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朝暉
摘要:現代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高素質技術應用型人才,這決定了學生既要掌握必備的基礎理論知識,又要具有較強的綜合職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強調以社會需要為教育目標,縮短學生從課堂走上工作崗位的時間,提高就業率。實踐教學是學生在校期間獲得實踐能力和綜合職業能力的最主要途徑和手段,作為電子專業來說,加強實驗室建設和管理顯得尤為重要。本文結合電子技術專業在實驗室建設的實踐,探討了電工電子實驗室建設與管理的途徑以及改革設想,對于充分發揮實驗室職能方面提出若干見解。
關鍵詞:實驗室;建設;管理
一、前言
電子實驗室作為當前時期人才培養的主要場所,在應用過程中,極大地推動著人才在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綜合素質等方面水平的提升,為國家提供了諸多高質量的技術類人才。然而,就目前電子實驗室的實際建設以及管理狀況來看,其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各項功能的發揮皆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進一步推動電子實驗室的有效建設以及完善管理,是國家賦予我國各人才培養機構新時期的工作重任。
二、電子實驗室建設存在的問題
1、實驗室的人員問題。實驗室人員對于實驗教學質量具有決定性的影響。根據教學實踐,實驗教學人才分三類:實驗指導教師、實驗技術人員、一般管理人員。實驗指導教師的基本職責是科研和教學。實驗室技術人員的職責就是保障實驗儀器設備的完好,開發使用儀器設備的潛在功能,保障實驗耗材品種規格符合要求、質量可靠。一般管理人員負責上報統計數據、辦理報銷、實驗室環境衛生、實驗分組和實驗室日常管理。實驗室人才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學歷層次高的理論教師普遍不愿意到實驗室工作;實驗室與教研室薪酬待遇存在差距;實驗員編制問題等。
2、實驗室的設備數量問題。從學校的資金利用角度思考,必須考慮其資金投入帶來的收益。由于在校學生人數增加,當前高校實驗室普遍存在部分實驗器材數量不足、部分昂貴設備利用率不高的問題。在實驗室建設過程中,實驗設備的引進數量問題要通盤考慮,應考慮專業需求并根據預測的實驗教學任務來確定。
3、實驗課程與課程實驗問題。當前高職院校的課程設置有如下特點:理論課程主要有專業課老師在課堂上講解;實驗課程是為培養學生的需要而獨立設置的實驗課,其實驗的目的就是驗證相關理論的正確性,同時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和職業技能。由于不同課程對于實驗的要求有差異,如部分課程偏重于理論,對于實驗的要求較低,可以考慮將實驗內容列入理論課程的范疇,不必考慮專門的實驗課時與理論課時分離。因此,實驗室在安排實驗課程的過程中,必須考慮某一門課程的實際需要,在實驗時間、實驗場所、實驗設備有合理的安排。
4、實驗室的效益問題。當前高校實驗室普遍缺少有效的效益評價機制,其后果是導致實驗室資源浪費、工作人員積極性不高、管理效率低等問題。當前面臨的問題是如何建立有效的評估制度以充分發揮實驗室的儀器設備最大利用率、杜絕浪費。
三、電子實驗室當前的完善管理策略
當前時期,對電子實驗室的管理工作進行完善,應當綜合利用剛性管理以及柔性管理的管理理念,在現代化的網絡管理手段的輔助下全面開展。本文下面就對這幾方面的管理策略加以分析。
1、健全管理制度。電子實驗室管理工作的有效踐行,必須借助于剛性的管理規章制度作為管理的強制性及約束性支撐。具體來講,這些規章制度應當涵蓋使用主體對于資源的使用、各項使用行為狀況、實驗儀器設備的損壞賠償、獎懲制度等幾個方面,以保證使用主體對實驗室應用的規范性、制度性、科學化,鼓勵學生在有效的管理中積極地參與各項電子技術活動。而且,還要構筑完善的管理團隊,以教職管理人員為主體,以電子協會組織中的干部作為輔助,積極地推動管理工作各項任務的全面順利實施。
2、以人為本管理。電子實驗。室管理工作內容瑣碎復雜,需要依賴各種管理力量一起努力,才能保證相關管理工作皆處理妥當,因此,現代化的完善的電子實驗室管理必須以人為本,充分調動相關管理人員的主動性。具體來講,電子實驗室建設單位應當對管理技術人員、實驗教師進行定期無償的思想理念、知識教育、科學技能等方面能力的培訓,引導他們逐步地改變管理思想、借助高科技手段展開管理,同時為實驗室使用者提供更充足的服務。而且,還應當著力推動管理隊伍中存在的年齡結構、知識結構、指稱評審等方面的不合理狀況,盡可能地推動管理隊伍的穩定性,并通過薪酬激勵制度,引導管理隊伍樹立樂于奉獻的工作精神。
3、現代網絡管理。電子實驗室的建設關系到虛擬實驗室的開發以及運作,管理人員對其進行管理,還必須真正地做到以計算機網絡等高科技手段輔助開展,才能夠應對實驗室的本質屬性展開有效管理。管理人員可以針對實驗室各項工作內容、應用信息等,構建專門的工作網站、數據庫、信息庫等,定期及時地更新實驗室所擁有的器材設備、實驗室開放的服務時間、新的申請運用實驗室的制度途徑或者是實驗室應用培訓課程等信息,拉近應用主體與實驗室管理者之間的距離。同時,還可以為電子實驗室設置網絡攝像頭,輔助管理人員以及教師展開遠程的監控、管理以及服務等工作。
4、完善器材購置。管理人員開展管理工作時,還應當將電子實驗室中的器材購置作為重點管理工作,建立器材設備購置工作的精細化立項,針對不同器材設備的狀況展開采購、管理以及信息備案。同時,還可以借助于社會上其他力量,比如,校企合作中的企業方,來獲取器材設備采購的資金。
四、結語
電子技術專業及相關產業是新世紀最有發展前景的產業之一,其學科特點是實踐性強,對于學生的動手能力有較高的要求,實踐教學是學生在校期間獲得實踐能力和綜合職業能力的最主要途徑和手段。因此對電子技術專業來講,加強實驗室建設和管理顯得更為重要。
參考文獻
[1] 譚???,賀前華,李良榮.電子設計創新實驗室的建設與管理方法探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03:181-184.
[2] 譚晗.淺談士官院校電工電子實驗室的建設與管理[J].山東工業技術,2016,04:190.
[3] 楊明,孫長智.淺談高職高專電工電子實訓中心建設與管理[J].榆林學院學報,2014,02:99-101.
[4] 白青山.高校虛擬電子實驗室建設淺談[J].職業時空,2014,10: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