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娜
“傻丫頭,艱苦樸素的優良傳統不能丟,動不動就浪費,簡直是可恥行為!”“學生的第一職責就是學習,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文明禮讓不能忘,都快十周歲了,老媽勸你能不能有點‘淑女范?”類似這樣苦口婆心的話語在我家時時響起,盡管我煞費苦心,但女兒似乎毫不領情,還埋怨我有些“顯擺”,還聲稱這些道理在她眼里簡直就是“小兒科”,只不過自己總做不到罷了。
這不,沒過多久,女兒又犯錯了,她在寫數學作業時,被一道應用題難住了,演算幾遍都未成功,一怒之下竟將數學演草本撕得粉碎。哎,小姑娘的急躁脾氣真該治治了。按照往常,我肯定給女兒一番聲色俱厲的說教,一旦雙方情緒激動,難免會發生尖銳的母女沖突。
這回,我愣是沒吱聲,繼續埋頭織手里的毛衣,雖然表面不作聲,實則已經心急火燎,一不留神,手里的毛線纏成了疙瘩,莫不成我也氣急敗壞地發泄一通?不,沉得住氣,耐得住性子,才是解決之道。于是,我不急不惱地解手中的疙瘩,一點一滴地做著,這一幕被女兒看在眼里,她不服氣地說:“好有耐心?。】磥?,是為挖苦我積累素材的吧!”我沒接女兒的話茬,反而心平氣和地說:“做事情貴在堅持不懈,貴在百折不撓,遇到困難就退縮,怎么能成大事呢?”女兒似乎聽出了什么,轉身灰溜溜地坐在了書桌前,重新拿起數學書認真思考起來。那一刻我不由得從心底笑了,看來潛移默化的力量更有效,既不會產生親子矛盾,又令女兒心領神會,何樂不為呢?
還有一段時間,女兒周圍的同伴們流行起了“送微信生日紅包”,區區十來歲的孩童,以赤裸裸的金錢作為禮物,著實是不容忽視的功利現象。回想我的小學時代,親手制作的賀卡、寫著留言的日記本、手工編織的花環,那些都是極其普通的生日禮物,卻至今留下了難忘的回憶。
那個周末,我便拿出了自己“壓箱底”的寶貝。我的“寶貝”也吸引了女兒的視線,她用手輕輕撫摩著日記本,饒有興致地聽我講那個年代的故事,質樸的同學情誼,平凡的生日禮物,同樣結下了地久天長的友誼,同樣留下了美好雋永的回憶。而且,我特別強調,一張賀卡、一個日記本是任何金錢所不能衡量的,比直接的紅包往來有意義多了。女兒仔細地聽著,不住地點頭,最后微笑著說:“老媽,我也決定復古一次,給同伴親手制作與眾不同的生日禮物?!薄昂玫?,老媽力挺你!”
教兒育女,來個“曲線救國”又何妨?沒有單槍直入的呵斥,沒有面紅耳赤的指責,而是選擇悄然無聲地滋養,遠遠勝于聲勢隆重的說教?!坝跓o痕處留痕”,乃家教的最佳境界,給孩子創設溫馨而愉悅的環境,默默地喚醒心靈的共鳴,巧妙地激發潛在的正能量,孩子才會像拔節的小樹般昂揚向上,朝著燦爛的陽光長成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