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飯是中國人對親情的表達。幾千年一直延續下來,這說明中國人是特別重視親情的,也表達了祝愿和期望。
雖然職業令我很多年的除夕夜都戰斗在工作崗位上,但這讓我接觸到更多家庭的團圓和相聚。我更喜歡小時候的年夜飯。我父親職業是廚師,很有名氣,但其實他在家是不做飯的,我能吃到爸爸做的飯也就是每年的年夜飯。爸爸做菜的味道,也是我至今堅持和追求的味道。
中國的一些老傳統正在隨時代的發展慢慢流失,留住老記憶,記住老味道是老廚家一直堅守的信念,這也是我們能成功申遺的主要條件。其實我家的菜在這100多年里也有很多變化,但是有幾點是完全不變的。比如說食材必須用最好的,用的吊湯必須熬制4小時以上,仍然保持著老式的傳統烹制方式。這些都是我家祖輩做菜所必須堅守的。雖然我們不能自己去種菜養豬,但我們一定盡可能選擇最好最新鮮的,哪怕是最貴的。這其實也表現了中華傳統觀念里的誠信負責,我們保證味美的前提首先是要保證健康。在老廚家從不存在食材不新鮮的情況,這是老廚家這個品牌一直堅持的中國傳統中的精華,是對健康的捍衛和對誠信的堅守。
現在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年”味兒也越來越淡,老廚家特別想把傳統的“年”味留下來在這里過年,我們“博物館式飲食文化體驗餐廳”展示陳列的老物件兒、窗花、年畫、老菜老味等,都能讓人回想起與成長相關的記憶。保持住傳統和傳承,這也是我們服務大眾貢獻社會的價值所在。
我希望的“年”,是有中國特色“年味兒”的“年”,吃的是健康,祝福的是美好,珍惜的是親情。
所以我覺得,重溫老味道,吃一頓有“跨世紀”感覺的年夜飯,是有鞏固記憶和情義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