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鋒
北京中外建建筑設計有限公司廈門分公司(361000)
淺析社區服務中心的建筑設計
謝鋒
北京中外建建筑設計有限公司廈門分公司(361000)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生活水平的穩步提高,人們對當今社會的社區服務關注度越來越高。這里通過對社區服務中心建設設計進行淺析,以期為我國社區服務中心得到更好發展提供理論參考依據。
社區服務中心;建筑;設計
社區服務中心作為解決人們民生的基礎性組織單位,對人們的生活穩定意義重大。為了構建和諧社會,切實解決人們日常生活的民生問題,社區服務中心建設已成為了社會建設重要任務之一。因此,對社區服務中心建筑設計問題的探討刻不容緩。
社區服務中心是指為社區成員提供文化、生活等公共服務的社區居委會以及其他政府組織。雖然社區組織是直接服務于城鎮居民的自治形式組織,但是有關社區管理者仍是以居民選舉為主的政府人員為主,并由政府發放生活補貼。與事業單位不同,有些社區服務中心在為所屬區域居民服務的同時,伴有一定贏利性質。
隨著和諧社會理念的不斷深入發展,在安置房、保障房等民生工程規劃發展建設的同時,政府為落實民生保障在社區基礎規劃中強制加入社區服務中心的建設,并對社區中心建設規模以及服務功能均有一定要求,這對社區服務中心建設設計來講無疑是一個巨大挑戰。通過對當今社會社區建設發展趨勢與規模分析來看,社區服務中心建設規模越來越大,并具有社會保障、醫療保障、勞動就業指導、社區黨建以及其他綜合性服務功能,司法援助、教育科普、社區文體、社區治安以及社會福利等服務功能也在不斷建立健全。
社區服務中心對滿足社會需求具有重要意義:第一,承擔政府委托職責。政府委托社區服務中心落實的職責有兩方面,一方面是公益行為,例如社會扶貧濟困活動;另一方面是功能性行為,例如教育科普、社區服務項目招投標、計劃生育以及衛生體育活動等。第二,落實對社會的服務需求。例如咨詢服務、文化娛樂服務、提供政府信息咨詢服務等。第三,落實對社區居民的服務。例如協調人際關系、解決家庭糾紛等服務。通過社區服務來協調、維護家庭這個社會最基本單位的和諧與穩定,從而促進構建和諧社會。社會服務中心始終以“以人為本、便民、利民、為民”為根本服務宗旨,為社區服務中心所屬區域居民熱情服務、排憂解難,并通過整合社區服務資源、創新服務功能以及打造棋牌室、健身房以及文體活動中心等形式為人們帶來切實服務享受,從而落實社區服務中心的社會需求與意義。
2.1 梳理中心運營思路,明確服務評價標準
梳理中心運營思路為同時兼具多元供給、多方支持、多層次服務體系運營以及居民需求導向為主的社區服務中心運營思路。社區服務中心建設應站在資源整合者、功能協調者、服務提供者以及規劃統籌者角度對建筑設計進行評價標準的設定,促進社區服務中心建筑設計符合綜合性評定標準。
2.2 引入科技力量,助推社區服務發展
隨著信息技術在當今社會不斷的深入發展,社區服務系統應積極加入科技力量,促使社區服務中心建設更加便捷、實用、規范、系統,從而達到助推社區服務發展的目的。
2.3 各社區服務中心應互相分享經驗
為了推進社區服務中心建設與發展,在因地制宜基礎上應通過與其他社區之間的交流溝通,不斷取長補短、共同發展。
2.4 凝聚集體共同智慧
社區服務中心是面向群眾的建筑,應吸取相關人員進行探討與研究,從而使社區服務中心在“以人為本”的建筑理念下實現人與社區和諧發展目的。
社區服務中心建筑功能布局應滿足四個方面:第一,以社區服務人性化為建設宗旨。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現象越來越嚴重,老年人作為當今社會的弱勢群體,在社區服務建設中應尤為重視,并在相關部門財政服務與社區服務協調下為老年人構建完善的養老建筑功能區,實現社區產業化、社會化、人性化以及市場化的綜合性發展。第二,協調好勞務人員關系。在社區服務中心建筑工程創新規劃布局時,不應盲目摒棄傳統服務項目以及服務功能,應在加強完善傳統建筑工程基礎上落實社區居民新需求。第三,解決當今社會就業問題。社區服務中心可建設規劃職業培訓教育,并推廣實用技術,從而解決社區內居民就業問題。第四,社區服務中心建筑應充分考慮與社區內建筑基調的統一、與周邊自然環境的和諧共處,促使社區服務中心交通便利、環境優雅舒適、建筑空間簡潔美觀。
為了實現社區服務中心建筑特點,在進行社區服務中心建筑設計時應做到三點:第一,做好社區服務中心區域內綠地建設。隨著可持續發展觀的深入,人們自然和諧共處是當今社會規劃的一大課題,社區服務中心建設設計也不能脫離景觀綠化、綠地建設這一重要環節。例如活動廣場、文體活動中心等應規劃設計成有益于居民身心健康的綠色環保空間。第二,利用色彩、組合社區建筑以及建筑物外形等客觀因素設計出既富有設計美感、層次感的建筑,又可與自然環境、區域內整體建筑風格和諧統一的社區服務中心。第三,突出社區服務中心功能區域的建筑設計。社區服務中心作為服務于居民的社會機構,應具有豐富、明確的功能區,在供人們欣賞的同時,又可為人們提供休閑樂趣。
社區服務中心建筑在布局時,要為社區內居民營造平和親切的空間享受,并根據社區服務中心建筑與周圍建筑實際情況,注重社區服務中心建設尺度、建設規模,從而規劃配套環境建設,提高居民在社區中的歸屬感以及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親密感。這種人與自然“親密無間”感受的營造,要求在社區服務中心建筑設計規劃時應少一點人工建造痕跡,多一些自然的顏色與植物,達到空間結構得體、因地制宜、渾然天成的社區服務中心建筑的目的。為此,社區服務中心建筑規劃結構應簡潔明快、建筑色彩應溫馨活潑、建筑形象應清新愉悅,并結合社區建筑風格特點,建設布局為個性鮮明、富有生活樂趣且服務功能齊全的社區服務中心。
當今社區服務中心建設應秉持布局組合靈活性、有機組團社會性以及適應變化生長性的建筑設計原則,在建筑模塊化概念下將實效性、系統性優勢最大化體現出來,從而在模塊化社區服務中心建筑中實現三點優勢:第一,利用模塊化建筑設計形式規范設計內容,簡化設計流程。社區服務中心可依據不同功能區域、不同規劃需求,依據統一柱網尺寸設計出若干單元模塊,并按照需求與社區服務中心建筑環境進行自由組合,從而達到減少建筑成本與縮短建設工期的目的。第二,利用模塊化方便統一管理。利用模塊化、標準化建設,可在保證社區服務中心建筑質量的同時,規避重復建設與無用建設,促使社區建設材料以及建筑設施在統一采購下達到價格可控、管理統一。第三,社區服務中心模塊化有助于按照居民需求理性,靈活地進行更新和功能延伸,從而使社區功能更符合居民需求[1]。
社區服務中心建筑設計應秉持以人為本的建設理念,在可持續發展觀指導下,營造符合環境與社區服務中心建設和諧統一的建筑,并在模塊下的靈活性、標準化以及統一化的建設方式下,實現社區服務功能創新與人們需求有機結合,從而真正建造出順應居民需求的社區服務中心。
[1]黃躍武.關于社區服務中心建筑設計的研究[J].江西建材, 2016(1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