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曉峰
(安徽省駟馬山引江工程管理處三除河二級站,安徽 肥東 238251)
泵站運行管理現狀分析及提升方案研究
謝曉峰
(安徽省駟馬山引江工程管理處三除河二級站,安徽 肥東 238251)
泵站在防洪、灌溉、抗旱、排澇、供水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在水利工程管理中,泵站運行管理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文章從運行管理角度對目前我國的泵站運行管理問題進行了相關探索,并給出了泵站運行規范化方面的相關建議。
泵站;運行;工程管理;信息化;自動化
1.1 設備陳舊
目前,我國泵站存在較多的設備老化、陳舊等現象,部分20世紀60—70年代建立的泵站,至今為止已經服役30多年,其主機組老化嚴重,一些絕緣材料也出現絕緣性能明顯變差的情況,這造成了泵站使用效率低下及安全隱患凸顯等問題。一些建筑工程項目因多年未重修,導致出現裂紋、碳化、破損、塌陷等情況,這些問題的存在都極大的制約了泵站效率的發揮,甚至一些設備的配件無法再買到,以至于部分設備癱瘓,這造成泵站運行管理成本明顯提升。因設備陳舊仍延用情況的普遍存在,導致實際工作中時常出現運行不良的狀況。這種帶“病”運行的狀況最終導致泵站時常需要進行維修,極大的影響了泵站運行的穩定性[1]。
1.2 技術更新慢,自動化程度較低
國內的一些大型泵站監控系統較為落后,自動化程度低,信息處理手段也沒有跟上時代,依舊采取早期的一些處理方法。這些情況的存在均造成了泵站管理手段跟不上時代,現代化水平較低。
1.3 操作規范執行性差
目前我國泵站中仍存在規范執行性差的普遍現象,這主要是因為管理制度性差、管理單位對泵站運行的規范化要求不嚴、未明確操作規程或者缺少對操作人員進行崗位職能培訓,造成員工責任心不強、后果嚴重性意識差、有規程不遵守等亂象[2]。
1.4 泵站運行人員業務能力不高
國內許多泵站的管理尚未脫離舊式管理體制,管理者對操作運行人員的文化、業務水平的高低重視程度還有所欠缺。一些泵站運行管理部門還存在技術性人才缺乏的狀況,尤其缺乏專業性較強的機電方面技術人員。部分單位有技術、有經驗、實踐能力強的員工陸續退休,而新招聘的職工中即使有部分人員具有較強的專業理論知識,但是由于實際工作經驗少而缺乏實踐能力,很難做到獨當一面,單獨挑起重擔。很多泵站缺乏維護保養、日常檢查、運行檢修等方面骨干人員,容易造成不能及時準確地被發現和處理泵站運行前的設備問題,在泵站運行過程中,一旦出現突發性問題也不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從而影響到泵站的正常運行,大大降低了泵站的運行效率[3]。
我國對于泵站運行管理均有相關的明確規定,泵站的實際運行管理也多是根據國家已明確規定的泵站技術規范及國家設定的有關規定。但這些相關規定對于泵站管理工作的有效運行還是不夠的,因此,泵站管理者應當根據實際泵站的運行管理特點,制定出泵站的運行、維修、檢驗、安全等技術規程和規章制度進行補充。[4]還應當將國家制定的管理規范及實際補充規范進行細致區分整合,從而提升規范的實際施行效應,根據實際需要配備足夠的專業性及實踐性較強的運行管理人員,并做好人才儲備工作,防止因人才流失造成“青黃不接”的現象。將責任制切實執行在實際的崗位工作中,建立起有效的考核和獎懲制度,從而有效改善人員工作責任心不強的現狀。具體如何進行操作以規范泵站的運行管理,具體細節有以下幾點。
2.1 建立嚴明的管理制度及規范的操作流程
將“以制度制人,以規程約束人”的管理手段融入實際的泵站運行管理過程中,切實做好“有章可循,有錯必究”。制定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應當要考慮其適用的全面性特點,如建立泵站運行值班制度、過程巡檢監督制度、工作服裝穿戴制度、緊急事故處理呈報制度等等。而建立泵站運行操作規程不僅需注意其有效性,還必須要求工作人員對規程中的內容進行牢記并能夠熟練掌握。必須注意的是相關制度、規程一經制定,就應當將其張貼上墻,隨時隨地可見,達到制度規范如影隨形的效果。在管理制度及規范流程開始正式實施后,管理者應當做好日常監督工作,采取執行獎懲制度和事故追問制度的手段,保證各項管理措施能夠得到切實的落實。管理者還應當要將崗位職責進行明確化及細致化處理,細化崗位責任,將目標落到實處,從而達到明確責任、細致分工、協調高效的目的[5]。
2.2 落實各項基礎工作
基礎工作的落實對泵站日常管理運行是極其必要的,它關系到泵站是否能夠正常穩定的運行。基礎工作的具體落實主要應當做好以下5個方面的工作:
1)保證運行管理的各種票據按要求填寫并完整保存,在實際操作中,票據填寫盡量做到不拖延并逐層審批。
2)泵站的墻壁上應當張貼各種必要的標識牌及警示牌,以方便工作人員的日常閱讀及記憶。
3)應當在過道中將巡視的路線和具體位置標示出來,形成清晰的指向性路線。
4)做好安全消防工作,在容易產生火災的區域必須配備必要的滅火器及報警裝置。
5)要切實做好檔案保存管理工作,檔案管理對泵站的運行也很重要,應當專設崗位進行檔案管理工作,并制定檔案管理規程以明確相關管理內容[6]。
2.3 認真執行調度命令
泵站運行管理單位的調度部門在下達調度命令前需對泵站的實際運行狀況進行充分的調查,從而保證調度命令的下達具有合理性及準確性。而調度執行部門在接到調度命令后應當認真執行,將命令執行過程中遇到的情況及時反饋給調度部門并做好記錄工作,以便于調度部門及時調整策略。
2.4 加強泵站日常檢修維護工作
泵站要穩定運行,那么首先必須保證各項設備能夠正常運行,因此加強泵站的日常維護保養極其必要。日常檢修維護工作并不是僅僅只對設備進行維護檢修,還應做好設備環境衛生,保持設備存儲環境的清潔,這樣對降低設備故障、延長設備使用壽命具有重要的意義。日常檢修維護工作主要指對設備進行運行狀況檢查,檢查是否存在漏電、短路現象,是否接地可靠,對工作周期長的部件做好定期維護保養工作,發現問題應當立即解決,確保設備始終處在良好狀態。泵站管理部門還應當根據設備的使用特點制定年度檢修計劃,對年度檢修中狀態不好的設備進行維護,從而保證設備能夠長期有效的運行。
2.5 做好日常培訓工作
日常培訓能夠有效提高員工的作業素質,從而增強員工的工作責任感,讓泵站的每位員工都能夠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及作業流程。日常培訓教育工作還能夠增加員工的集體榮譽感,讓員工將自身的奮斗目標及事業追求與泵站的運行管理緊密結合起來,從而激發出員工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真正做到“愛站如家,站榮我榮,站衰我恥”[7]。
2.6 建立定期技能培訓制度
目前,我國的泵站職工仍普遍存在技能不高的狀況,這極大的制約了泵站運行管理的順利開展,為改變該現狀就應當切實加強對泵站職工的技術培訓工作,可以采取崗位考核制,以“對外學和請人教”的方式來對泵站職工的個人技能進行培訓。“對外學”是指定期安排職工去專業的培訓機構進行理論知識培訓及個人操作技能培訓;“請人教”是指可以將一些技能高的老職工請回來培訓新職工。還可以安排職工到其它單位進行交流式學習。泵站管理人員應當建立職工培訓上崗制度,也就是說通過技能培訓考核,讓每位職工都能夠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能,并能持證上崗。
2.7 提高泵站的信息化和自動化水平
目前,我國正處于信息化高速發展的時代,信息化技術已經在諸多領域得到有效的應用,而泵站的運行管理要更加的高效化及便捷化,那么順應潮流采用信息化技術及自動化設備是必然的趨勢。泵站管理者應當從大方向出發并結合泵站的實際運行狀況,借助信息化及自動化技術,將泵站的運行管理建設與信息化、自動化緊密結合起來,從而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化系統和自動化控制系統[8]。
水利建設關乎民生大計,而泵站的運行管理在水利建設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泵站能否安全有效的運行,這對自然災害的降低、對水利的合理灌溉、對現代工業的發展均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在現代工業社會,泵站的形式也多種多樣,其規模也逐步呈現擴大趨勢,投資力度也越來越大,功能也有了更多的細分,直接關系到自然災害損失是否能夠有效降低,也關系到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各級水務管理部門應當將泵站的管理工作放在一個更重要的位置,并積極進行先進管理模式的探究,逐步建立起一個科學、規范、合理的泵站管理體系,從而提升泵站管理的規范化水平,最終達到泵站運行穩定、高效、安全的目的。
[1]田喜娟.探討如何加強水利工程現代化管理[J].農業與技術,2014(11):64.
[2]徐躍增,李端明.泵站設備點檢管理體系的研究與構建[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14(7):187-190.
[3]孫悅儉.自動化系統在泵站管理中的應用與實施[J].供水技術,2010(3):64-66.
TV675
C
1007-7596(2017)09-0163-03
文章編號:1007-7596(2017)09-0129-03
2017-08-22
謝曉峰(1965-),男,安徽蚌埠人,工程師,從事水利基建項目建設管理和水利泵站的運行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