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昱
摘 要:城市交通系統肩負著維護城市正常運行的重要職責,現代城市交通系統暴露出了諸多問題。而城市交通設施的人性化設計則能夠促進城市交通功能的合理化,有效提升城市交通的安全舒適性等諸多功能。該文首先分析了城市交通設施人性化設計的意義,結合當前城市交通設施規劃設計的缺陷,最后提出了城市交通設施人性化設計的路徑。
關鍵詞:城市 交通設施 人性化 設計
中圖分類號:U4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10(b)-0147-02
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日趨擴大的城市規模與增長的城市人口對城市基礎設施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同時,城市交通問題也日益凸顯。當前我國城市交通設施從規劃設計到建設的一系列工作中,由于一系列問題,部分交通設施建設難以充分發揮其功能,而人性化的設計理念在城市交通設施設計中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分析城市交通設施的人性化設計,對于現代城市規劃建設有著重要意義。
1 城市交通設施人性化設計的意義
城市交通設施人性化設計強調以人為中心,推崇以人為本的理念,城市交通設施的人性化設計,將人的因素放在規劃設計的首要位置,其規劃設計的初衷便是為人們在城市中的出行提供便利。同傳統的城市交通設施設計相比,人性化設計在充分考慮交通設施功能性的基礎之上,更為重視人性化關懷,注重使用者的感受,其不僅要滿足城市居民出行基本需求,同時要確保交通出行安全、高效、舒適、文明以及環保。具體來講,城市交通設施的人性化設計,其意義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能夠滿足不同群體的使用需求,城市交通設施為每一個人服務,無論出行目的或者出行方式,人性化城市交通設施都能夠協助人們順利高效完成出行。其次,城市交通設施的人性化展現出了公平性原則,其及滿足了城市中不同使用者需求,同時也基于整體出發,處理好城市群體關系,促進城市交通發展的和諧統一。并且也通過合理的人性化設計,起到了對弱勢群體的保護與關懷,例如:針對殘障人士的無障礙設計,針對兒童、孕婦的安全設計等。此外,城市交通設施作為城市中的重要基礎設施,其有著綜合性的功能,而人性化設計則促進了功能的合理化,有效提升城市交通的安全舒適性、以及休閑、觀賞等諸多功能。
2 當前城市交通設施規劃設計的缺陷
2.1 城市道路設計問題
我國城市發展迅速,高速發展進程中一些問題也隨之而來,城市道路設計的不合理現象則是一個重要方面。當前部分城市道路設計由于受到自然環境、周邊建筑物等影響,在規劃設計上存在諸多問題,例如:道路現形設計缺乏合理,無法滿足高效安全出行需求;道路路口較多,路線較短,道路通行能力受到很大影響;許多道路實行單向通行限制,對于城市出行者而言非常不便;道路規劃無法同路邊景觀環境建筑互相協調。
2.2 交通標識設置問題
目前,城市交通設施配置不合理的現象大有存在,例如:城市道路規劃建設不合理、信號燈設置過于密集、箭頭燈設置不合理等。例如:禁令標志未預先提示;禁令標志同其他標志混雜,道路出行者難以及時辨別;部分交通標志存在歧義,無法正確理解其含義。諸如此類的問題都給城市交通出行帶來了不便。
2.3 景觀建筑協調性問題
城市交通設施規劃設計應當成為城市的一部分,與城市風格相融合,其也是人性化設計理念的具體展現。但當前許多城市交通設施與城市周邊景觀建筑不協調,孤立存在,無法互相融合,破壞了城市景觀風格的整體性。
3 城市交通設施人性化設計路徑
3.1 明確人性化設計理念
城市交通設施的人性化設計,首先應明確人性化設計的主要因素,即結合城市的交通、地理以及人文等各方面情況,確立人性化設計主要因素。其次充分利用道路工程學、交通工程學,以及美學等各類理論基礎,對城市交通設施的人性化設計因素進行統籌規劃,并提出細致的規劃設計方案。而做好民意調查則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民意調查是城市交通設施人性化設計,解決城市交通規劃建設中不合理、不科學問題的有效路徑。當前許多發達城市中民意調查是公共政策中重要的決策依據,而當前在我國城市交通規劃建設領域,民意調查的作用尚未發揮出來。新形勢下, 城市交通設施的人性化設計需要做好“民意工程”,通過民意征集的模式,提升城市交通設施設計建設的合理性與人性化,從而提升公眾的滿意度。此外應綜合評析設計后的具體工程,不斷總結規劃設計經驗,作為后續人性化設計的參考。
3.2 道路設施人性化
當前許多城市地區道路現狀不盡如人意,例如:路面材料的透水性差、路面不平以及管理不善;人行道設施過多,缺乏空間;人行道同相鄰基地地坪標高不協調,導致人行道前后起伏,通過條件較差。針對道路系統規劃設計,可結合城市建成區交通系統建設需求,深入調查道路狀況,基于對街道界面業態功能、人流量以及活動程度、道路斷面條件等分析,對道路進行等級劃分,結合不同路段情況實施分段設計。同時,一些道路交通附屬設施的設計建設合理性也會對城市整體結構以及觀賞性產生一定影響,進行規劃設計時,需要整合路燈、指示牌、公交站牌以及電話牌等設置的選取以及位置規劃,滿足功能、突出造型特征的同時,做到與環境相協調。
3.3 加強慢行交通設計
慢行交通設施系統的規劃設計是人性化設計的重要展現。城市生活節奏日益加快,慢行交通設施系統是緩解城市生活壓力、提升出行質量與生活品質的重要方式。慢行交通設施系統以人性化理念為基礎,提倡通過步行以及人力來改善交通環境,讓城市的節奏慢下來,促進形成文明、生態、安靜的環境。具體來講,城市需加強對于慢行基礎設施的建設,通過一系列管理措施,引導城市慢行交通系統合理發展;基于城市居民活動需求與習慣,可將自行車作為交通系統中優先鼓勵的居民出行方式;有條件的城市區域可設立步行區,限制及動畫,提升步行安全度與舒適度;商業區、生活區以慢行為主,干道則以快行為主。
3.4 注重景觀設計
城市交通設施人性化設計需要重視與景觀設計的和諧統一。具體來講,城市道路線型設計并非直線為最佳,條件許可的情況下,人行道可以進行曲折設計,增添意境與情趣。城市車流量高的擁堵地區以及環境較為惡劣的地區例如十字路口、立交橋等處多種植植物景觀,通過植物的防風、除塵以及光合作用等,改善局部道路的環境生態問題,同時也能夠有效提升道路美感,環節視覺疲勞,提升道路行車安全性,兼具審美性與實用性功能。但同時也需要注意與交通環境與自然環節的協調,植物景觀的規劃建設需盡量減少對其他基礎設施的影響,有效融合周邊環境,進行合理規劃建設,營造出生態、和諧的城市環境,展現出人性化設計理念特征;道路等交通設施需要注重與兩側建筑以及斷面的統一,周邊高大的建筑群需要用簡潔寬敞的斷面設計,低建筑物可用相對較窄的斷面搭配;此外也應當確保色彩的人性化,例如:人行道的鋪砌需要同道路兩側建筑相融合,花崗巖、晶石磚等裝飾材料可與現代建筑相搭配。
4 結語
城市交通設施建設歸根到底是為人服務,城市交通設施的人性化設計與建設,既是解決當前城市交通問題的有效路徑,也是構建和諧城市的必然需求。因而城市交通設施規劃設計中,應結合人性化設計理念,不斷拓展新的設計思路,提升城市交通設施的舒適性、安全性以及便捷性等特征,為人們提供更為人性化的城市空間,滿足現代人的城市生活需求。
參考文獻
[1] 王彪.城市道路交通設施的人性化設計[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3(3):89.
[2] 王建明.交通設施人性化設計指引[J].交通與運輸:學術版,20157(7):129-130.
[3] 趙小舟.交通設施的人性化設計分析[J].城市建筑,2014(1):21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