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就是一個新業態,管理方式要區別于一般貿易
早在2016年10月,郭尚偉所在的一個跨境電商從業人員群里,就有人頗為神秘地放出風聲說,年底會有一個關于跨境電商新政(以下簡稱“4·8”新政)的重磅新聞出來。
讓他沒想到的是,謎底很快便被揭開。一個月后的11月15日,商務部發言人即公開表示,“4·8”新政延期至2017年底。這已是第二次延期,距離2016年5月25日的首次延期不足半年。
第二天早上,郭尚偉一打開手機,便看到了幾個朋友同時給他轉發的這則新聞。
“大家都說說,這算是好消息嗎?”他將這則新聞發在朋友圈的同時,配發了一個問題。
2016年5月新政首次延期的消息出來后,郭尚偉轉發新聞時輔以三個鼓掌的表情。而今,他沒了那時的興奮。
“靴子還是沒落地?!惫袀Α恫t望東方周刊》說,“就像是一顆‘炸彈,只是把它引爆的時間拉長了,但‘警報沒有解除?!?/p>
準備大干一場
郭尚偉對跨境電商的關注始于2013年。他當時在鄭州保稅區做物流生意,一部分客戶做的正是跨境電商業務,“那時就覺得前景很好,自己也想試試。”
真正讓他下定決心入場的,是一年后海關總署出臺的多項對跨境電商的扶持政策。
2014年3月,海關總署對跨境電商的“保稅進口”模式作出明確說明,進口電商可提前批量采購,以海運/空運方式將商品運至保稅區內的保稅倉免稅備貨,消費者下單后,商品可直接從保稅倉庫經報關報檢后發貨,出倉商品只需繳納相對低廉的行郵稅,且享受50元的免征額。
5個月后,海關總署在發布的“56號文”中再次明確了對進口跨境電商的監管思路;隨后的“57號文”賦予了網購保稅進口合法身份,即1210監管代碼,簡稱“保稅電商”。
這一系列的政策紅利讓郭尚偉感覺時機成熟了。于是,當年10月,他解散了自己的物流團隊,跟幾個朋友合伙在保稅區做起了跨境電商生意。
彼時,國內的跨境電商起步不久,但勢頭迅猛。阿里研究院公布的報告顯示,2014年,國內跨境電商的交易額達到3.75萬億元,同比增長率高達 39%,首次突破3萬億元大關。
郭尚偉最初的嘗試是做一個專營進口奶粉的跨境電商平臺,他希望把平臺建成像淘寶一樣的“集市”,不僅能在上面賣自己的奶粉,還能吸引其他跨境電商從業者入駐。
這其實跟當時整個跨境電商行業的發展路徑一致。大多數初入者都希望在風口到來之時抓住機遇,利用平臺占得先機。隨后兩年里,得益于政策激勵,阿里巴巴、京東、亞馬遜這些原本并不涉足海外購的電商平臺也都積極入場了。
也是在這兩年,國內的跨境電商因前所未有的發展速度引發外界關注,市場規模和消費者數量均在全球貿易趨冷的悲觀環境下逆勢增長。到2015年底,中國跨境電商規模已達4.8萬億元。
盡管因為缺乏足夠的資金用于網站的運營和前期推廣,那個連名字都還沒確定的平臺無疾而終,但郭尚偉還是在2015年依靠奶粉進口生意賺到了10萬元,一個做進口紙尿褲生意的朋友則賺了近200萬元。
在保稅區里賺到第一桶金的同行們大多忙著擴大規模,準備來年大干一場。
風向突變
可是一年后,形勢卻突然變化。
2016年3月24日,財政部發布公告:中國將自4月8日起實施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并調整行郵稅政策。這就是外界俗稱的“4·8”新政。
“4·8”新政規定:對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按照貨物征收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取消50元稅款免征額;單筆跨境購物的消費限額為2000元、個人年度交易限額為2萬元。
伴隨而來的,還有新政正式實施的前一晚,財政部、海關總署等11部委聯合公布《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即俗稱的“正面清單”。
此前,國家在跨境電商領域實行負面清單制度,即明確要求哪些品類不能列入跨境進口名錄,清單以外的品類則不作限制;而正面清單恰恰相反,要求名單內的商品必須按照進口貨物管理,還需向主管部門辦理許可證。
稅收政策調整帶來的價格上漲壓力加上監管方式改變帶來的通關壓力讓跨境電商平臺和商家們一時間不知所措。
“讓平臺和商家在如此短的時間內適應新政難度很大?!睂ν饨洕Q易大學國際商務研究中心主任王健對《瞭望東方周刊》說,這對依靠保稅備貨模式起家的跨境電商平臺和商家來說影響很大。
相比之下,直郵模式受到的沖擊較小,稅改雖取消了保稅進口模式下的行郵稅制度,但在海外直郵模式下仍保留了行郵稅和50元的起征點,只是調高了此前的稅率。
這讓那些走直郵路線的跨境電商平臺獲益,比如洋碼頭。“從稅改后的運營數據看,我們的業務增長很穩健,遠超預期。”洋碼頭CEO曾碧波告訴《瞭望東方周刊》,直郵目前在洋碼頭業務量中的占比高達90%。
也因此,很多原本以保稅備貨模式為主的跨境電商平臺在“4·8”新政后開始轉型,逐漸增加直郵模式的業務占比,以期抵消稅改對保稅模式的沖擊。
但“4·8”新政對大多數平臺和商家的影響仍不可忽視,對政策的討論之聲也不絕于耳。最終,相關部門在2016年5月24日宣布,“4·8”新政暫緩一年執行。至此,跨境電商稅改新政在實施不到兩個月后,緊急剎車。
新業態如何定性
然而,新政只是部分暫緩實施——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的監管方式暫緩,而稅收新政則即日執行。
過去十幾個月,在社會廣泛討論新政的同時,由商務部、財政部、海關總署、質檢總局等部委組成的調研組也在杭州、鄭州、上海等跨境電商試點城市展開了密集的調研。
“調研主要集中在‘跨境電商這種新的業態到底是什么這個問題上。”天貓國際副總經理邢悅對《瞭望東方周刊》說,這是“4·8”新政引發討論的核心所在,而該問題的答案關乎暫緩后的新政最終會走向何方,這不僅是政府主管部門要弄清楚的問題,也是業界希望能夠明確的。
但這并不容易界定。
曾碧波認為,從供應鏈的組織模式和商品的流通管理上看,保稅備貨模式跟一般貿易進口在本質上是一樣的,只不過兩者的銷售形式不一樣,一個在線上,一個在線下,“難道貿易進口套了互聯網的帽子就是新業態了?”
“一般貿易是進入國內流通,而我們是海外品牌商直接通過電商平臺向個人消費者供給產品,平臺只是做了一些營銷、支付、物流環節的服務?!毙蠍傉J為,這就意味著國內的主體不是貿易商,而是服務商。
而管服務商的方式和管貿易方的方式肯定要有所區別。在邢悅看來,“按照一般貿易方式監管對主管部門來說是省時省力,但未必利于整個行業的發展?!?/p>
實際上,目前不管是政府部門還是行業內部,都已基本達成一個共識,即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就是一個新業態,管理方式要區別于一般貿易。
未知的終極方案
具體怎么管理跨境電商,目前仍未明晰。但業界認為,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想要退回到“4·8”新政以前的監管模式已不太可能。
“因為跨境電商對中國國內的本土零售產業沖擊太大。”曾碧波說。
一位要求匿名的跨境電商平臺負責人對《瞭望東方周刊》說,政策調整要解決的問題首先是針對特定海外商品的證件問題,比如寵物食品就需要農業部發許可證、奶粉和保健品需要到食藥監部門備案注冊、進口食品要符合中國的國家標準等。
“我們希望能夠免掉這些準入許可證,只要能證明產品是海外發售的就行了。而在標準上,進口食品除安全標準必須符合國標外,技術標準只要符合原產地標準就可以了。”他說。
而曾碧波最希望調整的是單筆2000元、年度2萬元的跨境購物限額,“消費者的需求在那放著,還是會通過郵政的方式買進限額之上的產品,而且逃了稅,進行限制是抑制消費,沒有必要?!?/p>
但從海關總署近期推出的全國統一版清關系統來看,跨境購物限額的調整已無可能。
“海關總署做統一版的系統就是應財政部要求,杜絕各地系統不相連導致的購物限額統計難問題,統一系統后,每個用戶有沒有超限額就一目了然了,便于監管?!毙蠍傉f。
不過,曾碧波始終認為,“4·8”新政調整的方向不在于把保稅進口模式區別于一般貿易進行監管,而是降低一般貿易的監管門檻,“因為一般貿易的門檻太高導致很多想涉足這一領域的人轉而做了保稅進口生意?!?/p>
上述電商平臺負責人的觀察是,有關部門現在傾向于對跨境進口的零售商品進行分類監管,比如高風險類、敏感商品類,不同類別的進口商品采取差異化的監管方式,“但最終怎么分類、分完后怎么管還沒有定論。”
“我再給自己一年時間,如果還不行就只能轉行了?!痹掚m如此,但郭尚偉仍期待最終落地的政策能讓自己“咸魚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