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明啟
福建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350001)
關于企業推進自主創新的思考
——以福建建工集團為例
陶明啟
福建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350001)
當今世界、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高新技術成果向生產力的轉化越來越快,自主創新日益成為企業發展的關鍵性力量。創新則興,守舊則亡,要實現良性發展,就必須切實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培育核心競爭力,增強自身實力,加速自身發展。這里通過分析福建建工集團推進自主創新的基本情況,從觀念創新、體制創新、管理創新和科技創新等方面,提出進一步推進自主創新的對策。
福建建工;自主創新;思考
近年來,福建建工對自主創新進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實施差異化競爭的發展理念。避開競爭異常激烈的低端市場,逐步向技術含量高的高端市場發展,向房地產市場、國際市場、BOT、EPC及投融資+施工總承包等市場進軍,通過創新經濟增長方式、創新市場經營布局、提升集團整體品質;二是提出“突出主業,適度多元”的發展思路。以施工承包起家的福建建工,不斷調整產業結構,如今已打造出建筑業、房地產業、實業投資三大主業鼎立發展,國內工程總承包、國際工程總承包、房地產開發、工業安裝、實業投資、工程設計和科研及建筑產業現代化七大業務板塊齊頭并進的發展態勢;三是堅持“集而成團、團而合力”的發展理念。建立“市場運行機制、經營協調機制、利益共享機制”三個機制,整合內部優質資源,加強母子公司的協同作戰能力,共同開拓國內高、大、難、新高端市場,將承攬的工程在各單位資質范圍內將所承攬的項目分別交由其施工,實現母子公司整合聯動、良性互動,整體工作合力和團隊凝聚力進一步增強;四是推進“戰略合作、互惠共贏”的發展理念。針對國內工程在公開招投標市場中標率不高的現實情況,福建建工不斷創新市場開拓思路,積極深化與地方政府和地方國企的戰略合作,構筑集團全方位、多層次的戰略合作體系,將業務觸角延伸至縣、區一級,再承攬異地扶貧搬遷、棚戶區改造、安置房、市政基礎設施等項目上搶占先機。
一是加大改革力度,推進法人治理。加快了集團層面改革改制步伐,由全民所有制改為國有獨資有限公司,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在此基礎上,推進權屬單位的公司制改制,整合重組相關專業、分子公司,收回承包經營權,使企業的發展活力得到充分釋放;二是調準理順管理架構,優化管控模式。按照“精總部、強二級、優項目”的理念,厘清集團總部、分子公司和項目部的管理職能,實現責任層層落實、壓力層層傳遞、措施件件保證,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做強做優做大,發揮應有效益。
福建建工通過強化戰略管控、資金管控、績效管控和項目管控實現管理創新。
1)戰略管控
福建建工注重從三個方面來實現戰略管控:一是建立發展戰略編制體系。成立發展規劃編制領導小組,分子公司成立發展規劃編制工作小組,形成戰略管理組織體系;二是建立戰略發展規劃制定體系。集團制定整體戰略發展規劃,各分子公司圍繞集團總公司的戰略發展規劃,制定本公司的戰略發展規劃,再根據戰略發展規劃制定年度工作任務重點,確定年度經濟責任指標;三是建立戰略目標落實機制。建立經營目標體系、預算體系、考核體系、責任制體系“四個體系”,以及績效管理機制、資金管理機制、經營目標責任制、項目管理機制、全面預算管理機制。通過這些體系和機制,將戰略發展目標和年度發展目標落實到位。
2)資金管控
福建建工充分發揮資金管理平臺的作用,加強對內部資金的統一調度和擔保統籌,最大限度的拓展內部融資渠道,提高內部資金使用效率,確保生產經營的正常周轉。同時,不斷創新融資方式,發行永續中票、短期融資券、以基金模式融資,積極爭取公司債、私募債等業務,使資金成本顯著降低。
3)績效管控
福建建工將績效管控作為企業管控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公司范圍內推行資產經營責任制考核:一是實行分類考核,分類管控,防止一刀切。按照業務板塊的不同特點制定資產經營責任制管理暫行辦法,并加以細化,形成了具有針對性的經營責任制管理辦法;二是在考核指標設置上,按照“戰略發展規劃為導向,利潤、效益、質量為重點,過程監督為基礎”的原則,科學合理設置考核指標,將發展規劃指標通過責任制指標,層層分解,引導分子公司圍繞戰略目標,均衡、全面發展;三是加大獎罰力度。對超額完成指標的,進行獎勵。對連續三年完不成指標的單位,對領導班子進行調整。
4)項目管控
一是大力推進自營模式管理,壓縮管理鏈條,配齊管理人員,提升項目管理效率和效益;二是推進項目內部責任承包。按照“責任承包、優化資源、降低成本、提升能力”的原則,激發項目管理團隊干事創業的熱情;三是對重特大項目、投資項目,設立指揮部實行垂直管理;四是建立合格分包人和勞務班組名錄庫,對目前在集團內部施工的合作承包隊伍進行登記和評估,對信譽好、有實力、講信用的核發準入許可證,對誠信不好的不得繼續合作使用;五是建立項目管理平臺,提高項目施工全過程的風險防控;六是全面鋪開大宗物資集中采購,逐步走向標準化和規范化。
一是以健全的組織體系提供組織保障。福建建工建立決策體系、組織實施體系以及科技管理和推廣體系等三大體系,保障企業科技工作的順利開展。決策體系是以“一把手”為核心的企業科技進步決策體系,負責科技創新的指揮和領導;組織實施體系是以企業技術負責人為核心的企業科技進步組織實施體系,負責科技創新的貫徹落實;科技管理和推廣體系是以科技管理部為主導,負責企業科技創新的過程管理、服務和監督;二是以完善的制度建設提供政策保障。施工企業的科技創新工作與施工生產密不可分,科研成果來源于施工生產,同時又服務于施工生產,為更好地開展科技創新工作,福建建工不斷制定和修訂新技術應用示范工程管理辦法、功法管理辦法、工程質量管理辦法、專利管理辦法及科技進步獎勵辦法等,充分調動廣大科學技術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加快企業技術進步,推進企業科技進步,激發科技工作者的創新動力;三是以科技創新基金提供物質保障。保證足夠的資金投入是企業實現科技創新的基礎。為此,福建建工每年都有不低于主營業務收入1‰的科技活動經費投入,用于技術研發、裝備升級、技術中心建設、科技成果獎勵以及技術交流與培訓等。
福建建工自主創新活動給我們一個重要啟示:
第一,企業的自主創新是一個有機整體,是觀念創新、體制創新、管理創新、科技創新“四位一體”的創新。觀念創新是先導,體制創新是前提,管理創新是基礎,科技創新是關鍵。必須全方位推進,才能產生自主創新的整體效率,對企業的發展產生實質性的影響。
第二,應構建企業創新文化。一是要突破不思進取,安于現狀等僵化和保守觀念的束縛,形成積極進取、勇于探索、鼓勵創新、開放包容、追求卓越的企業創新文化;二是積極倡導自強不息、鍥而不舍的創新精神,樹立協同攻關、顧全大局的團隊意識,形成增強凝聚力的企業創新文化。
要轉變不適應市場經濟規律的思維定勢,樹立起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效益觀念、市場觀念、改革觀念、用人觀念。牢固樹立“市場就是生命”的觀點,把效益作為一切經濟活動的落腳點和歸宿點,按實績大膽啟用優秀人才。要增強誠實守信、創造精品意識,提高企業信譽;增強裝備意識,提高裝備水平,多方面提高企業整體競爭力。要著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經濟增長模式。在做好、做精傳統產業的同時,加大拓展高端市場、拓展省外、海外市場的力度。通過企業觀念創新推進企業自主創新。
重點是要改變機制不夠活的情況。向外看,看看別的同行是怎么做的,看看國有兄弟集團是怎么做的,學習借鑒好機制好辦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為我所用;向前看,解放思想、先行先試,用于突破與新發展理念不相適應的思想觀念和思維定式;向著問題看,重點圍繞促發展、強管理等方面的制約、瓶頸問題,從機制上尋求突破,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和運作辦法。
一是加強科技創新的組織體系建設。建立以集團技術中心為龍頭、科研設計單位為基礎、重點科研課題與工程項目和產業基地為依托的研發體系,為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提供組織保證;二是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充分利用集團設計研發力量,瞄準地鐵、城市軌道交通、建筑工程綠色節能環保、大型鋼結構制作等市場項目,組織開展設計、施工工藝、技術、設備等方面的科研攻關,加快培育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與產品,實現科技整體水平的提高,為開辟高端市場提供服務;三是用好會計杠桿,用會計核算推動科技工作的落實;四是加強與中央企業、省級建工集團、省內外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聯合,建立博士后科技工作站,開展重點課題研究和科技攻關活動,借助專家學者的專業優勢,提升研發水平,增強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1]陳麗萍,李艷君.建筑業自主創新激勵政策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2(2):270-271.
[2]李健.提升企業自主創新發展能力[J].施工企業管理,2014 (10):54-55.
[3]田紅云.建筑業企業以戰略為導向的技術創新管理[C].工業建筑2015年增刊Ⅱ.2015.
[4]葉耀先.建筑業技術進步和建設創新型建筑業[J].建筑經濟,2006(2):7-11.
都達到了90%以上,共節約工期20余天,節約成本30余萬元,施工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