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琳 李士雪
摘 要:醫學生臨床畢業實習是醫學教育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將醫學理論知識轉化為臨床實踐技能、培養實用型醫學人才的重要階段。由于疾病診療的對象是病人,在醫療服務活動中,疾病種類繁多,病情差異較大,治療技術復雜,尤其在目前醫患關系緊張的大環境下,使醫療護理實踐存在一定的風險。所以,在醫學實習生進入實習前,有必要對其進行系統的崗前培訓,消除其緊張焦慮情緒,樹立良好的醫德醫風,提高臨床操作技能,掌握各種群體的溝通相處技巧,保證實習工作的順利完成。
關鍵詞:臨床實習質量 實習崗前培訓 經驗
中圖分類號:F2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7)01-257-02
山東省交通醫院是一所集醫療、預防、急救、科研、教學于一體的三級甲等規模的綜合性醫院,承擔了省內多所醫學院校的實習教學任務。實習生崗前培訓是保障臨床實習質量、完成實習教學的關鍵環節。筆者作為實習教學管理部門工作人員,直接參與實習生崗前培訓,根據近幾年的工作經驗,認為若要取得良好的培訓效果,除了進行必要的醫院情況介紹以外,還應著重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培訓。
一、實習意識強化培訓
對實習生進行實習前的意識強化,讓學生充分認識臨床實習的意義和重要性,珍惜和把握實習機會,不要浪費寶貴的學習時間。在臨床實踐中學習鞏固醫學理論知識,掌握臨床技能和臨床思維。實習生在醫院實習期間是雙重身份,既是學生,就必須遵守大學生守則,遵守學校的有關規定;又是醫院的實習工作人員,必須遵守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讓實習生認識到,在實習過程中既要認真努力學習,練好技能操作本領;又要注意學習帶教老師的行醫處事方式,處好各方面的關系,加強團隊合作。通過意識強化,使實習生轉變觀念,減輕緊張、焦慮情緒,為將來成為一名合格的臨床醫護人員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管理制度培訓
熟悉實習相關的管理制度是實習的前提條件,主要的管理制度有:一是教學管理及實習管理規章制度。包括教學管理體系、教學管理部門和教研室的工作制度及職責,實習紀律、請銷假制度等,重點讓實習生明確教學管理部門、教研室、教學科室、實習生等重點環節人員的職責,進一步促進教學管理者、帶教老師及實習生管理與被管理、教與學工作的落實,確保整個教學流程的順利進行。二是醫療管理制度。實習生通過學習醫院的醫療管理制度,使實習生有章可循,可規范實習生的醫療行為,減少醫療過失的發生,保障醫療安全、提高醫療質量。三是醫療法律法規。隨著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為應對患者不斷增強的自我保護意識和法律知識,以及人們對醫療護理質量提出的更高要求和依法行醫標準,需加強實習生對《執業醫師法》《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醫學教育臨床實踐管理暫行規定》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剖析臨床中的醫療安全不良事件,使實習生對醫療法律法規、醫療風險和醫療糾紛發生的原因及防范等有了深刻的認識,認識到醫療糾紛的危險性及責任后果,提高了實習生的依法從醫意識和防止醫療差錯事故的警覺性,更好地保護了醫患雙方的合法權益,為進入臨床實習打下良好基礎。
三、基本操作技能培訓
臨床基本操作技能是每個醫學生必須具備的實踐能力,包括病史采集、體格檢查、問診查體技巧、無菌操作與消毒技術、清創換藥術、包扎、徒手心肺復蘇、各種穿刺檢查等。
培訓形式可采用多媒體授課、教師示教、學生互查、應用模擬人等。一是采用多媒體授課。通過播放教學光盤,如《體格檢查》及《臨床操作基本技能》等,直觀地展現臨床基本操作技能的畫面,使實習生強化印象,利于較快掌握技能操作。二是采用教師示教,以較好地起到傳幫帶的作用。先掌握的帶動后掌握的學生,激發學生對掌握更多醫學知識的興趣和欲望。三是采用學生互查,以掌握基本手法??梢藻憻拰W生的人際交流、語言表達能力、組織能力和動手能力。四是應用智能模擬設備。如智能心、肺聽診模擬人、心肺復蘇模擬人等,可準確提示實習生的操作準確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解決教學中的難點,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四、醫德醫風培訓
醫德是醫務工作者必須具備的一種美德,培養具有精湛醫術、高尚醫德的人才是社會主義醫藥衛生事業的根本任務,為此樹立良好的醫德醫風,優化育人環境是一項極為迫切的重要任務。務必使實習生明白,忠誠于黨和人民的衛生事業是醫德醫風的方向;愛崗敬業是醫德醫風的核心;救死扶傷,治病救人是醫德醫風的重點;擁有一顆赤誠的愛心是醫德醫風的基礎。連續幾年來,我們在實習生院前教育中,對實習生進行醫德醫風理論教育,提高實習生對醫德的認識水平。播放教育宣傳片,組織實習生觀看先進醫務工作者生平事跡的宣傳片,讓學生感受先進醫務工作者們救死扶傷的高尚情操,進一步增強了實習生作為醫務工作者的神圣感、使命感和責任感。
五、醫務禮儀培訓
醫務禮儀指在醫療服務工作環境中應遵守的交往藝術。良好的禮儀素養,熱情的問候、友善的目光、親切的微笑、文雅的談吐、得體的舉止等,可以喚起患者的良好心態,彼此建立起好感和信任,進而可以營造出愉快、和睦的醫患關系。實習生的儀容、儀表、儀態美可給患者以親切、端莊的良好印象,增強病人的信任感,更好地配合教學工作。舉行醫護禮儀講座,觀看禮儀服務光盤,訓練醫學生的儀表著裝、坐、走、站、持物行走、拾物、扶送病人、開門、讓座等,塑造實習生良好的職業形象,規范行為舉止,提升職業素養。
六、與不同群體的溝通相處技巧培訓
與患者的溝通相處尤為重要。醫患溝通不足會導致患者的抵觸情緒,影響疾病的診治,甚至可以引起醫療糾紛。實習生要從細微之處體現“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一定要提倡“多作換位思考,真誠關心患者”。比如查房時與病人握握手,晚上查房時幫病人掖一下被角等。同時培養良好的傾聽習慣,以病人為學習對象,規范言行,贏得患者的信賴和尊重。
與帶教老師的溝通,要及時有效。實習生要當好帶教老師的跟班和助手,在工作中吃苦耐勞,多向老師請教,多和老師溝通交流,及時匯報自己遇到的困惑和困難,請求老師的幫助和解決。不放棄任何一次操作作為鍛煉的機會。樂意做好小事(如送標本、粘貼化驗單等),爭取得到老師較高的評價。
實習生之間的相處,要秉承相互鼓勵、相互關心幫助、互相合作的原則。實習生對臨床實習中遇到的新問題、新挑戰要本著相互鼓勵的態度去學習和應對,在工作和生活中要互相關心和幫助。相互合作完成具體工作,比如腰椎穿刺,誰談話簽字、操作、操作完寫記錄,誰準備東西、結束后收拾東西、開化驗單、送標本,分工協作。
七、職業生涯規劃培訓
臨床醫學實習生包括本科和???,畢業后的就業去向是繼續深造或直接就業。隨著近年來升本、考研競爭越來越激烈,成本越來越大,很多實習生在邁向實習之際,就已經確定了畢業后直接就業的方向,所以很有必要在崗前培訓中對實習生開展職業生涯規劃的培訓。職業生涯規劃,是指個人與社會職業需求相結合,通過對個人職業生涯的主客觀條件進行測定、分析、總結,確定最佳的職業奮斗目標,并為實現這一目標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職業生涯規劃的焦點是放在個人目標與現實可行的機會的匹配上。對實習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教育,可以讓實習生真正了解自己的職業興趣,明確職業目標,在實習中有所側重地去學習,以畢業后提升個人職業競爭力,加快求職速度,使今后工作更持久,對工作更滿意。
參考文獻:
[1] 郭巖.衛生事業管理.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4
[2] 方勁松,劉俊杰.加強醫德醫風建設的幾點措施[J].中國醫學倫理學,2003(5)
[3] 廉齊力.關于加強醫學生禮儀素養教育的思考[J].中國醫學倫理學,2009(2)
[4] 人力資源管理.中國人事出版社,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11
(作者單位:李琳琳,山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山東濟南 250012;李琳琳,李士雪,山東省交通醫院 山東濟南 250031)
(作者簡介:李琳琳,山東大學在職研究生公共衛生碩士在讀,研究方向:衛生事業管理,山東省交通醫院經濟師;通訊作者,李士雪,山東大學教授、衛生管理專業博士研究生導師,衛生統計學碩士,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博士。)
(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