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恩軍 王繼紅
河南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450000)
建筑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劉恩軍 王繼紅
河南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450000)
近年來,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時有發生,對社會安全和經濟發展造成很大的損失。因此,加強建筑施工中的安全控制管理成為當前的首要問題。這里結合施工現場管理方面的經驗教訓,研究和分析了建筑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并相應提出了應當采取的對策措施。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有效對策
眾所周知,建筑施工現場存在著施工技術復雜、高處低處交叉作業、人與施工機械頻繁接觸等特點。施工現場各類安全事故屢見不鮮。雖然近幾年國家對安全問題十分重視,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涉及安全的法律法規,建立了比較符合國情的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制度,但和發達國家相比,在事故發生總量或百億元產值死亡率方面安全生產形勢仍然十分嚴峻。如何強化安全管理,是每一個項目管理人員的當務之急。
2.1 安全法規不完善,技術標準不健全
現已頒布的安全生產及勞動保護條例、辦法,是對單一問題的規定。有的法律法規脫離實際,可操作性太差。有的法律法規存在重復以及交叉的問題,容易使人在安全生產和勞動保護中出現怠慢。同時,建筑施工的安全生產技術標準不健全、數量不夠,沒有及時修訂,處于落后或淘汰狀態,失去了標準的指導作用。
2.2 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責任制度不到位
建筑施工現場的安全生產責任不明、獎罰不嚴、制度不健全,即使有制度,也是流于形式,不能嚴格落實到每一個施工現場或生產一線。安全管理人員得不到企業主要負責人的大力支持,從而使安全管理薄弱化。現場安全員形同虛設,不能起到制止違章、消除隱患的作用。安全生產責任制度不到位、落實不力,對施工現場大量的事故隱患不能及時發現和排除,致使企業的安全生產處于無序狀態。同時建筑施工企業在安全生產方面缺乏健全的監督管理機制和措施,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法律的現象時有發生,存在嚴重的事故隱患。
2.3 安全意識薄弱,安全教育滯后
建筑行業的進入門檻比較低,一些臨時工、農民工未經培訓或者草草培訓就上崗。這部分工人的文化程度低,思想素質差,安全意識薄弱,安全技能差,自我保護意識差,違章作業的現象不斷發生。與此同時,建筑企業的從業人員存在著很大的流動性,崗位變動較大,給企業安全生產教育帶來了一定的難度。若企業未能及時對從業人員進行崗前安全教育、技能培訓,會給企業的安全生產埋下隱患。
2.4 安全責任不明確,安全資金投入缺乏
在建筑施工中存在著較多的施工主體,如總包單位、分包單位、監理單位及設備租賃單位等,有關政府部門對于這些施工主體的安全責任不明確,監督力度不夠,會給國家與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嚴重威脅。招標時,有些施工單位故意壓低造價,減少安全生產費用的投入,甚至購買不合格施工材料,最終引發安全事故。
2.5 安全施工方案和現場管理脫節
一些施工企業未制定安全合理的施工方案,特別是一些危險性較大的項目,如深基坑、高大模板、起重吊裝等也沒有安全專項方案,存在著先施工后補施工方案的現象。一些安全施工方案和施工現場不符,其作用只是應付檢查,無實際意義。
2.6 對重大危險源認識不足
重大危險源是指容易發生重大安全事故且事故損失巨大的關鍵部位或薄弱環節。據統計,高處墜落、物體打擊、深基坑坍塌、觸電、機械傷害所造成的傷亡事故占總數的80%以上。一些企業對重大危險源認識不足,沒有采取有效措施加強監管,更沒有對多發性事故開展專項治理,致使其造成的事故有增無減。如一些深基坑工程,建設單位不另行支付措施費,施工單位對放坡不進行支護,形成重大安全隱患。
3.1 建立健全安全組織機構和責任制
通過必要的人員、設備、資金支持,建立一個高效運轉、人人各負其責的安全組織機構并健康運作,是整個安全管理體系成功實施的關鍵。如果沒有健全的安全組織機構,其他各項安全工作只能是一句空談。完善的制度是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保障,而安全生產制度是建筑工程項目優質、高效、安全的完成施工任務,對管理工作與各項生產操作作出的規定,還是約束生產行為、組織生產活動的規范與準則。安全生產制度包括了安全教育培訓制度、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獎懲制度、安全檢查制度與事故處理報告等。尤其是安全生產責任制是一項最基本的制度,也是確保安全生產得以實現的重要組織手段。
3.2 實施安全目標管理
制定行之有效的明確的安全目標,將安全目標落實到各個崗位、各個專業,并嚴格監督從業人員履行安全生產責任。推行安全生產目標管理體制,強化安全生產管理,可使施工企業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得到優化,還能使員工安全素質得以提高。
3.3 做好安全教育培訓
安全教育培訓工作貫穿于項目施工的始末,貫穿于技術、質量和工期的任一要素之中。忽視了安全問題,極有可能發生安全事故,進而使經濟受損,使企業的形象受到影響。作為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必須具備與本單位所從事的經營活動相應的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并經考核合格,方能上崗任職。安全生產的主體是人,以人為本,抓好項目經理、施工技術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也是企業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的關鍵。加強安全技術、勞動保護、安全操作規程、預防事故措施、應急救援和逃生知識、法律法規等方面的學習,可進一步增強安全意識,避免發生違章指揮、冒險蠻干的現象和行為,減少和杜絕事故發生。
3.4 加強危險源控制管理
危險源是引發事故的根源。建筑工程施工之前,應根據工程項目的類型、規模與特征,充分考慮可能造成人員傷亡、職業病發生、財產損失與工作環境遭到破壞等風險,按工序識別,各類管理業務,施工作業相關的設施、場所、人員、設備等方面存在的若干危險源,列出清單再逐一評價,把引發事故可能性較大,且事故一旦發生將會造成嚴重影響的危險源歸為重大危險源。對重大危險源要有針對性地制訂專項施工方案。專項施工方案包括檢測方法、監控措施、應急人員組織、安全技術措施及救援預案等。在后續施工過程中要對重大危險源進行重點監控,確保施工生產能夠順利進行。
3.5 規范施工操作,加強安全生產監督
監理工程師要依照技術操作規范和法律法規的要求,對施工現場進行指導、檢查,使施工現場每一個環節、每一個部位都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對施工中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施工單位,要責令限期整改或停工整頓,堅決杜絕由于施工人員技術操作不當而引發的安全事故。
3.6 大力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和常規安全檢查
建筑施工企業要堅持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生產大檢查、日常安全檢查、專業性安全檢查、節日前后安全檢查與季節性安全檢查。在建筑施工現場,通過以查制度、查安全設施、查機械設備、查操作行為、查安全教育、查事故處理、查勞動防護用品的使用為內容的安全檢查,及時發現施工生產中存在的各種不安全行為,從而采取有效對策,消除不安全因素。特別要針對易發生事故的安全監管薄弱環節和管理漏洞進行重點檢查。安全檢查應做到全面徹底,不走過場,不留死角。對違法違規行為和事故隱患限期整改,對不及時整改的施工企業果斷處置,對違法違規行為和事故隱患要跟蹤監督,消除一切潛在的不安全因素。
3.7 做好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編制和實施
為了更好地將事故的損失降到最低,在施工現場必須有比較完善并符合實際的應急預案,從而保證各種用于救援的資源處于良好的受控狀態。每年根據實際進行應急預案修訂和完善,配備應急救援隊伍,應急救援車輛、器材和物資,每年進行應急預案的演習,檢驗應急隊伍快速反應能力,提高單位和部門之間的現場處置能力和協調配合能力。良好的應急預案能夠有效地避免人員的傷亡和財產的損失,確保建筑施工企業的應急反應行動高效有序地進行。
近年來,建筑施工事故頻繁發生,嚴重威脅著從業人員的生命安全和社會穩定。施工企業要重視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建立健全有效的安全管理體系,從安全問題出發,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政府、施工企業和從業個人要相互配合,積極探索安全生產的長效機制,創造良好和諧的安全生產環境,促進國民經濟健康穩定發展和和諧社會的全面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