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麗娜
(貴州新聯爆破工程集團有限公司,貴州 貴陽 550001)
城市網絡特點及其施工技術分析
鄒麗娜
(貴州新聯爆破工程集團有限公司,貴州 貴陽 550001)
工程影響著城市交通運輸格局,對地方行車交通具有廣泛性的保障作用,加強工程與交通配套設施一體化建設是不可缺少的。新時期城市對火車站工程進行多方面改造,網絡是火車站周邊布局的主要樞紐,施工單位必須結合城市交通運行特點提出布局方案。結合實際案例,對網絡工程施工技術提出切實可行的對策,重點介紹路基施工技術方案。
城市;網絡;施工;技術方案
受到遵義市新區開發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的委托,我公司承擔了新火車站城市組團禮儀片區網絡橫2路(K0+000~K4+695.097段)的工程施工任務。施工范圍由縱1路中段至山腳路北段,按城市次干路標準施工,施工速度40 km/h,按雙向4車道施工,一塊板形式施工,本段規劃路幅寬度為25 m,其中車行道寬15 m,左側人行道寬5.5 m,右側人行道寬4.5 m。接受任務后,我公司組織工程技術人員深入現場踏勘,收集基礎平面布置、縱斷面、標準斷面等內容進行設計,并根據規劃線行,最終完成了本項目施工圖編制工作。
(1)平面布置。為了促進該片區的城市建設,推動新火車站城市組團、禮儀片區的開發,構建快速通達中心城區的高效網絡應運而生,這些是建設本項目的構思。線形從起點縱1路中段,依次與新火車站城市組團三號路、縱2路、縱3路、東城大道、縱4路、縱5路、建設路、縱7路、縱8路、縱9路、縱10路、新蒲4號路、東聯2號線十三條平交,終點位于山腳路北段。
(2)縱斷面標高。縱斷以新區整體路網豎向規劃指導思想為基礎,參照城市規劃建設標準,以及火車站周圍相交標高等綜合因素,并考慮行車條件,路面排水管線鋪設等的要求而定,各控制點標高、縱斷面線形與規劃成果一致。道理縱斷面施工主要控制以下幾個因素:擬建受各相交的已建及規劃的標高控制點;力求線形平順,起伏和緩,保證行車安全、舒適,非機動車道使用與施工車速;保證路基穩定,盡可能減少土方工程量,降低造價。縱坡施工最終指標為:最小縱坡0.373%,最大縱坡3.0%,豎曲線最大半徑8 000 m,最小半徑1 930 m。
(3)橫斷面寬度。近年來,遵義市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不斷實施,通過城市基礎設施的不斷建設,遵義市兩城區已基本形成匯川區、老城區、南部新城區三大城區緊密相連,共同發展的趨勢。根據等級規劃,及新區整體規劃施工思路,本規劃路幅寬度為25 m,橫斷面布置為:5.5 m(人行道)+15 m(車行道)+4.5 m(人行道)=25 m;橫斷面上車行道橫坡均為1.5%,人行道橫坡為2%。
(1)路基施工。根據遵義市市委、市政府“南北拓展、東西貫通”的城市發展戰略,結合遵義市城市總體規劃,城市東擴成為城市發展的重點。路槽底面土基施工回彈模量不得小于30 MPa。基層頂面回彈模量不得小100 MPa,開挖地段開挖基層回彈模量大于80 MPa時不鋪設碎石墊層。路基必須密實、平整、均勻、穩定,具有足夠的強度和穩定性,并設有路拱。壓實度采用中型機進行控制,操作人員根據設計標準實施一體化控制。
(2)土基處理。隨著渝黔高鐵的建設,遵義新火車站片區將逐漸成為未來城市的中心核心區,對城市形象和人民生活品質越來越重要。填挖前路基范圍內(包括放坡)應清除雜草、淤泥及其他不利于路基穩定的腐植物等,再填方或挖方至路基施工標高,并進行路基平整。施工人員要對土基進行詳細勘察,收錄與土基相關的數據資料,提出切實可行的地基改造方式,這樣才能提升工程的可利用性。
(3)路堤邊坡。本次施工路面采用瀝青混凝土路面,結構層按重型交通量施工。路面結構施工使用年限為15年,綜合其他工程建設經驗。路堤邊坡坡率根據填料性質,邊坡高度和基地地質條件同排水及防護工程綜合考慮后確定;一般填方路基,當路堤高度小于等于8 m時,邊坡坡率1∶1.15;當路堤高度大于8 m時,邊坡率1∶1.15,第二級邊坡為12 m,邊坡率1∶1.75,以下每12 m分一級,級與極之間設2 m寬的平臺邊坡率采用1∶2。
(1)地面壓實。對瀝青面層的技術要求:瀝青路面應平整、抗滑、堅實、耐疲勞、高溫抗車轍、低溫抗開裂、抗水損害并具有防止雨水滲入基層的功能。原地面壓實度應大于等于95%,夯實厚度按10 cm計;如原地面潮濕,應采取工程措施,保證壓實度。地基表層為松散土(旱地等)厚度不超過30 cm時,可清除雜草后碾壓至95%壓實度;當松散土厚度大于30 cm時,應將其翻開,分層壓實至95%壓實度。
(2)填方填料。本路基填方材料均為石料,結合本區實際條件,建設項目附近有大量可用填筑的石料。瀝青混凝土的歇爾試驗密度為標準密度時,壓實度應達到95%;當以試驗段的密度為標準密度時,應達到98%的壓實度。為節省項目投資造價,根據業主意見填方路段可利用前段開挖山體的石材內部調運一部分,填方所需石料不足部分,需向附近項目借石材方式補缺。
(3)路塹邊坡。由于無地勘資料,挖方邊坡坡率暫按以下方式進行施工。邊坡考慮采用臺階式邊坡,邊坡平臺寬2.0 m,第一級高度6 m,第二級高度8 m,接下來每10 m分一級。邊坡坡率一般按以下原則確定:弱~微風化巖層邊坡坡率1∶0.35~0.5,強風化巖層邊坡率1∶0.5~0.75,全風化巖層及土質邊坡坡率1∶1~1∶1.25。根據現場踏勘現場,初擬本挖方坡率逐級為1∶0.75、1∶1、1∶1.25。坡腳設置碎落臺,寬2.0 m。
[1] 四兵鋒,鐘鳴,高自友.城市混合交通條件下路段阻抗函數的研究[J].交通運輸系統工程與信息,2008,(1).
[2] 陳艷艷,高愛霞,劉小明,榮建.交通運行狀態可靠性評價方法綜述及展望[J].公路,2003,(10).
[3] 彭斯俊,余新華,萬麗軍.變結構交通網的優化施工[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信息與管理工程版),2003,(5).
2017-01-06
U416.1
:C
:1008-3383(2017)06-005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