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輝
摘 要 信息技術是這個時代的一次產業的革命。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給各個行業都帶去了深遠的影響,新聞媒體行業也不例外。地方電視臺在信息技術的發展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資源和傳播速度的優勢,為地方臺的持續健康發展做出貢獻。本文筆者就當前信息技術對于地方臺的影響和作用,結合筆者的工作經驗,談談信息技術為地方臺帶來的挑戰和機遇,希望能對地方臺的發展提供一些淺顯的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 信息技術;地方臺;機遇與挑戰;影響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6)173-0011-02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其對于社會和經濟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信息產品的形式和內容也豐富多彩,百家爭鳴。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給予全社會一次新的生活和感官的革命。信息技術把全球的資訊、信息等快速的傳播到國內,人們隨時隨地就可以了解身邊發生的事情,并且參與到討論之中去。如今每個人的生活都已經與信息技術密不可分,信息技術也成為了很多產業和行業的基礎和未來的發展方向。在這樣的發展情況下,地方臺也感受到了信息技術的巨大優勢,近年來,地方臺一直積極的探索與研究信息技術對于地方臺發展的重要作用和幫助。
1 信息技術對于地方臺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地方臺的發展帶來機遇的同時又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信息技術時代,豐富的信息資源信息、便捷的信息獲取方式、快速的信息傳播速度都給地方臺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地方臺在信息技術時代可以有更多的作為,比如可以傳遍傳統新聞行業單一的以電視為媒介的方式,像互聯網官方網站、新聞客戶端、App等形式,拓寬傳統媒體中單一的媒介形式,多種渠道的發展,在為地方臺帶來較好的經濟效益的同時,又可以為地方臺積累廣泛的大眾認知。這樣的機遇是信息時代的必然性,作為地方電視臺要充分的抓住這一機遇,與時俱進,充分的發揮信息技術的重要作用,全名的為地方臺的發展服務。
2 信息技術與地方臺融合的措施
信息技術與地方臺的發展融合,對于提高地方臺的知名度,優化地方臺的發展模式,增加地方臺發展的競爭力有著重要的意義。地方臺應該以地方臺的發展綱要為基本點,堅持以改革與創新的眼光來進行發展規劃。嚴把新聞節目質量觀、創新節目形式、充分把地方臺與信息技術融合發展。
2.1 注重新聞節目質量,轉變地方電視臺的發展模式和觀念
傳統地方臺給大眾的印象就是各種商業廣告,其中還有很多假冒偽劣的產品,特別是近年來電視購物的進一步發展,地方臺也想在其中分一杯羹,導致地方臺在產品質量把控、供貨商的審查等方面審核不嚴,賣出的產品屢遭投訴。這樣的粗獷發展模式是不可取的,信息時代信息傳播的便利,在買到假冒偽劣產品后往往會利用QQ、微信等曝光,給地方臺的發展帶來了很多負面的影響。地方臺應該全面的重視新聞節目質量,強化節目準入制度,形成持續健康穩定的發展模式。這也許就是知彼知己的意思吧,我們只有把新聞節目的質量放在心上,觀眾才能把我們的節目放在眼里,這是傳統地方臺在信息技術時代的生存之道。
2.2 以傳統地方臺為基礎,探索多種信息渠道
傳統地方臺的發展,往往局限在電視臺這個小范圍內。信息技術背景下,地方電視臺可以拓展信息渠道。比如可以創建地方臺微博、微信、QQ等官方賬號,方便觀眾與地方臺直接的溝通和聯系。同時通過這樣的溝通模式,可以強化地方臺的建設,及時發現和了解觀眾和社會對于地方電視臺發展的意見和建議,充分的發揮觀眾主觀能動性。多種的對外信息渠道,更有利于提高社會大眾對于地方電視臺的認可,轉變以往電視臺給社會大眾的印象。構建以數字電視網為基礎,滿足數字視頻和寬帶業務受眾需求的新一代電信級雙向有線網絡,利用數字高清等技術,提高播出節目質量,開拓以節目點擊收費為主的新盈利模式,積極壯大手機電視、車載移動電視等新興受眾市場。利用節目內容資源豐富的優勢,采取一方提供內容源,一方提供傳播技術平臺的方式,與移動通信運營商開展全方位合作,共同發展手機電視市場,實現利潤共享。
2.3 實現傳統地方臺播出內容的創意化與獨特化
實現傳統地方臺播出內容的創意化與獨特化,這是傳統地方臺參與媒體競爭的底蘊所在。韓國傳媒已經把“內容”作為一種產業來經營,出現了許多內容創意公司,一個新點子可以激活一個文化項目。傳統地方臺有必要引入“新聞產品”的概念,節目創意必須著眼于“買方市場”,打出自己的拳頭產品。作為地方臺,必須擺脫幾十年如一日的老面孔,必須改變作為“央視”和“省臺”的應聲蟲的角色,同樣是一條新聞,地方臺必須找到自己的切入點才會有人收看。在這一點上,我以為深圳臺的國際時事評論節目就很有特色,其實地方臺也不必把“反映老百姓的身邊事”作為自己的宿命,只有視野更開闊的內容才更受歡迎。傳統電視臺應當發揮自身在新聞報道上的優勢,打造內容的獨立性,做到觀點原創、分析權威、言論精辟,準確揭示新聞事實產生的背景、原因、后果,或者給予解釋、評論,發揮輿論引導的作用,吸引更多的受眾。另外,還可制作質量精良的專題片和大型紀錄片,制作轉播各類體育節目,最大化地發揮自身的優勢。
2.4 提高從業人員信息化素質,推動信息技術與傳統電視臺的融合
地方電視臺還應該全面重視新聞從業人員的信息化素質。通過舉辦各種類型的培訓活動、考試,加強新聞從業者的信息技術水平。信息化能力的提高,能給優化新聞編輯、制作的流程,強化新聞節目制作的質量,推動信息技術與傳統電視臺的融合與發展。實踐證明,隨著地方臺新聞從業人員信息化素質的不斷提高,地方臺的節目制作和編輯工作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得到了社會大眾對于地方電視臺的重新認識和認可。
3 結論
實踐證明,傳統媒體要充分的與新興媒體進行融合發展,而不是拒新興媒體于千里之外,要主動靠上去,了解新興媒體形式、分析新興媒介的快速發展原因。作為傳統地方臺,有一定的收視率和觀眾,作為地方臺要徹底轉變傳統發展過程中重視地方臺效益,不追求地方臺質量的發展模式。把節目做好、做精、做到與時俱進。作為傳統地方臺的發展,一定要落實好科學的發展規劃,嚴把節目轉入,嚴進嚴出,全名的提高新聞節目質量,進一步提高地方臺的收視率,為地方臺的持續穩定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參考文獻
[1]讓電視熒屏更加豐富多彩健康向上——國家廣電總局新聞發言人就《關于進一步加強電視上星綜合頻道節目管理的意見》答新華社記者問[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1(11).
[2]田進.團結協作扎實工作——積極穩妥推進三網融合——在2011年CCBN主題報告會上的講話[J].現代電視技術,2011(4):14-20.
[3]付曉燕.媒介融合下的美國新聞業和新聞教育變革——訪美國密蘇里新聞學院媒介融合項目創始人邁克·麥金教授[J].新聞與寫作,2009(8):25-28.
[4]孔小軍.地方臺如何走好廣播劇創作之路——從漳州人民廣播電臺精品廣播劇的創作實踐談起[J].中國廣播,2016(8).
[5]張文靜,彭濤,魏曦.探析城市電視媒體在全媒體時代的發展[J].鄖陽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4(4):71-73.
[10]孟建,劉華賓.對“電視民生新聞”現象的理論闡釋——以安徽電視臺《第一時間》欄目為例[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4(7):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