,由山西商人陸續開辦的票號曾一度控制了整個大清國的金融流通。分號遍布全國35個大中城市,業務遠至歐美、東南亞等國,以“匯通天下”而著名。這些票號從事著存款、放款、匯兌等現代銀行的重要業務,在清代中后期國家財政金融體系中發揮著重要的調控和支撐作用。晉商能夠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得益于他們在金融實踐中的創新。
一、創造性地使用了形式多元的股份制
股份制是一種公司的組織形式,發起人通過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籌建企業。入清以后,隨著商品經濟的繁榮和經營規模的擴大,以往那種合伙制、伙計制等形式出現了種種弊端。日升昌在此基礎上,大膽創新,于清乾隆、嘉慶之際,逐漸形成了股份制的經營模式,亦稱股俸制。
“出資者為銀股,出力者為身股”。銀股以銀子入股,持有者擁有商號的所有權,可以繼承和轉讓,要對票號的盈虧承擔責任。身股又稱頂身股,以人力入股,是對票號中資歷高、貢獻大和業務能力強的人員的好處,是一種利潤分紅的激勵制度。日升昌的身股分為19個等級,票號根據員工的綜合才能進行相應的身股獎勵。票號一般一個賬期進行一次分紅,大多數員工的身股會有所增加,但是對于業績差和有錯誤的員工,身股也會下調。如遇到票號虧損,頂身股者不需要承擔虧損的責任,仍然可以拿到分紅。隨著這種制度的推進,有些票號規定,對于普通伙計也可擁有身股,參于年終分紅。
身股是日升昌在人力管理方面的創新之舉。“人銀俸股,東伙同心”,由于股份制把人與財緊密地結合在了一起,有力地調動了員工的積極性,使東家和伙計的利益融于一體,成為利益的共享者和風險的承擔者。晉商的票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能稱雄于中國金融界,并將業務擴展到國外,股份制起了很大的作用。
二、確立了責權明確的兩權分離制
明清時期,晉商迅速成長崛起,經營規模日益擴大,受地域等因素影響,所有者很難對經營者進行直接約束,兩權分離是晉商在經營上的又一創新。兩權分離制作為一種經營機制,其內容和形式都有著一套系統而嚴密的具體規定,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日升昌票號的組織結構為東家、掌柜和伙計三種人,奉行“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信條。他們擇優聘請經理,將票號的財務、經營及人事聘用全權交給他們。“財東自將資金全權委諸經理,系負無限責任,靜候經理年終報告。平素經營方針,一切措施,毫無過問”。日升昌還規定,“財東只能在決算分紅時行使權利,平時不得以商號名義在外活動,只有掌柜才能對外代表商號”。掌柜每年年終匯集營業報告表,造具清冊,向財東報告。每三年為一個賬期,與財東決算一次。
以日升昌為代表的晉商票號,嚴格實行了所有權和經營權徹底分享的兩權分離制度。這種大規模的放權,讓經理們獲得巨大責任感的同時,也擁有了巨大的榮譽感。經理們自然會“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竭盡全力管理票號。
這種兩權分離的制度實現了經營管理的專業化分工,使票號的經營管理者具有很強的專業化特征,他們熟悉票號業務,了解市場行情,對于票號的運作有著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技巧。其次,有效調動經理層的工作積極性。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制度安排,使資本家與經理人員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經理人員在經營中具有充分的運作權力,這樣對有效發揮管理者的專業經營能力無疑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
三、實行了嚴格的防范金融風險制
1.“預提護本”制的實行。謹慎穩重是晉商在經營上的一個特點,為防御風險,晉商設計了一套較完善的辦法,日升昌就實行了“預提護本”制。就是在賬期分紅時,從紅利中提留一定的比例,預防未來可能發生的倒賬損失。建立風險基金的目的在于專款存儲,一旦發生損失,以此作為補償,以防出現空底,即現在的“空殼企業”。
除預提護本外,晉商還實行了倍本、厚成、公座厚利等制度,用來擴存資本規模和企業實力。“倍本”是指在帳期分紅時,按股東份額比例,所提留的一部分紅利。“厚成”即讓賬面資產價值遠遠低于實際價值。如此一來,這些留下來的賬款、商品或其他財產只能是未來的盈利因素,而絕不會成為虧損因素,這種結帳方式使絕大部分資金都變成為積累資金。“公座厚利”是在員工身股和財東銀股的紅利未分配之前就提取一部分利潤,類似于現在的公益金、公積金。
2.密押制度的建立。票號用以匯兌款項的主要憑據是匯票,晉商的票號遍布全國各地,對匯票的使用量非常大。票號實行“認票不認人”的制度,因此匯票的防偽性極其重要。經過不斷地摸索,形成了一種密押制度,在形式和內容上都做了精心設計。
日升昌票號創造性地使用漢字來代表數字,這種密押制度可謂是匠心獨運。用“謹防假票冒取,勿忘細視書章”12個字,對應每年的12個月份。用“堪笑世情薄,天道最公平,昧心圖自利,陰謀害他人,善惡總有報,到頭必分明”30個字,對應的是每個月的30天。用“趙氏連城璧,由來天下傳”10個字,對應的是銀兩的數目。“國寶流通”,對應的是銀兩的數字單位“萬千百兩”。如在6月20日為某票號匯銀4000兩,它的密碼就是“取人城寶通”。更重要的是,這些密押也不是一成不變,用過一段時間,再行變更,若有人想要破譯或者偽造,更是難上加難。除此之外,匯票的防偽措施還包括,隱含在匯票里的水印、印章,還有匯票書寫的固定筆跡,層層構筑起了匯票的“防火墻”。通過以上防偽措施的實行,日升昌票號在一個多世紀的經營過程中從未發生過一起誤領、冒領等事件。
余秋雨在《抱愧山西》中這樣描述日升昌:“就是這樣一座小小院落,開中國民族銀行業之先河,并一度操縱十九世紀整個清王朝的經濟命脈。”盡管日升昌小小的院落無法與現代銀行的摩天大樓相比,日升昌僅有的分號也無法與當代覆蓋全國的金融網點相比,但我們可以從日升昌看到當代銀行的影子,感受到日升昌銳意改革的創新精神。雖然它在百余年的風雨飄搖中,有過成功的輝煌,同時也經歷了失敗的無奈,但它的成長留給后人許多值得探討和反思的話題。
參考文獻:
[1] 高春平.晉商案例研究[M].中化書局,2007
[2] 孫麗平,高春平.晉商研究新論[M].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
[3] 董繼斌,晉商與中國近代金融[M].山西經濟出版社,2002
[4] 劉建生,晉商研究述評[M].山西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
[5] 賈麗平,從晉商文化看晉商成功[M].中國合作經濟,2005
(作者單位:太原市第五中學 山西太原 030012)
(責編: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