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霞
摘要:隨著國家對教育事業的重視度逐漸提高,社會總體對教育水平的要求提高,教學理念不斷進步。在新課改的目的要求下,初中地理老師應更改傳統教育方法,運用愉快教學理念,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本文分析初中地理教學中愉快教學理念的具體應用,供專業人士參考借鑒。
關鍵詞:初中;地理;愉快;教學
初中地理課程包含自然知識、人文知識,涉及范圍廣泛,知識的綜合性高,邏輯性嚴密。教學中應用愉快教學理念,凸顯學生的主導地位,將地理學習融入生活,培養學生的分析解決問題能力,整體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將地理教學提高到新的水平。
一、愉快教學理念的應用意義
新課改之后,學校地理教師對于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方式進行深入分析對比發現,滿堂灌方法造成學生的心理壓力,進一步產生恐懼、緊張、煩躁的情緒,打擊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長期發展學生心理狀態極差,產生逆反心理,地理教學的認識錯誤,對于未來的發展造成負面打擊。老師在教學中占據主導性地位,學生們的潛力無法發揮出來,創造性被打擊,對于學生能力的培養具有負面影響。老師的教學壓力持續增加,學生的學習效率持續降低,形成惡性循環,成為老師和家長頭疼的難題。基于這種教學現狀下,愉快式教學理念突破傳統的限制,重視培養初中生對于地理知識的學習興趣,激發教育者的工作熱情。興趣是通過特定的事物或是其他方面的作用對于主體產生具有選擇性或是傾向性的情緒,帶給主體愉悅的感受體驗。興趣是愉快教學法實施的關鍵。初中地理教學中構建良好愉悅的教學情景,讓學生在自由、放松的狀態下學習,將枯燥的教學內容趣味化,老師積極的引導,讓學生對于各種的地理現象或是問題產生探究的興趣,降低學生們的心理壓力,培養探究的耐心,樹立學習的信心。興趣激發學生對于內容的追求,愉快教學理念的良好應用促進老師和學生的積極溝通,帶動教學效果的提升,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樹立正確的認知,是高效的教學方式。
二、具體的實施方法
1、聯系實際,提升主體感悟。心理學研究發現,學生對于課程內容的熟悉程度和興趣程度之間具有一定的關聯。初中地理老師教學中需要考慮學生的實際生活,從學生的認知范圍內有效帶入,提高學生的熟悉程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合理引入教材內容。例如學習我國冬季的氣溫變化過程中,首先分析生活中的衣物,帶動學生參與熱情,自然的過渡到氣候問題上,讓學生分析造成不同區域穿衣厚度差異的原因;或學習自然災害問題的時候,舉例說明我國發生的實際地震災害情況,充分展示地震所帶來的嚴重后果,對于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帶來的巨大型破壞,引導學生深入探究地震所產生的根本原因,結合經濟等多方面發展因素,考慮出符合具體實際應用的預防措施,運用共同探討研究的手段,解決實際問題,幫助學生加深感悟,認識到知識是對于生活的一種總結,其源自生活實際,為實踐提供指導服務。
2、生動的語言,帶動想象力。初中教材中的語言內容都是經過深度提取分析,語言表達精煉明了,意味著生動性較低、不符合學生們的年齡認知。愉快教學理念需要充分考慮學生主體的感受,結合學生的反饋及時調整。因此初中地理老師在課堂上需要應用生動性的語言,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放棄過去已經用過無數次的言語,避免呆板落后的陳詞濫調,將教學語言和內容結合,通過自我的積極思考,仔細的做好備課工作,科學合理的選用教學中的語言,將地理知識內容或概念變得生動具體,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同時把握尺度,不能過分重視語言表達忽略知識內容。言語表達之間要充滿愛心,不能使用挖苦諷刺性的幽默方式,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層次,主動調節師生之間的關系,降低學生的緊張感,學生的心理負擔變小,老師和學生之間容易產生共鳴,融入到教學氛圍當中,營造一種和諧愉快的課堂氛圍,幫助學生快速的掌握教材知識點。
3、素材收集,提升情感認可度。部分的地理知識非常復雜,初中生的理解程度有限,加上自身的知識面限制,生硬的、機械化的記憶或是背誦效果非常低。教學過程中利用生動形象的比喻或是引用趣味性的實際實例,通過深入淺出的具體講解,帶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跟隨老師設計的教學環節,深入研究。教學中重視學生審美能力和情感的培養。地理知識和實際生活關聯性高,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應用。老師需要通過有效的引導實現綜合能力的培養。在教材中積極的發現感情因素,對于整個教學內容進行整理,初中地理教材中,部分的內容透漏美感意識,利用愉快式教學,提升學生主體對于美感的追求和欲望,課堂中構建快樂的情緒,方便知識的靈活應用。老師需要積極發覺教學中的美感因素,引領學生主動的感受。例如教材中的自然界美,蟲、鳥、花、樹等,讓教學變得具有藝術性,在課堂中積極展現情感因素,提升學生的道德意識,對于課外內容有效擴展,最大化發揮愉快教學的作用,提升學生們的綜合能力。
4、配合教學活動,提升效率。教學中需要落實素質教學理念,在愉快教學的基礎上,配合教學互動的展開,提升主體能動性。例如課時中安排活動課,讓學生對于部分區域的地圖進行描繪,臨摹國內不同省份的地形,通過自我動手加深學生的認識;城市空間結構學習過程中,向學生引進城市區位圖,展示實際的學生居住地區,融入實踐互動,讓學生自行找出不同的分布區域,分析功能區域不同之處的形成條件,研究區域不同之處的有利因素,及不合理之處,提高學生關注度;
5、利用情感策略,促進求知欲。初中生的心理和生理不夠完全成熟,學習過程中容易被自身的情感體驗所影響,老師的態度、思想對于學生會產生一定的作用。老師合理利用情感策略,促進學生的求知欲,通過培養學生的使命感。讓學生主動的發現問題,采取合理的方式解決問題,促進探究學習過程的落實,在愉快的狀態下,幫助學生全面發展。
總而言之,教學不僅是一種知識的轉移過程,同時是情感活動的歷程,教學理念對于教學效果具有重要影響。利用愉快教學理念作為基礎,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注重聯系構建探究模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使學生在學習地理知識的同時構建地理學習思維,提升綜合素質,為日后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姜繼承.淺析愉快教學策略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3.
[2] 曾永翠.初中地理教學中愉快教學策略的應用探析[J].中國科技創新導刊,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