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欣倫
摘要:時評類作文在目前還屬于一種比較新的材料作文,一般時評類作文的選擇對象是近期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從而讓考生根據給出的材料,有思想、有理性、有方法地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本篇文章結合近幾年的全國作文命題方向進行講解,希望能給考生帶來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高考;作文;時評類
時評類作文雖然興起不久,但是已經在高考考場中占有非常廣闊的市場,將新近發生的社會熱點或者某些現象引進高考作文,主要的目的就是針對現實生活中的重要問題直接發表意見、闡述觀點、表明態度,既要充滿激情,更要富于理性思考。時評類寫作旨在培養具有獨立思考精神和強烈社會責任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能力和意識。時評往往以社會生活中的種種現象為評論的對象,上至國家大事,小到凡人瑣事, 有感而發,作出深刻評論。它可以是對先進的新生事物贊頌、褒揚;也可以是對落后丑惡現象批評、鞭撻;還可以就某一社會問題進行分析,闡發某種具有現實意義的道理。當代青年密切關注國際國內時事,就其是非曲折特別敏感,時評類寫作受到廣大考生的青睞。
一、時評類作文的特點和要求
時評類作文的寫作,也與一般議論文有著很大的相似之處,時評類作文也需要具有鮮明簡潔的觀點,嚴密有力的論證,清晰合理的結構??忌鶕o出的材料設計對象,并根據給出的材料對對象的行為或做法表示肯定或否定,反對或者是贊美,有的時候還需要考生用辯證的觀點進行評論。所以考生在進行創作的過程中,一般需要將中心觀點進行拆分,分為幾個分論點進行闡述,從而將創作的文章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
二、時評文寫作基本章法
要想在高考考場上取得比較高的成績,對于時評文的寫作還是需要一定的章法的,本文通過以下高考作文的例子進行講解。
1、拓展學生思維的廣度。時評類作文在原則上講求學生對給出材料的對象和內容進行評論,但是也不能完全地就事論事,考生還需要根據給出的材料進行拓展,從而對材料做出更加深刻和全面的分析。對于拓展學生思維的方法來說,其可以分為三個部分:①對材料的結果進行拓展。學生可以根據材料給出的結果或者是自己推知的結果,將結果向范圍更大、程度更深的方向拓展,對于這些拓展的結果,一般都需要超出原材料給出的范圍。例如在2013年全國卷高考作文中,題目為一個撿到手機的年輕人本來不想將手機歸還,但是當他看到手機的失主向剛剛發生地震的蘆山地區捐款的信息時,決定將手機歸還,并不要任何酬謝。對于材料給出的內容已經讓考生知道了事件的結果,但是考生僅僅局限在這層面的結果是遠遠不行的,還需要將結果拓展到更大、更深刻的程度,撿到的人主動將手機歸還給失主,如果人人都這樣做,將會在社會上營造一種和諧而充滿正能量的社會風氣;失主在得道丟失的手機之后,將會以怎樣的心態對待以后的生活等等,這些在結果上的拓展,即是對材料的深層次的社會內涵及其價值觀的拓展,從而讓論證更加深刻有力度。②就評論的對象展開拓展。在進行創作的過程中,可以將材料中的對象進行拓展,可以將一個人的行為拓展延伸到整個社會,從而將論證變得更加有力。③對材料進行反向拓展。例如可以寫一些與材料內容相反的論據,從反面進行論證。原材料再豐富,充其量也只是一個點,一個小小的點,是“滄海一粟”,如果再聯系社會現實,這就像攝影機鏡頭畫面定格后又逐漸地放大、放遠、展開更廣闊的背景一樣,使得文章的內涵更豐富、更廣闊。能使讀者由衷感到從材料內提煉出的觀點確實有意義,令人信服。是從“小”到“大”的深化。
2、挖掘學生思維的深度。對于作文給出的材料進行評論,不僅要透過材料反映的現象,對該對象形成的良好的效果或者是不良的后果進行評價,還應該將現象以外的后果進行分析,從而對該現象出現的本源進行挖掘,指出其發生的本質,從而對癥下藥,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對其中存在的優點進行發揚。在文章的結尾,還可以提出自己的倡議,從而激發群眾的熱情和積極性,對群眾的行為給予正確的指引。通過這樣由淺入深的方式,將材料的精髓體現出來。對于挖掘學生思維的深度來說,也可以通過以下三個方面來進行:①從根源本質上挖掘。對于上面的材料,若是撿到手機的人不主動將手機歸還給失主,失主就會對這個社會產生懷疑,從而不會再主動幫助他人,等等,對于產生的可能結果進行深挖,并且分析產生該現象的本質。②在問題方法上指明。對于時評類的作文來說,緣其事,析其理,可明得失,辨真偽。對于事件的根源進行挖掘,從而找出事件發生的真正原因,從而就很容易進行闡述和評論產生問題的解決辦法,從而就能將考生的作文變得邏輯嚴謹,無懈可擊。③在辯證角度上進行闡述。對于時評文的寫作來說,有必要的時候還可以從辯證的角度進行闡述。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時評文的寫作來說,一般將其分成六個步驟,首先是對材料的全部內容進行簡要的概述,對材料中現象的利弊得失進行分析,然后對該材料的對象和結果進行適當的拓展,從而將材料更進一步深化;其次就是對給出的材料進行反向拓展和分析,并且作者應該給出適當的材料,將反向拓展的內容更加深化;第三步就是對材料的本質根源進行挖掘,在挖掘的過程中,考生應該具有辯證的思維,在必要的時候可以通過辯證的手段對材料的內容進行分析;第四步就是對材料中存在問題的結局方式和途徑進行解說,一般這一部分作者可以提出自己的倡議,可以借用名言,再作概括;或詩意點化,升華論點;或畫龍點睛,意味深長;或總結全文,發出號召……一句話,就是使結尾回扣材料,照應開頭,深化中心,使文章渾然一體。最后就是對結果進行辯證的分析,并進行呼吁,引起社會和同仁的共鳴,達到材料所反映事實的本質。其中,作者要想對拓展對象或者是拓展結果進行深化,并且是通過辯證分析的手法還是通過發出倡議的手段,還是以上兩種方法都采用,還需要根據材料反映事實的本質,根據評論作文的實際需要,酌情選擇和決定。
參考文獻
[1] 張東河,付永紅.“時評類”作文寫作指導及例文點津.中學語文(中旬·讀寫新空間),2010(1).
[2] 郭登成.讓評論類作文成為奪分亮點--評論中的“拓”和“挖”.廣東教育(高中版),2014(5).
[3] 郝敬宏.時評類作文寫作指導.中學語文(上旬·教學大參考),2015(5).
[4] 張毅.時評寫作的問題意識和思維向度.新聞知識,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