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浩洋
(黑龍江省呼蘭養路總段,黑龍江 呼蘭 150500)
路基養護及完善
馬浩洋
(黑龍江省呼蘭養路總段,黑龍江 呼蘭 150500)
闡述了道路路基養護的主要內容與要求,分析了道路路基中存在的路基翻漿、路基水毀和邊坡病害等主要問題,并從道路路基結構中的路肩、排水設施、邊坡及擋土墻等方面,探討了道路路基的養護措施,以及道路路基中滑坡與路基翻漿等問題的防治措施,以期為提高道路路基的養護質量,延長道路路基的使用壽命等提供參考價值。
道路路基;養護;問題;完善
1.1 道路路基養護的主要內容
道路路基的養護工作主要是依據養護標準與規范,加強對道路路基的維護與保養,確認路基的坡度與尺寸,保證路基的排水通暢,做好地下水與地面水對道路路基的滲透防護工作。道路路基的養護工作主要體現在如下方面:(1)路肩與邊坡維護,疏通路基排水設施,避免出現滑坡、道路翻漿及其他災害;(2)路基防護設施的修理,消除其存在的安全隱患;(3)清除路基上的塌方與積物,對路基進行適當的加高與加寬,尤其是急彎與陡坡的路段需要進行重點的維護。
1.2 道路路基養護的要求
首先,管理單位需要依據道路路基的情況,精心設計道路養護方案和有序實施養護計劃,按照道路路基養護的重點與一般順序,合理選擇養護的措施與預防方法,保障道路路基養護的有效性。其次,管理單位需要認真分析道路路基失穩的原因,做好重點路段養護的監管工作,尤其是道路路基排水系統的養護與監管,實現道路路基養護工作的系統化與規范化,提高路基養護的質量。最后,管理單位需要在路基養護中堅持如下原則:(1)不隨意更改養護方案,按照養護的標準與要求,確定路基的尺寸和坡度,保證道路路基養護的全面性;(2)定期檢查路基排水槽與邊溝的通暢性,避免出現淤塞;(3)保證路肩沒有出現沉陷、車轍與坑洼,以及維護邊坡的穩定性,避免道路路基出現積水,做好其路基災害的預防工作。
2.1 路基翻漿
由于受到天氣變化與氣候條件的影響,部分道路路段水分的上升較快且排水不暢,很容易使道路路基出現積水,如果道路路基比較濕軟,其強度與硬度會隨之下降,在道路交通運輸相對頻繁時,往來車輛的擠壓力會使道路路面出現車轍、鼓包、冒漿和彈簧等各種路基翻漿問題。
2.2 路基水毀
在不同的道路路段,其地形地貌存在差異,道路的地質結構也會隨之不同,而道路路基在天氣、道路環境和地質地貌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也比較大,如果道路周圍存在湖泊或者河道等,會使道路路基出現季節性的水毀問題。
2.3 邊坡病害
邊坡為路基的邊緣地帶,其穩固性有限,出現的病害主要為滑坡、落石和崩塌等。滑坡是因為路基受到地下水與地面水的影響,其結構被破壞,強度隨之下降,無法承受坡體自重而向下滑動。落石是因為道路周圍巖石因雨水沖刷或者風化,出現分化與破碎情況,碎屑從坡面滾落而形成的。崩塌是指道路周圍巖體從陡峭斜坡上跳躍而下,其崩塌形式主要分為滑移式、傾倒式和錯段式等。
3.1 路基路肩的養護措施
路肩作為路基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養護工作的重點是確保路基的排水暢通。在路肩養護的過程中,管理人員需要提高橫坡的平整性,以鏟平方式將路肩的坑洼、車轍與地面水等進行有效的清除,保證路肩坡度滿足標準值要求,消除存在的積水隱患,避免出現錯臺。同時,管理人員需要利用粒料將路肩加固修正,在道路邊坡適當種植一定的綠色植被,并在道路容易積水的路段構建截水槽,從而保護路基路肩的穩定性。
3.2 路基排水設施的養護措施。
一方面,管理人員需要保持路基邊溝與截水槽的通暢,避免路基出現積水問題,這對保證路基的穩固性有著直接的影響。另一方面,在路基排水設施的養護中,管理人員需要進行日常的巡檢,制止在路基邊溝任意種植植被或者農作物,及時對路基盲溝的出口與滲溝部位進行清理,保障邊坡高度滿足養護要求,提高排水設施的通暢性。
3.3 路基邊坡的養護措施
管理人員需要加強對路基完整性的檢查與養護,如果其出現缺口與沖溝,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修理,防止粉煤與灰塵的流失,保證道路路基的強度與穩定性。同時,如果路基的邊坡出現了缺口或沖溝,管理人員需要利用粘性較高的水泥對其進行修補與拍實,并通過分層填筑和挖臺階等方式進行處理,保證邊坡壓實后與原邊坡之間的平滑過渡,不能出現較寬接縫,以免導致邊坡出現二次損毀的情況。
3.4 路基擋土墻設施的養護措施
擋土墻的質量直接影響道路的通行能力,可以保護邊坡的穩固性,避免其受到落石、滑坡和沖刷的侵害。在擋土墻的養護工作中,管理人員需要在發現其存在下沉與滑動時,及時進行加固與防陷處理,如果擋土墻的損壞比較嚴重,則需要對其采取重建措施,確保其可以發揮保護邊坡的作用。
4.1 路基滑坡問題的防治措施
對于道路路基出現的滑坡問題,管理人員可以通過設置截水滲溝、支撐滲溝和邊坡滲溝等,將其中的地下水進行抽干排除,并對地面排水進行攔截與引流處理,做好路基的防滲保護,避免因滑坡影響路基的穩定性。
4.2 路基翻漿問題的防治措施
路基翻漿主要是因為地下水位過高、交通壓力大和路基的粉性土質不滿足施工要求等原因所形成的。避免出現路基翻漿問題的方法很多,管理人員需要依據路基翻漿的原因,選擇針對性的防治措施。
[1] 邢龍濤. 道路路基養護的問題及完善措施探究[J]. 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7):149.
[2] 傅曉剛. 道路軟土地區路基養護體系的完善探析[J].交通標準化,2012,(21):31-33.
[3] 于慧梅,營清俊.小議路基主要病害及質量控制措施[J].珠江水運,2010,(16):58-59.
2016-04-11
馬浩洋(1978-),女,工程師,研究方向:路橋建設與管理。
U418.5
:C
:1008-3383(2017)06-005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