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進強
(貴州省銅仁路橋工程公司,貴州 銅仁 554300)
高填方鋼波紋管涵洞通道施工技術
崔進強
(貴州省銅仁路橋工程公司,貴州 銅仁 554300)
分析了鋼波紋管涵施工技術的應用優勢與高填方環境的應用現狀,并提出了優化技術應用的方式方法,其目的是為相關建設者提供一些理論依據。
高填方;鋼波紋管;涵洞通道施工技術;鋼波紋管涵洞施工技術應用優勢
鋼波紋管涵洞通道施工技術主要是由特制專用設備經加工成波、拼裝以及卷圓的鋼板來發揮作用的。具體來說,當鋼管經過熱侵鍍鋅和耐腐蝕處理后,其結構剛度是混凝土涵管的1.5~3倍且重量僅為混凝土涵管的1/15~1/5。然而,當其作用于高填方結構時,鋼波紋管涵部分出現了變形問題。具體來說,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鋼波紋管對接施工要承受的機械強度以及溫度限制,使其容易出現滲漏問題,這就嚴重影響了高填方結構建設的使用壽命。此外,鋼波紋管涵洞并未緊貼在砂墊層上進行安裝,這就使管涵的受力存在不均勻問題,進而造成逆坡或凹陷現象出現。對于整體管身由中心向兩端進行安裝施工技術應用時,施工技術人員需要對一次管節位置進行校正,以避免出現偏位問題。然而,實際的偏位校正并未采用千斤頂等設備進行輔助操作,這就使偏位問題很難得到有效控制。當鋼波紋管涵安裝完成后,施工技術人員要采用密封膠對管身內外側鋼板拼縫進行密封,但實際操作卻為將其重視起來。針對上述高填方鋼波紋管涵洞通道施工技術的應用缺陷,相關人員應采用以下優化控制方法來使其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價值。
2.1 優化受力特性與材料選取
由于鋼波紋管結構是柔性的,因此,在高填方的豎向荷載作用下,其在管頂部位會產生軸向壓力和彎矩,進而使結構受豎向變形和橫向變形的影響。其中橫向變形能夠為結構提供位移補償,從而使管側壁具有抗土壓力。這種情況下,鋼波紋管壁的位移就能得到有效控制,從而提高其整體承載力。為實現之一控制目標,施工技術人員應保證管壁與周邊填土共同受力,從而使其處在理想的受力狀態下,將更多的荷載傳遞給管涵周邊的填土。研究表明,管側填土的彈性模量和壓實度會對涵洞通道的承載能力造成較大影響,為此,施工技術人員應選取受力性能良好、易于壓實以及透水性良好的填土材料,從而避免管壁局部位置的受力過大,進而造成變形。例如,在鋼波紋管壁外側30 cm范圍內,填土的最大粒徑應小于波紋管波長的1/3且小于7.5 cm的混凝土塊、石塊以及高塑性粘土塊等有害物質。據相關建設人員對已有工程進行調查發現,填料選擇應將級配良好且帶棱角的砂礫或粗砂作為最優;均勻礫石或砂石次之,混合土和較穩定土最后。值得注意的是,鋼波紋管涵洞通道施工技術應用不宜采用含水量較高的黏土,否則就會導致施工受雨雪天氣的影響,而難以達到夯實要求。對于填土材料的選擇,應按照就地取材原則,采用穩定性較高的石渣、山砂等。
2.2 提高鋼波紋管安裝質量
要想提高鋼波紋管的安裝施工技術應用質量,必須通過預拼裝來保證現場安裝的合格率。具體來說,在進行現場安裝施工時,施工技術人員不能在管頂附近設置縫隙,并將波紋板片嚴格按照設計圖中的尺寸要求進行預制安裝操作。由于鋼板間的夾縫防水是通過粘貼密封膠的來實現的,為此,施工技術人員應將其重視起來,以避免因鋼板間的螺栓密實度不夠而出現滲水問題。對于鋼板螺栓的施工使用,施工技術人員應選擇高強螺栓,并通過凹凸型墊圈來保證螺栓的擰緊質量,從而提高結構的整體強度。在螺栓扭矩達到要求后,施工技術人員應選擇專用的密封膠或是環氧樹脂砂漿進行封填,以防治鋼波紋版對接處出現滲水問題。對于高填方鋼波紋管涵洞通道表面的防腐層已經出現析,應加強好出料攤鋪控制,整個施工過程應銜接緊密,并做好溫度采集工作,溫度適宜后立即灌膠。
(4)灌注完畢后,應檢查是否有漏灌和積液的地方,漏灌之處應及時補灌,積液的地方應用布及時蘸掉,表面處理以能保證混合料表面粗骨料生根且露出粗骨料構造為宜,即灌膠液面能淹沒過表面最上面層粗骨料尺寸1/2~2/3高度,余下1/3~1/2高度待灌注式混凝土養護完畢后用粘結層刮平,并做好養護工作。
(5)鋪裝結構下層為灌注式PRC-10,上層為SMA-13結構。
重慶永川長江大橋將成渝、渝瀘、渝黔等高速公路和重慶港永川港區緊密串聯起來,是渝西地區新的便捷出海通道,該橋于2014年通車以來,橋面平整密實、無滲漏、松散、車轍、裂縫、坑槽等病害,該橋面鋪裝結構使用效果良好,特別是鋼混結合段的橋面經受住了大車流量和重載交通的考驗,未出現橫向推移裂縫、脫層等病害現象。
[1] 唐頌,趙國云,等.鋼混結合段橋面鋪裝方案研究[J].世界橋梁,2015,43(3):49-53.
[2] 姚亞東,楊永清,等.大跨度鐵路鋼箱梁混合斜拉橋鋼混結合段模型試驗研究[J].鐵道學報.2015,37(3):79-84.
[3] 陳仕周,鄧學鈞,等.公路鋼箱梁橋面鋪裝設計與施工技術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4] 聶建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橋梁[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2017-03-14
崔進強(1966-),男,貴州沿河人,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公路工程施工管理。
U445
:C
:1008-3383(2017)06-01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