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方高,王 偉,薛蓓蕾
·軍事醫學·
·短篇論著·
軍隊特勤人員療養期間健康教育方式創新與實踐
侯方高,王 偉,薛蓓蕾
軍隊特勤人員長期處于高強度軍事作業及不良的作業環境中,極易造成對身心的不良影響。定期療養可以使特勤人員脫離相關不良因素,進入有益環境,并通過針對性療養措施,減少和消除有關損害。《軍隊療養機構療養工作規則》中,明確規定療養院應當建立健康教育制度,有計劃地開展保健、飲食營養、合理用藥、心理衛生知識等宣傳教育,這對于提高特勤人員的健康水平有著重要意義。
健康教育;特勤人員;療養院
軍隊因軍事需要執行特殊勤務或從事特殊職業的人員,由于特殊環境、裝備對身體產生不利影響,或高難度、高強度作業對體格、能力的高要求,必須通過特勤療養以阻斷有害因子的連續作用,及時消除對機體的損傷,維護健康和加快作業能力的恢復[1]。而在療養期間,有針對性地提升特勤人員的健康意識和自我保健的主動性,掌握必要的醫學保健常識,健康教育是其重要的環節。筆者所在單位在完成特勤療養工作任務中,重視健康教育,探索了“健教式查房”、“階梯式健康教育”等教育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1 特勤人員自我保健意識和知識較為匱乏 特勤人員在其基礎和專業培訓中,學習課目內容雖然較多,但是接受醫學教育內容極少,預防保健常識普遍較為匱乏。
1.2 特勤人員特殊戰訓環境對保健要求高 特殊的作業環境要求操控人員必須具備健康的體魄、良好的體能、穩定的心態;同時,隨著對未來高技術信息戰爭的充分認識,要求特勤人員要有較好的信息判斷分析能力、應激狀態的處置能力和自我情緒抗干擾能力。
1.3 特勤人員保健涉及多學科范疇 特勤人員的保健除了常規醫學保健內容,還涉獵航空航天、航海、潛水、環境、物理、氣象以及核醫學、核武器防護等方面的內容,其在保健方法手段上也有著其特殊性。
1.4 特勤人員不良生活習慣和方式糾正難度較大 特勤人員從事高強度、高風險、高精度的戰訓作業,身心壓力大,由于職業原因或者為緩解自身壓力所養成的不良生活習慣和方式難以糾正,同時特勤人員自認為年輕體質好,對不良生活習慣的危害認識不足,對醫學保健不重視,也是難以糾正的因素之一。
2.1 提高特勤人員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 特勤人員是執行特殊勤務或從事特殊職業的特定人員,環境和職業對身體健康要求高,通過科學、有效、針對性強的健康教育,能夠有效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應急狀況處置能力。
2.2 糾正特勤人員的不良生活習慣和行為 由于作訓強度大、時間緊、心理壓力大等,致使部分人員養成不良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通過健康教育能夠予以糾正,尤其是在療養過程中,通過規律的生活秩序,了解不良生活習慣與方式的危害,能夠增強保健意識、調適心態,更好地促進健康。
2.3 提高特勤人員作戰和訓練適應能力 現代戰爭的快速性、機動性、突然性和高技術武器裝備的特點,對特勤人員體格、能力要求高,通過健康教育,能夠使其了解震蕩、噪聲、輻射因素等對機體的影響,有效提高對不利因素的規避和緩釋技能,從而增強對高技術信息化戰爭的適應能力。
2.4 促進特勤人員療養中與醫護人員融洽的信任關系[2]醫務人員和特勤療養員存在著服務與被服務的關系,實施健康教育中,使特勤療養員感受到對其身心健康的關心,從而增加對醫護人員的信任度,使其樂于交流互動,共同參與配合,融洽了相互之間的關系,提升了對療養工作的滿意度。
3.1 提高醫護人員的健康教育技能和知識層次 每個醫護人員都有著較為深厚的醫學基礎和專業知識,但是,要在健康教育中應用,真正收到良好的成效,應當把握以下幾點:一是應當注重教育內容的科學性。保健知識要講究科學依據,不能將民間傳說的偏方驗方、無依據的養生功效與健康教育內容混為一談;二是應當注重通俗易懂。特勤人員未接觸過醫學理論,簡單的醫學知識宣教可能枯燥乏味不易懂,要根據特勤人員熟悉的專業和環境事物,通過趣味的比喻、形象的圖解和通俗的語言配合多媒體進行講解,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三是應當注重拓展自身知識結構。特勤人員的保健既然涉及多學科,作為醫務人員就要多學習相關學科內容,掌握相關環境因子對心身健康的影響機制、影響后果以及如何規避及減少危害等知識。為提高醫務人員的健康教育技能,我院連續3年開展“健康教育大講壇”活動,先由科室組織每個人自行備課制作多媒體授課材料,科室遴選推薦,參加院里組織的競賽,指定專家和邀請療養員作為評委,評選優秀予以鼓勵。活動的開展,使大家通過交流授課技巧,提高了積極性和授課技能。
3.2 將健康教育貫穿于療養工作各個環節 國家衛生法規明確,醫護人員在執業活動中,有宣傳衛生保健知識,進行健康教育的義務,醫護人員應當將健康教育落實到醫護工作各個環節。我院在醫療工作程序中開展了“健教式”查房,即要求每位醫護人員在特勤體檢結束,針對檢查結果和日常發現的不良生活習慣和行為等實施健康教育。對于所檢出疾病,要針對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疾病可能的發展和預后以及如何防治等方面,在查房時進行講解,一對一地進行,這種方式深受療養員的歡迎。同時,醫護人員要在與特勤療養員溝通交流、組織外出參觀等活動以及詢問飲食起居等情況時,細心留意其生活習慣和行為,及時對不良情況予以指出并進行健康宣教。
3.3 把握健康教育的“三個原則” 一是鼓勵性原則。針對特勤人員的生理、心理特征,應當采取鼓勵的原則,喚起他們接受教育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使其積極配合并樹立良好的行為方式、健康而樂觀的態度。二是說服性原則。特勤人員對已經形成的有損健康的不良行為和生活方式,態度往往是不在乎,難以改變。這就要求醫護人員在實施健康教育過程中,必須針對心理特點,堅持說服教育的原則,使其逐步改變態度,獲得有關知識,達到促使其行為改變的目的。三是可操作性原則。在實施特勤健康教育時,由于特勤人員戰訓崗位及生活環境的特殊性,不太可能獲得他人幫助,要強化特勤人員的保健自律意識,同時盡可能教授一些簡易且能夠自我實施的保健方法,尤其把握好易懂、易記、易做的原則,突出可操作性。
3.4 重視健康教育的層次性和系統性 特勤人員的療養有著特殊性,較多的療養員每年都要來院療養,有的是第2或者第3年再次來院療養,這就要重視健康教育的層次性和系統性,年年的重復內容易導致對健康教育不感興趣甚至厭煩。為提高教育效果,我院創新實施“階梯式健康教育”,對健康教育工作做了較好的嘗試,即我們將健康教育內容分為初級、中級、高級3個教育等級,初級健康教育為基本常識性內容,如常見病、多發病預防保健、人體生理指標、閱讀檢驗單及心理和膳食營養相關知識;中級健康教育加入了常見戰創傷、訓練傷的急救知識等內容;高級健康教育加入航空航海等醫學基礎知識內容,使特勤療養員了解常見職業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診斷、防護等知識。療養員出院前,科室組織進行健康知識測試,對療養期間的健康教育效果進行評估和總結,根據評估結果和完成的教育等級,為療養員分別發給初、中、高級《健康教育證書》,并留存記載,再次入院時提升一個教育等級實施,通過這種教育,實現了健康教育的系統性、針對性和有效性。
[1] 張衛兵.特勤療養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9:4-7.
[2] 尹璐.健康教育在療養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療養醫學,2013,22(2):130.
(本文編輯:彭潤松)
266071 山東 青島,海軍青島第二療養院
薛蓓蕾,電子信箱:erliao829019@163.com
R193
B
10.3969/j.issn.1009-0754.2017.01.003
2016-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