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文昭
或許因為我是一個女孩,或許因為家里那和睦、安寧的氛圍,我養成了比較文靜的性格。
爸爸有很多藏書,比如金庸的小說,黑白色的連環畫以及各種各樣的雜志。所以,我從小便很喜歡看書。
對小時候的我來說,讀一首詩就像喝一杯果酒。古詩就像在收獲的季節里,用最甜的果實釀成的那一壺果酒,清香、甘甜。
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老師會教我們一些古詩。聽老師念“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時,我想:那是一幅多么美麗的畫卷啊!微風吹過,垂柳的嫩芽輕輕搖晃,在陽光下顯得嫩綠喜人。不僅是這垂柳,還有“紅掌撥清波”中在碧水上悠閑地劃動著紅掌的白鵝,“汗滴禾下土”里在烈日下揮汗如雨的勤勞的農民……都讓我印象深刻。
一首首詩詞,就像一杯杯果酒,令人唇齒留香。
一轉眼,認識的字多了,能夠讀懂那些長長的文章了,我有時會拿起《三國演義》等大部頭。然而,名著的晦澀,讓我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放下,就不想拿起。或許因為無聊,或許因為正值叛逆期,我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接觸了玄幻小說,一讀,便不能自拔。
你喝過雞尾酒嗎?色彩斑斕,彩虹般美麗的雞尾酒,讓人想要一飲而盡。我啊,就喝過這樣的酒。玄幻小說就是這樣的酒。
我家所在的那條街道,有一家小書店。店主為了維持生計,賣書和文具,也賣對聯、燈籠。只要一有空,我就會去那里讀玄幻小說,像一個嗜酒的人找到酒般難以控制自己。店主告訴我爸爸,說我是一個喜歡讀書的女孩。爸爸笑得很開心,我卻感覺羞愧不已,我知道自己是在打著讀書的幌子看小說。
一本本小說,就像一杯杯雞尾酒,讓我“沉醉不知歸路”。
我就這樣來到了高二。不只是閱讀,我連生活和學習都找不到方向。我就像只無頭蒼蠅,到處亂撞,不知所措。
幸好,我遇到了他,大冰,一個會唱歌的流浪作家。一開始,我記住的是他的身份,他是一個作家,卻也是主持人、酒吧掌柜、民謠歌手、背包客,還是皈依三寶的弟子。看到這些,我不禁想,他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可以將自己的一生演繹得如此精彩。
我從未想到,好的作品像藥酒,能治病救人。
大冰在他的書中寫了一群有故事的人。有想要飛翔的大軍,倔強生活的雜草敏,唱著《皇后鎮》的小S,崇尚極簡主義的媽媽聽夏,還有尋找著愛人的周三,木頭和馬尾……他們的故事,他們的苦澀,他們的幸福,都被大冰一一記錄下來,濃縮成文字,感人肺腑。
書中有個倔強卻又認真的雜草敏,她會默默地付出,會細心地安排,也會在關心的人面前號啕大哭。我從她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想著自己過去是一個懂事的孩子,迷茫了許久,也該認真起來了。畢竟,林清玄說過“水,總有澄清的一天”。
從那之后,我的閱讀習慣改變了很多,人也感覺輕松了很多。我轉身回歸真正優秀的文學作品,讀曹雪芹的悲哀和通透,讀林清玄的禪意和悠閑,讀簡姨的細膩和緩慢,讀佘華的堅韌以及路遙的不甘于平凡……這些好像苦藥酒,醫好了我的任性和幼稚,讓我更加清醒也更加深刻。
大冰說:“不要那么孤獨,請相信,這個世界上真的有人在過著你想要的生活,愿你我帶著最微薄的行李和最豐盛的自己在世間流浪。”這段話我一直記得,因為它給了我力量。
十幾年的時光里,我的閱讀如飲酒,醉了又醒,醒了再醉。親愛的朋友,請你也認認真真地去生活和閱讀吧!醉酒之后,你會頭疼,但在好的書里沉醉,你能收獲一個更加純粹、清醒、深刻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