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祥
摘要:汽車安裝空調是為了調節乘員室內的空氣溫度、濕度,改善空氣的流通條件,提高空氣的潔凈度。在一般轎車及客貨車上,通常只有冷,暖風和通風系統,在高級轎車上,還加裝空氣凈化裝置。本文將對其結構和使用維修進行全面的探討。
關鍵詞:汽車空調;制冷;取暖;通風
汽車空調主要由制冷,取暖和通風組成。制冷是通過制冷劑在系統內循環流動,利用制冷劑液態及氣態的相互轉換將乘員室內的空氣新鮮,清潔。通過一系列的溫度及濕度調節,達到改善駕駛員的工作條件和提高乘員的舒適性。
一、制冷系統的組成及工作原理
汽車空調制冷系統由壓縮機,冷凝器,膨脹閥,儲液干燥器、蒸發器等部件組成。其制冷原理是:壓縮機使制冷在制冷系統中循環流動,即對通過蒸發器氣化吸收周圍大氣熱量的低溫態制冷劑增壓、升溫,送至冷凝器中冷卻,變成高壓液態制冷劑,經儲液干燥除濕、過濾后輸入膨脹閥節流、降壓,再送入蒸發器吸熱蒸發。由于制冷劑在制冷系統中循環流動,從而調節了乘室內空氣的溫度和濕度。
1、壓縮機。壓縮機大多采用曲軸連桿式壓縮機和軸向活塞斜板式壓縮機。兩者均以活塞在氣缸中往復運動來改變容積進行增壓。
2、冷凝器。冷凝器的作用是將制冷劑在蒸發器中吸收的熱量傳遞到乘室外,將高溫、高壓的蒸氣冷凝成中溫、高壓的液體。冷凝器由銅管或鋁管制成芯管,并在芯管周圍焊接散熱片。
3、蒸發器。蒸發器的作用是將經過降壓后的制冷劑吸收蒸發,使表面溫度降低。蒸發器是由鋁制管和散熱器片組成。安裝在空調系統的箱體內。
4、儲液干燥器。儲液干燥器的作用是過濾、除溫、氣液分離及臨時性地儲存一些制冷劑。
5、膨脹閥。汽車制冷系統使用的膨脹閥為溫度自控制式膨脹閥。其作用是:一是降低制冷劑的壓力,保證在蒸發器內沸騰蒸發。二是調節流入蒸發器的制冷劑流量,以適應制冷負荷變化的需要。
二、空調致冷系統的故障診斷
汽車空調的故障一般有以下幾種:不制冷或不制熱,系統堵塞等。
常用檢查方法有兩種:觀察法和壓力檢測法。
1、觀察法。①用手感檢查溫度,正常情況下,低壓管路是低溫狀態,高壓管路是高溫狀態。高壓區從壓縮機出口—冷凝器—儲液干燥器—膨脹閥進口處,先燙后熱,溫度是很高的,如出現涼或者結霜則可能管路有堵塞處,低壓區從膨脹閥出口—蒸發器—壓縮機進口處,應該是冰涼的,但膨脹閥不應發生霜涼現象。②用肉眼檢查滲漏部位,對于連接部位或冷凝器表面一旦出現油漬,一般都說明此處有制冷劑滲漏。可用較濃肥皂水涂在可疑之處,觀察是否有氣泡現象。
2、壓力檢測法。對于空調的一般故障,我們都可以應用觀察法完成。但對于類似于確定壓縮機壞、是否冷媒充注地量或不足、是否系統內有水分等現象,我們往往不能準確的判斷,必須通過儀表測量的數據,才能給予正確的結論,這就是下面我們所講的利用歧管壓力表進行故障診斷的方法。
正常狀態的制冷系統在如下工況條件下:
空氣的入口溫度為30—35℃;
發動機轉速為1500rpm;
風機風速為高檔;
溫度控制處于最冷;
系統循環置于內循環檔;(見表1)
三、取暖系統
汽車空調取暖系統用于汽車乘員室冬季取暖及風窗除霜。汽車上大都采用水暖式取暖系統,其結構及工作過程:從發動機缸體出來的冷卻水經過節溫器在冷卻水溫度達到80度時,節溫器才允許冷卻水分流一部分進入加熱器加熱周圍的空氣,再通過鼓風機將加熱后的空氣吹入乘員室內。在加熱器中釋放熱量的冷卻水被水泵抽回發動機,完成一次循環。在節溫器和加熱器這間設有熱水閥,以控制和調節進入加熱量。熱水閥一般由真空來控制。
四、通風系統
為了乘室人員的健康和舒適,應盡量提高乘員室內空氣的含氧量并降低CO2、煙氣等有害氣體的濃度。為此需要輸入一定量的新鮮空氣。這種將新鮮空氣引入乘員室代替污濁空氣的過程,稱為通風。
汽車空調通風系統采用的通風方式有四種:第一種是開風窗或天窗自然通風;第二種是在車身內壁面上開設進出風口,利用車身機構自然通風;第三種是利用空調裝置的外循環設施,根據需要開閉進風口,可與前兩種方式式結合采用;第四種是利用裝于車頂的換氣扇或頂圍的抽風機,強制進行通風。
在轎車上大多采用第三種方式,實現通風功能,在進風口處設風門,風門多為真空控制。通過控制風門的開度和位置調節內外進風模式及進風量的比例大小。
參考文獻
[1] 吳定才主編.汽車電子控制系統與維護[J].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1999.
[2] 史明生主編.現代汽車空調器的使用與維修[J].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2002.
[3] 公司技術部編制.十堰車杰車用空調有限公司培訓教材.煙臺:內部出版,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