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小丹

這個令人萬劫不復的周一,上午我被一輪輪頭腦風暴式的會議掏空了靈魂,下午又因為十幾個績效考核而忘記了給自己沖一杯摯愛的咖啡,以至于電腦右下角的時間蹦為18∶00的那一瞬,我像奔赴戀人的懷抱一般沖向了打卡機。
公司離家不遠,我習慣走路,遇到植有行道樹的小街,還特意放慢腳步,想多聽一會兒腳踩在落葉上的聲音。待拐到一條人車喧嚷的主干道,萬家燈火便次第亮起,把天空襯得更加灰蒙,像一張沒有表情的臉。我抬頭,看見了三兩群大雁,有一點令人驚喜。與它們算得上久違了,它們真的就像小時候在書里看到的那樣,排成“一”字或者“人”字的隊形,心無旁騖地在空中盤旋,有一種蒼涼悠揚的美。
它們是飛得累了,在休息嗎?我一直仰頭看到有些眩暈,仍不見它們離去。
我忽然只想就這樣靜靜地看著,放任腦袋空空如也,不去想需要熬夜修改的活動方案,不去想明天有可能與哪個人產生爭執,就這樣讓自己虛度一刻的人生。
我想起一個同在鄭州的朋友,有一次酒至微醺時,他說,他七年前來到這座城的時候,與陌生人合租一間老式公寓,去陽臺晾衣服要穿過室友的房間,室友有時在周末把自己的女朋友領回來,兩個人在客廳嬉笑打鬧或者賭氣對罵,都讓一墻之隔的他尷尬無措。很多個微小的瞬間,他都在心底暗暗想,就算為了免去這些不必要的內心情緒,也要加緊努力,早日擺脫這樣困窘的時光。
許多時候,我們都是在被動地向前走,被自己的欲望、被別人的期許、被世界的熱鬧推搡著、揉擠著,一點點在身體里撕扯出另一個滿懷熱血的自己。終于,朋友在拼搏了五年后,買下了一間有著一整面落地窗的公寓,不大,卻是完完全全屬于自己的,可以讓他毫無顧忌地在浴室里嘶吼“這一切的轉變,在你不經意瞬間”,而不必擔心有人過來敲門提醒他聲音放小。
“可是你知道嗎,搬到新家的那個下午,望著空蕩蕩的房間,我突然感覺心里有一股氣泄走了。我什么都不想做,一整個下午就躺在鋪滿陽光的地板上,睡睡醒醒,渾身仿佛沒了力氣。”朋友嘆了口氣,“對,就是覺得一切都很沒勁。”
我點頭,端起酒杯和他碰了一下,心里說:嗯,我懂。
世界很快,我們一下子就由少年時馬不停蹄地憂傷快進到馬不停蹄地奔跑,所以我們很怕,怕失敗,怕錯過,怕來不及。記得電影《瀨戶內海》里,兩個男生常常在放學后一起坐在河堤閑聊吐槽,當他們問道:“青春為什么一定要跑步流汗,為什么不能就在河邊虛度呢?”我在內心同問。可現實是,好像這樣度過漫長的一生是不被所有人允許的。生而為人,似乎天生該朝著更高的山峰攀爬,而不是去追數山腳草叢里的螢火蟲。
然而,生而為人,小確喪總比小確幸來得多,葛優躺總比喝雞血的姿態“follow your heart”。因而經歷得越多,越讓我們明白,世界跟你沒有那么熟,你少努力一天,對它沒有任何影響,反倒對于你自己,或許是美好一瞬。
面對人生的失意,允許自己喪一會兒,是對自己的善意。面對生活的繁忙,偶爾喪一下,就會顯得很迷人。“別忘了,‘follow your heart’,對于不同時刻、不同情況下的你,本來就應該有不同的解釋。有時候,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有時候,是保持饑餓,保持愚蠢。也有時候,是一個大寫的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