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元蘭
(貴州路橋集團有限公司,貴州 貴陽 550001)
控制大跨連續剛構橋梁過度下撓的技術應用
胡元蘭
(貴州路橋集團有限公司,貴州 貴陽 550001)
剛構橋具有養護簡單、行車舒適、結構剛度適宜、變形比較小、抗震能力比較好等特征,其應用效果比較好。此文主要就大跨連續鋼構橋梁過度下撓的實際控制方法出發,為分析研討其應對方法。
過度下撓;連續剛構橋梁;技術措施
1.1 因收縮徐變帶來的影響
成橋三個月之內,混凝土的收縮徐變速度會非常快,一般持續到三年才會完成,這種認知與已投入使用的鋼構橋現狀并不相符,最近幾年,大家對于混凝土的收縮徐變機制以及特征都有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在研究之后才了解到,混凝土的收縮徐變會經歷一個比較長的時間段,因此,在進行設計時,設計人員應該考慮到許多長期問題。
1.2 因本構特征及預應力度帶來的影響
如果連續鋼構橋跨度大于200 m,那么可以推測出恒載的作用比例將會大于95%。因為梁體的橫截面一般都比較有限,導致能被預留的配置數量受到限制,同時能考慮的預留力度也相應比較有限。其預留力效應并不能保證恒載彎曲效應處于一個平衡的狀態。對于成橋來說,梁體將會獲得比較大的初始彎曲效應,這就為梁體下撓的形成提供了便利。
1.3 受養護、配合比及混凝土密實度等因素的影響
相比較混凝土強度的增長,早期彈性規模也隨之增長,只不過速度較慢,而且連續鋼構橋梁的施工期不是很長,節段混凝土澆筑完成以后,一般情況下,常規養護3~5 d,就要施加相應的力度,雖然施加的力度在強度上可能符合要求,但是會降低橋梁的彈性,會在客觀上增強其收縮徐變,以至于導致變形。
如果混凝土的水灰比例比較大,那么橋梁的微觀結構將會更加疏松,這會造成徐變的加劇,在進行施工時,為了方便遠距離的泵送施工和運輸工作,一般都會選取大比例的水灰,這對于大跨度的連續鋼構橋梁的施工存在一定的影響。而且,有效的養護會加深水泥的水化程度,可以增加其凝膠體的密實度。在日程施工中,因為高空作業的難度比較大,造成水泥的水化程度不夠或者養護工作的不充分,也就無法保證混凝土的質量。同時,由于受到收縮徐變的影響,使得橋梁梁體的下撓更加嚴重。
2.1 采用鋼與混組合的結構形式
在橋梁施工中,造成橋梁梁體下撓過大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恒載比例過大,因此使得成橋初始彎矩過大,因此必須采取相應措施應對,使得結構降低自身重量。可以采取一些比較輕質的混凝土,通過采用輕質骨料,但又不影響橋梁所需的彈性要求。如果考慮從北美進口材料,將會增加橋梁施工的整體造價。為了兼顧技術與經濟,可以設計出良好的結構體系,采用鋼混組合結構,選取中等跨度的橋梁設計,用鋼箱梁代替混凝土梁。而且鋼箱梁具有輕質高強的特點,實際效果更好。在確定鋼箱梁的長度時,需要綜合考慮技術難度以及實際的施工難度,同時兼顧成本因素,預估造價。
2.2 設計預應力的配束
我們在進行橋梁施工中,因為橋梁梁體橫截面的限制,致使可用于配置的預留力數量受限,不能滿足零彎矩的要求。在實行工程設計時,設計人員一定要盡可能達到理想狀態,對于在主拉力區域,應該設計較多的預留力。而在復線橋豎向的預留力考慮上,應該比主拉力較高,這樣就可以使得短束的預留力損失降到最低。下彎的預留力應該與主拉力的方向接近并保持一致,這樣可以協調二者用力,并且更好地控制住主拉力。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要覆蓋住梁高三分之二以上的區域,就可以使得該區域的有效作用發揮到最大化。
2.3 體外索的控制方法
采取體外索的控制方法可以提高優化整個橋梁設計,而且體外索主動控制具有多種用途。(1)能夠加大梁體的預留力,使得梁體受力得到優化;(2)等待鋼箱梁體系完成之后,可以張拉體外索,這樣就可以主動控制梁體內部受力和下撓;(3)可以平衡梁體下撓,等梁體下撓擴張到一定程度后,可以再次張拉體外索以期達到平衡。
關于設計體外索的主動控制體系,設計人員應該預先設置其目的,在明確體外索作用的前提下,綜合考慮布置的數量和橋梁內部的預留力,對于調節性的構造給予變更,按照施工順序和具體批次,確定張拉的時機以及所需預留力的具體數值。
綜上可知,大跨度連續鋼構橋梁是應用特別廣泛的一種橋梁形式,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需要施工方的合理組織與施工,同時保證混凝土的充足科學養護,確保混凝土水灰比例與橋梁要求相符合,強化混凝土的混合操作與養護工作。對于橋梁結構的選擇,可以采取鋼混組合結構形式,可以增加預留力,減輕結構自身重量,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這樣就可以合理控制大跨度連續鋼構橋梁的過度下撓問題,從而確保了橋梁施工的質量。
[1] 藍煜毅,王年福.淺析控制大跨連續剛構橋梁過度下撓的技術措施[J].珠江水運,2015,(23):78-79.
[2] 馬振棟,劉安雙.控制大跨連續剛構橋梁過度下撓的技術措施[J].橋梁建設,2015,(2):71-76.
[3] 孟新奇,魏倫華,張津辰等.大跨徑剛構橋梁跨中下撓問題研究[J].世界橋梁,2013,41(2):76-79,89.
2017-02-21
胡元蘭(1984-),女,貴州湄潭人,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公路與橋梁。
U445
:C
:1008-3383(2017)06-01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