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啟全
要提拔就得出實績
◎李啟全
當 事 人 說
“三項機制”出臺之初,干部們將信將疑。我被省委提拔為常委一事,在安康干部隊伍中一時成為熱議。大家議論最多的是:“這次省委動真的來實的了,‘三項機制’原來不是擺設呀,是說到做到呀!”這讓很多本想憑資歷甚至想投機取巧的干部心里有了很大的觸動。

李啟全,石泉縣委書記。任職期間,石泉縣連續4年獲得市級目標考核優秀等次,2016年7月被省委評為全省“優秀縣委書記”。按照省委鼓勵激勵機制被提名為安康市委常委,2016年12月21日正式當選。
提拔重用我,個人沒想到但組織兌現到了。按常規思維,我認為自己提拔沒有什么優勢,論年齡不是最長的,論資歷不是最深的,論工作的地方不是最大的,加之擔任縣委書記還不到兩年,說什么也輪不上自己,對提拔不提拔從沒放在心上,只想把工作干好就行了。所以一門心思用在工作上。縣上連續四年在安康考核獲得優秀,個人連年被評為優秀,尤其省委今年“七一”又表彰我為全省“優秀縣委書記”。沒想到自己干的工作并沒有什么突出的,而省委卻給了我這么高的榮譽,已經很滿足了。更沒想到的是,省委在換屆中按“三項機制”又把我提拔為市委常委,這讓我有受寵若驚的感覺,一時百感交集。除了對組織心存感激感恩外,更讓我堅定了干事創業的決心和信心。組織任何時候都是公平的,任何時候眼睛都是亮的。
干部們由將信將疑變為真信不疑。“三項機制”出臺之初,干部們還是將信將疑的。我被省委提拔為常委一事,在安康干部隊伍中一時成為熱議。大家議論最多的是:“這次省委動真的來實的了,‘三項機制’原來不是擺設呀,是說到做到呀!”這讓很多本想憑資歷甚至想投機取巧的干部心里有了很大的觸動。大家心里揣摩最多的是:“看來不好好干是不行的了,要提拔還得干出點實績來,否則以后就沒有機會了。”所以,這段時間安康干部干事創業的勁頭都上來了,爭先恐后、你追我趕,都在創優爭先,生怕自己落后了。這就是制度的力量,不僅轉變了干部的觀念,而且還激發了干部的活力。
對“三項機制”由“不大關注”到“緊盯不放”。“三項機制”出臺不久就遇到換屆。縣鎮兩級干部最初不大關注,看到我被提拔后,機制落實很快成為焦點,大家都緊盯不放,紛紛亮成績曬功勞,要求市委對照“三項機制”選人用人。市委落實“三項機制”是堅定的,兌現也是不折不扣的。比如漢陰、石泉兩縣,由于工作走在前列,市委換屆分別傾斜多用了兩名干部,這極大地調動了縣鎮干部工作積極性,也促進了縣鎮“三項機制”的落實。
“三項機制”是破解為官不為的一劑良藥。“三項機制”實施以來,尤其是省市認真兌現“三項機制”政策之后,為官不為現象得到根本扭轉,基層干事創業的熱潮正在形成。我們在基層,這一點感受是最明顯的。這說明“三項機制”的建立是科學的、務實的、管長效的,是一劑良藥,醫好了干部的心。用人之道在于洞察人心,干部們想什么、謀什么、干什么、要什么,如果組織不掌握,就很難把人盤活。為官不為的背后是干部們內心存在著“動力不足不想為、顧慮較多不敢為、能力不足不能為”的問題,而“三項機制”就是對癥施策的一劑良藥,從根本上解決了這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