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艷新
[摘要]:當今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帶來“大數據”概念深入人心。因為老百姓衣食住行,很多活動,圍繞人們的活動產生大量的數據,是生活過程中自己產生的,數據的量越大,你可能挖掘出來的價值就越大,每個人生活的數據化。而人們看到的大數據更多的是以可視化的方式體現的,可視化作為人和數據之間的接口,其極大地拉近了大數據和老百姓的距離,人們通過可視化終端設備可以在線進行健康咨詢、電子商務、個人理財等活動。同時不分年齡、膚色、國界隨時獲得大數據的一些服務機會。
本題闡述可視化推動大數據平民化的對人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等有哪些影響,同時在可視化推動大數據平民化過程中存在哪些技術障礙和安全問題。
[關鍵詞]:大數據 可視化 平民化
【Abstract】Todays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big data concept has been deeply rooted among the people. Because the people basic necessities of life, a lot of activities around the people's activities, produce a large amount of data, is the process of life itself, the greater the amount of data, you can dig out the greater the value of, everyone's life data. Big data and people see more is reflected by the way of visualization, visualization as between people and data interface, which greatly shortened the big data and from the ordinary people, people can through the visual terminal equipment online health consultation, e-commerce, finance and other activities. At the same time regardless of age, skin color, national boundaries at any time to get some of the big data services. What is the impact of this on visualization of large data driven civilians to people's life, work and learning, while promoting what are technical barriers and security issues of civilians in the process of data visualization.
【Keywords】Big data visualization civilian;
0前言
信息技術發展程度標志一個國家的經濟繁榮情況,我國“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指出戰略新興產業是國家未來重點扶持的對象,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被確立為七大戰略性的新興產業之五。十八代以來,信息化的地位和作用進一步提升,信息化成為新“四化”之一,在2015年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國務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互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燕尾服,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隨著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大數據等技術成熟,信息化建設的重心逐步從信息技術向數據技術的轉化。
1可視化領域出現必然性
2008年IMB公司提出“智慧地球”,智能技術開始走進了人們的生活當中,從此一場史無前例的數據膨脹拉開了帷幕;大約在10年前,行業專家就開始討論為民眾服務的可視化(visualization for mass)技術,在今天大數據的背景下,可視化將進一步推動大數據平民化。在這一過程中,急需更為方便、適合民眾使用需要的可視化方法、工具。可視化也將進一步與移動通訊設備(如智能手環、眼鏡等)相結合;CCF大數據專家委員會副秘書長潘柱廷發表了最新的“2016年大數據技術發展趨勢”,其中把“可視化推動大數據平民化”放到第一位。可視化是讓大數據這樣一個高精尖的技術,能夠被普通老百姓所感知、所理解、所認可,也能夠被普通的決策者(不是專業的普通用戶),但是民生,社會治理等諸多方面問題需要這些決策者去做,因此可視化對大數據這方面的突破,也就是說,就是大數據的平民化。
2大數據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帶來是最近幾年的“大數據”概念深入人心。現在全國有8億利用互聯網絡的平臺,這就需要一個海量數據支撐,老百姓借助可視化移動終端享受著智慧生活(電子商務、智慧農業、智能家居、GPS等),因此,在“互聯網+可視化移動終端設備”極大地拉近了人與世界、人與人、人與物之間距離。即使對IT技術不了解的普通民眾和非專業技術普通民眾也能夠很好地理解大數據帶來的共享利益和分析的效果,使得大數據在人們的生活中淋漓盡致發揮其無量的價值。2016年搜狐精英許傳朝提出未來“大數據”平民化的三個方向:“大數據”平民化的三個方向:1)大數據不僅指數據的爆炸性增長,更指非結構化數據對數據產生的貢獻已經占90%,我們每個人都參與了非結構化數據的產生;2)大數據不僅會推動企業業務的轉型發展,也會影響并改變每個人的生活;3)大數據的分析挖掘不僅是專業機構的事,我們每個人未來都可以通過社交化大數據平臺參與其中。
3可視化推動大數據時代平民化
(1)可視化作為搭建了人和數據之間的橋梁
結合相關技術和數據分析處理技術,為老百姓提供了強大的理解、分析數據的能力。可視化使得大數據能夠為更多人理解、使用,使得大數據的使用者從少數專家擴展到更廣泛的民眾。
(2)可視化提供了虛擬的智能世界
可視化為老百姓提供了方便的工具,提供了虛擬的世界,可以主動分析處理和個人工作、生活、環境有關的數據。在今天大數據的背景下,可視化將進一步推動大數據平民化。同是在這一過程中,能夠帶動相關公司研發出方便、適合民眾使用需要的可視化方法、工具。
(3)可視化把隱藏復雜后臺龐大的數據鏈
可視化是通過把復雜的數據轉化為可以交互的圖形,幫助用戶更好地理解分析數據對象,發現、洞察內在規律。數據是人類對客觀事物對象的抽象。人類對數據的理解和掌握是需要經過學習訓練才能達到的。理解更為復雜的數據,必須越過更高的認知壁壘,才能對客觀數據對象建立相應的心理圖像,完成認知理解過程。好的可視化能夠極大地降低認知壁壘,使復雜未知數據的交互探索變得可行。
(4)可視化平民化的宗旨以人為本
中國整個的經濟和技術發展的特點,就是以人為本,以人民的利益放到首位。企業是否能夠健康的發展,是否能夠創造最大的效益主旨是“以人為本”。人民的居住、生活、學習、娛樂等促進了大數據形成,同是讓其在中國這樣一個產業基礎環境獲得高速發展。所以“信息化技術的可視化推動大數據平民化”,大數據真正和普通老百姓民生相關的領域,比如說健康、電子商務等等已經取得了一些的成果。在醫療、個人理財活動,互聯網金融的興起,還有交通,這都是跟老百姓密切相關的事情。利用機或者具有多種應用功能的智能手機以及平板電腦等移動通信終設備能夠直觀獲取相關的信息或是得很好的服務等。
4結論
當今社會上出現的高端電子設備,用戶不必了解是如何開發的,它的技術含量是否高,它的開發成本等;用戶只要知道這個設備怎么用,比如說可視化“導航”,用戶通過導航來查詢和指引一條到達目的地的最近的路,而不考慮其如何通過網絡和電子信息技術定位、通過海量數據支撐的決策支持。
可視化推動大數據平民化是當今和未來社會主流,它是一個體系主體,是和老百姓很好的接口,如老百姓出行滴滴打車軟件、醫療領域的在線掛號、電子商務、社區服務平臺等。
參考文獻:
[1]謝江林.讓“高大上”的大數據趨于平民化[N].貴陽日報,2015-06-07 .
[2]卜娜.讓大數據“平民化”[N].中國計算機報,2014-06-16.
[3]潘柱廷,程學旗,袁曉如,周濤,靳小龍.“CCF大專委2016年大數據發展趨勢預測—解讀和行動建議”[J].大數據,2016(01).
[4]程學旗,靳小龍,楊婧,徐君.大數據技術進展與發展趨勢[J].科技導報,2016(14).
[5]姜少寒.大數據技術應用及發展趨勢[J].價值工程,2016(33).
[6]謝夢怡.大數據時代城市智能交通的數據技術[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34)
基金項目:吉林市社科聯“信息化技術可視化推動大數據平民化的影響分析” (項目編號:省聯16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