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瑾平
(江西省港航管理局撫州分局,江西 撫州 344000)
對于水上安全維護項目來說,只有保證海事通信的健全性和可靠性,才能真正符合實際需求和運營目的。從傳統的旗語、燈光信號,到后來的人工莫爾斯無線電報和無線電傳真系統,海事衛星在逐步完善,使得海事通信體系也形成了多元化發展趨勢。借助海事通信,不僅能建立海陸空信息傳遞和管控系統,也能實現不同船只以及船只和岸臺之間的信息溝通,因此,海事通信具有聯絡和溝通的重要作用,也是為相關部門提供緊急安全通信服務的重要載體,真正實現了駕駛和通信的統一,為水上工作的開展和管理提供便利。海事通信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為實現航海信息資源共享提供了保障,促進航運事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從進入21世紀以來,數字化通信技術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技術結構和應用類型都完成了有效的轉型,其中,衛星通信技術、衛星導航技術以及雷達技術也相繼突破傳統技術結構和應用機制。另外,大規模集成電路和微處理技術在現代通信體系中的應用頻率也越來越高。目前,VTS(交通管理系統)、CCTV(水上安全電視監控系統)、AIS(船舶自動識別系統)等現代化管理理論和控制機制也成為主要的管控措施和管理手段,真正實現了智能化和數字化的有效融合,為船舶行業的安全性提供了保障。從海事通信項目的發展進程出發,不僅推動了航海事業的進步和發展,實現了水上通信和信息管理體系的全面升級。
現代網絡信息技術的應用對于社會進步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陸地網絡系統建立的過程中,網絡信息技術已經逐漸趨于成熟和完善,將其延伸到其他領域也是順應時代變化的必然趨勢,且市場運作模型也逐漸向全面商業化轉型。以協議為基本中心模塊的國際互聯網體系以及以為基本中心的電信網等都是網絡體系中的重要研究對象,真正實現了局域網、廣域網、城域網等網絡模型的全面覆蓋,不僅能傳輸信息和數據,也能有效傳遞語音、視頻等,真正滿足了開放性、集成性以及高性能的網絡信息結構需求。正是基于此,在海事通信項目中,現代網絡技術也能發揮其實際優勢,為網絡結構建設提供保障和支持。
船舶交通系統也被稱為VIS系統,主要是將雷達監控系統和船舶數據處理系統融合在一起,在船舶交通服務指揮中心的共同操作和控制中,并以通信系統和閉路電視監控系統為輔助系統對相關參數展開分析和整合,落實了信息收集機制。能實現25范圍內的數據收集和整合工作,真正建構完整的實時監督和控制結構。并且能提供優質的咨詢服務項目,為沿海港口和碼頭創設實時通信提供了保障,也能進一步優化交通安全和船舶通航效率,為后續工作的開展奠定堅實基礎。
船舶自動識別系統也被稱為AIS系統,融合了網絡技術單元、現代通訊技術單元以及計算機技術單元等,能實現數字化助航系統的全面升級,并且為海事通信項目的運行和優化提供保障。在實際系統組成結構和運行框架體系中,船舶自動識別系統主要是由船載設備和岸基設施組成的系統結構,前者是基于甚高頻(VHF)的船載廣播式應答結構,在實際應用和運行過程中,能實現連續自動向其他船舶或岸臺播發信息的功能,也能有效接收鄰近船舶的靜態數據以及動態數據,確保相關信息的完整性和實效性,進一步優化信息整合的處理效果。并且,也能一定程度上讀取航行狀態信息,從根本上實現了船舶間和船岸間船舶信息的交流互動,實現航行狀態自動交換的基礎上,落實信息整合后的監測單元和識別單元。后者主要是由基站結構、基站控制器結構以及服務器等系統聯合組成,并且能實現軟件系統的實時監測,確保存儲過程和基站處理過程的完整性,也為信息的網絡化傳輸提供便利。需要注意的是,在船舶自動識別系統中,能對相關信息進行有效整合,推進位置坐標的管理效果,并且真正落實船舶詳細信息的定位,對多船舶結構展開實時跟蹤和綜合性處理,提高船舶航行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除此之外,對于海事信息網來說,優化信息規劃和建設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和意義。在實際信息傳遞和管理過程中,以各級海事局為管控核心,以海岸港口、碼頭、船舶為基本的輻射管理節點,建構信息傳遞和共享機制,并且有效創設基于IP的有線、寬帶主干信息網絡體系,能實現全面接收信息、傳輸信息以及整合信息的通信系統,將不同信息源的航運項目、安全管理單元和搜救工作等航海信息整合在一起,真正建立了更加系統化的數據處理措施,為數據全面化分析以及科學化分類奠定堅實基礎,從而形成不同的文檔和指令集,進一步落實上傳亦或是下傳到海事機構的要求。
數字海洋技術具有突出的時代特征,其系統具有龐大性和復雜性特征,地球科學、海洋科學以及計算機科學是人類認識和探索海洋的重要路徑,現代化遙感遙測技術以及信息處理技術都能為數字海洋建設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撐。
(1)自動避碰系統。在系統運行過程中,自動避碰系統能實現自動跟蹤目標的作用,并且能建立實時測定和分析的信息處理機制,能有效測量和顯示來船位置和航向等基本信息,并且能第一時間對航速和相對運動、碰撞的危險數據等展開深度分析和整合,及時作出相應的判斷后建立健全完整的應對處理機制。也正是基于此,將自動避碰系統和船舶自動識別系統進行技術融合,建立健全完整的管控措施和管理體系,能連續性地向其他船舶傳送船舶自身的相關運行數據,保證關聯性的同時,能互通信息和數據系統。有利于規避船舶避碰決策失誤引起的碰撞事故,為水上船舶運行的安全性升級提供保證和支撐。
(2)交通管理與突發事件處理系統,在實際技術結構建立后,能發揮船舶交通管理系統中心的相關職能,并且保證實時監控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尤其是針對特別的港口、航道等交通敏感區,建立健全系統化的預警區域,保證報警點位置以及報警內容的完整性得以全面落實,從而進一步優化突發事件決策的管理效果。
(3)通信及信息交換系統,在海事通信項目中,通信是智能化交通的重要組成結構,需要相關部門結合實際需求進行統籌整合和控制,借助不同的技術模塊,實現中心與用戶實時獲得有效信息,也能有效指揮船舶進行安全運行,為交通的順暢提供保障。另外,信息交換模塊中,網絡資源體系需要實施進行信息發布和獲取,確保信息共享結構的完整性,也為全球智能交通信息網絡結構的穩定性發展創設了有效的條件。
在海事通信項目中,通信信息技術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思想信息高速傳遞的重要路徑和載體,由于水上移動通信的環境較為特殊,不僅僅是海域遼闊,且信息傳遞的目標較為分散,單一化的移動通信方式并不能適應實際需求。基于此,一部分地區已經開始應用新一代水上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系統,具有技術成熟以及陸地支撐條件良好的特征和優勢,覆蓋范圍廣、不受地域限制。其中,第三代蜂窩移動通信系統和直播衛星業務的應用范圍較為廣泛。第三代蜂窩移動通信系統能實現有效的陸地支撐,但由于通信距離短,對水上移動基站的處理效果不好,常被應用在海岸港口碼頭和近海區域組網通信項目中。直播衛星業務常被應用在遠海通信中,兩者的融合能有效處理信息的傳遞和共享。除此之外,無線局域網是近幾年研究和開拓的重點,也是建立水上救助快速應急通信網絡的重要技術支撐體系,需要相關部門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技術管理和升級化整合,積極應用不同網絡特征和管控措施,確保處理效果的最優化,也為管理模型的建立和完整性升級奠定堅實基礎。
總而言之,在現代通信和信息技術處理方面,要積極響應海事通信的要求,建構更加系統化的管控措施和資源利用體系,結合現代網絡技術、數字海洋技術等技術結構展開多元化水上通信,進一步落實海陸網絡的一體化建設目標,創設智能化、網絡化以及自動化管理結構,為海事管理和通信體系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1] 呂振肅,劉忠學,王連勝等.現代通信與信息技術在海事通信中的應用展望[J].電訊技術,2015,51(4):126-130.
[2] 夏輝,王從俠.現代通信與信息技術在海事通信中的應用研究[J].軍民兩用技術與產品,2016,45(2):65-67.
[3] 孫麗萍.探討現代通信與信息技術在海事通信中的應用趨勢[J].信息通信,2014,13(5):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