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湖
廣州漢博建筑設計有限公司(510000)
建造有幸福感的可持續建筑
陳湖
廣州漢博建筑設計有限公司(510000)
可持續發展建筑的最終目標是讓建筑為人群帶來幸福感。通過三個案例的分析,評估案例區域人居幸福感的指數,判斷什么樣的建筑會使人產生幸福感。本文得出的研究結果顯示,越精準的年齡層細分定位,其建筑的適用性越強,資金績效越高,產生的幸福感指數越高,同時能夠提高城市總體競爭力。
人群細分;城市建筑;幸福感
可持續發展強調規劃與建筑對社區和人口的舒適性和對應性,充分體現人文關懷,這種關懷就是健康與幸福感,這種幸福感并不是來自增大了多少投資成本或拿下多少個全球第一,而是為需要的建設所需要的。
人居的健康與幸福感來自供與求的對應性和適用性,這種對應性和適用性表現在城市服務與居住人口之間,就會形成一種積極和互生的循環效應。
城市的吸引力,并非只因它提供的生存環境,而是它提供的服務,這些服務來自各種各樣的城市配套設施,其中包括醫療、文化、教育、商業和交通等各個方面。人們把這些配套設施提供的服務,統稱城市服務,提供服務的地點叫城市服務點。相同性質社區與城市服務點之間的距離越近,服務點數量越多,生活就越便利,物業增值就越快。反之則是生活不便,物業增值就慢。
筆者對瑞士波根多夫社區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市場調查,調查結果顯示:由于居住人口少,社區環境優美,建筑、交通狀態良好,居民和善,秩序井然,很有安全感,但人居幸福感一般,尤其是老人與小孩。該社區缺乏的幸福感,主要是因為城市服務沒能滿足居住人口的需求期望而產生的。
由于沒有人口結構細分,所以有限的社區的建設投入和城市服務沒有側重點,不可能讓所有人獲得幸福感。如果想讓所有人都獲得幸福感。社區建設的投資額將十分驚人。
根據城市的發展目標,細分社區人口結構,按照社區的實際需求,科學地進行建設和分配城市服務,使互生循環效應得到靶向高績效地發揮,讓城市服務為社區帶來健康與幸福感。
2.1 美國,佛羅里達,The Villages主題公園式的中老年社區
佛羅里達小鎮The Villages常住人口超過10萬,每個月新增住房300棟,居民都是退休老人,成為近年美國人口增長最快的城市之一。在該小鎮購置房產者,年齡必須55歲以上,孩童每年至多可以在這里逗留30 d,來訪者都必須經過拍照登記,需額外過夜者,必須出示客人通行證。
鎮上環境優美,設施齊全,有76個游泳池、40座高爾夫球場。鎮里設有報社、廣播站、電視臺、銀行、雜貨店、啤酒館等基本城市服務。這里所有的房子都蓋得一模一樣,十分簡樸,室內裝飾極其普通,連草地都被修整得如同從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一樣。只看建筑狀態,沒有精彩特點,也沒貧富之分。
發展商準確地細分人口結構,充分順應老人的回歸、開心與社交圈等實際需求,將資金投入在公共環境里,精心打造了一個童話主題老人社區,精力集中在文化活動方面上,而不是把資金投入到私人住宅建設和室內裝修中。老人們在社區活的十分精彩,所有參觀者都能感受到一股活力,無一例外地羨慕他們幸福滿滿的晚年生活,所以,它的蓬勃發展是理所當然的。
2.2 澳大利亞,悉尼郊區,Constitution Hill老年社區
這里共有約1 000多戶家庭。社區里的老人們都擁有自己的物業,房子以三室一廳和二室一廳為主,也有復式或單間的,建筑形式平平無奇,建筑面積幾乎一樣。房子采光充足,對流透氣。室內裝修統一,設施齊備;回廊寬大,直達各戶戶門,很適合溝通和照顧。平日就只是老人在活動,每當周末來臨,家人的到來,這里戶外全是小孩,非常熱鬧,與普通的社區無異。
社區里配套簡易商業區和超市,也有會所,而最重要的是有一所護理院。護理院像酒店一樣,舒適而服務周到,為病患者提供優質服務。服務人員包括醫學專業畢業的保健醫師、護理專業畢業的護理師、社會義工。提供的服務包括清潔護理、生活護理、醫務護理、醫療輔助、心理輔導、保健醫療、臨終關懷。
整個社區圍繞著護理院和會所而建,人車分流,機動車外圈行駛。社區綠化率高、安逸寧靜、園景穿插、活動空間廣闊,公共設施完備,服務功能齊全。如公共洗衣房,不同大小的洗衣機和干衣機自行選擇使用。待洗衣物可放于門前,統一收集洗滌,再送回各家。提供住宅清潔消毒服務。會所餐廳提供多種飲食服務,可選擇食堂式或酒店式飲食訂餐服務,餐具統一消毒,家政維修服務一項不少,細節考慮周到,如呼叫按鈕、超大開關、無火爐具、防撞角條、安全座廁等。區內基本無臺階,輪椅、電瓶車通達各區,處處有扶手和眾多的呼叫按鈕;
社區以田園式的簡樸風格為主題,自然童真,活潑輕松,宜于修葺。園建物少,安全性高;園景簡潔,親和力強。社區入住率是100%,有意欲入住的登記名單更是超出社區戶數的兩倍。
項目在城市郊區的垃圾填埋場上興建,以零地價取得土地,還有政府的補貼,但是這些都轉換成對老人的關懷和實惠。發展商把資金用在為老人提供最關注的醫療護理服務,城市服務能力和城市人口配比十分完美,體量可控性強,使社區里的人群充滿幸福感。
2.3 瑞士,蘇黎世,高密度年青社區
項目位于蘇黎世市中心,主要為創業者和就業者打造的高密度社區,融合了居住、社交、工作、生活等多種的社區需求,針對收入偏低的年輕階層在生活指數較高的城市,有了低成本生活,也能獲得一席之地。利于城市的人才引入和產業升級,從而提升了城市的生產力效能和整體競爭力。
多層建筑就是一個垂直發展的社區,利用空間的錯落布置,讓多種建筑功能融合組合,形成不同的生活組團,如工作+社交、生活+社交+起居、起居+工作等,迎合不同職業、不同群體的年輕人需要。制造更多的共享空間,滿足年輕人社交需求;緊密的社區關系衍生全新的人際關系。
高密度年青社區為就業和創業的新移民提供了一個社區社交平臺,作為一種過渡性的社區對小額投資有著莫大的吸引力,加上有效的品牌推廣手段,是十分適合中心城市的一種社區建筑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