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廷寶+剡文芳
作為從事體育教學的教師,總覺得在室外體育課這種特定的環境里,不論活動范圍的大小,內容都很豐富,再加上青春期的學生活潑好動,很多中學生會不自覺地流露出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脫口而出一些不文明,甚至說一些粗俗、瘋野的話語,表露出一些不良的意識傾向還渾然不知——因此, 體育課上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積極進取,健康向上的良好意識傾向(文明意識的培養;健康意識的培養;安全意識的培養;進取意識的培養等)很有必要,對學生的健康成長也非常有利。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淺談一點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意識培養的見解,期望能與各位同仁在交流中提升。
一、文明意識的培養
社會的發展對體育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學生個性品質的培養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如果忽視了這一點,既影響教學質量,又限制了學生將來能力的全面發展。學生個性品質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受到學生意識發展的影響。文明的意識培養,會引導人的個性品質的形成與發展。
1、嚴格課堂常規,要求學生的行為舉止文明規范。體育課,應該說是很受學生歡迎的課,課前學生都能走出教室,來到操場或改變學習的場所,心情相對會愉悅很多。可如果老師沒提前到場的情況下,他們寧可在操場上打鬧,也不會自覺排隊。針對這種情況,我就在課前整隊上下功夫,每次上課前自己首先做到提前1、2分鐘到操場,上課鈴一響,迅速地要求學生整隊。久而久之,學生一上課就自覺整隊了。這對規范學生的行為舉止很有幫助。上課時課的準備部分,不管上什么內容,每次我都要求學生沿田徑場慢跑1~2圈,要求很簡單,就是隊伍整齊、兩兩相對、保持安靜,一旦有人擾亂隊伍的整齊度,或者有人講話、打鬧,就要嚴格要求全班同學重新跑。這樣一來,他們在上課時就會很自覺的嚴格要求自己。如果還有些學生隊看不齊、講話,其他同學就會批評他,會要求他們排好隊、不要講話,否則全班要重跑的,長此以往不守紀律的學生也會自覺起來。這樣,既規范了學生的言行,對學生的組織紀律意識、集體榮譽意識很有幫助,又增強了班級的團結力、凝聚力,對班級建設也很有幫助。
2、使用文明用語,規范學生的語言。首先老師的語言要規范正確、生動鮮明,尤其在講解動作要領時,語言必須清晰、準確、形象,這對于活躍課堂氣氛、陶冶學生情操、創造良好的心理環境都有重要作用。作為體育老師語言上不能死板,說話時要注意語氣上的及時調適,由于我所在學校的學生大多來自鄉村,所以隨口而出一些粗俗的鄉村俚語,與文明的校園環境是格格不入的,因此我們體育老師很有責任培養學生語言文明的意識。時時處處關注學生的語言和行為習慣,及時的糾正學生的語言、行為細節的不良習慣 ,在很大程度上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是有幫助的。
二、健康意識的培養
21世紀的健康新理念,必然要求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加強學生健康意識的培養。現代健康觀包括軀體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會適應良好。
1、體育運動能增強體質、提高健康水平,是促進人的身體全面發展的積極因素和重要手段已是毋庸置疑的定論。而對于正處于青春發育期的青少年來說,體育運動更能促進學生身體的生長發育;改善和提高人體的形態、機能;發展和提高身體素質。學生平時一些不正確的身體姿勢會影響身體的生長發育,因此在體育課上進行嚴格的隊列、隊形練習,讓學生了解正確的站姿、走姿、跑姿及正確的動作要領,對學生形成良好的身體姿態很有益處。可見,體育運動能促進中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能促進軀體健康成長。
2、在體育運動中進行美育教育,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健康和道德健康。美育是一種科學的教育觀念,美育和體育是天然結合體。體育教育中蘊含著大量的審美因素,美育中蘊藏著深厚的體育教育內涵。美育的重要作用就在于能夠促進學生的心理平衡和身心健康。初中生已進入青春發育期,他們感情豐富、思想活躍,有追求美的強烈愿望,但世界觀尚未形成。因此,如果用一些美好的事物影響、激勵他們,特別是在體育教育過程中進行美育教育,他們的道德情操就一定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升華,他們的心理也會更健康。
3、社會適應主要指人在社會生活中的角色適應。在體育教育中,經常會進行一些游戲、比賽等集體性項目,這其中老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也比較多,學生就能較容易的適應學校生活,而且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參加集體活動,對學生以后踏入社會也很有好處。
三、安全意識的培養
體育課教學、體育競賽、體育訓練中引發的傷害事故應該引起老師們的高度重視,也應該引起學生的重視,所以在體育課上要加強學生安全意識的培養。
體育課上引起傷害事故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準備活動不充分;課堂組織不到位;場地器材不符合要求,季節溫度原因;學生的體質原因等等。因此,體育教學中,為盡量避免傷害事故的發生,學生要求做到準備活動充分;衣著符合要求;上課時注意力集中,個體的身體偶發事件及時向老師報告等,要注意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加強保護和自我保護。同時老師也一定要認真鉆研教材教法,因地制宜地備好課,合理地安排和使用場地器材,把安全意識貫徹到每一堂課,真正地灌輸給學生。
四、進取意識的培養
進取意識是現代社會需要學生具備的現代人的基本素質。在體育教學中應該逐步培養學生強烈的進取意識。在教學中,要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盡可能激發其自我活動的能動性,并給予充分信任和幫助。
比如,在進行教授一些技術技能時,老師給于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同時輔助優美的示范,或可以讓掌握得好的學生做示范,無形中激發了其他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另外,還可以經常安排一些游戲性的比賽,讓學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在成長經歷中獲得積極進取的興趣體驗。而對于一些特殊的學生,如身體肥胖的、個子矮小的、或身體虛弱的學生,可以抓住他們的特點,發揮他們自身優勢,及時給予鼓勵,讓他們逐步樹立信心;同時培養他們的興趣愛好,加強他們身體素質訓練,教會他們一些鍛煉方法,就能起到積極作用,也可增強他們的進取心。
總之,通過開展體育課堂教學和各種體育活動結合,可以培養學生很多良好意識的形成,促使學生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發展,從而更好地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