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占林
容錯,是干事創業的強大后援
◎吳占林
當 事 人 說
回想起來,正因為組織區分情況、大膽使用曾受過處分的干部,從而有效地激發和保護了一大批干事創業、敢于擔當的干部的積極性,樹立了正確的用人導向,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吳占林,榆林市空港生態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擔任府谷縣副縣長期間曾兩次受到行政記過處分。因工作出色、表現優秀,按照容錯糾錯機制被提拔到正縣級崗位。
回過頭來看,我的2次處分和1次提拔重用的經歷,恰好與“三項機制”的根本目的和意圖相吻合,尤其是與容錯糾錯的精神內涵是相一致的。省委出臺“三項機制”,不僅呼應了中央“三個區別開來”的要求,而且還回應了干部群眾的熱切期盼,為大膽改革、干事創業營造了寬松環境。
個人正確對待組織處分。2011年6月,在國家衛片執法時,府谷縣政府被問責。我作為分管國土資源工作的副縣長,被行政記過。2012年8月,因府谷“7·21”洪災責任事故,作為分管領導,我又被行政記大過。平心而論,要說受處分對我沒有絲毫影響,那是不現實的,當時確實有過陣痛。第一次受處分后我就覺得前途渺茫,第二次受處分后更是覺得再無提拔重用的可能。但我并未因此一蹶不振、消極懈怠,而是在巨大心理壓力下,積極主動調整自我。經過冷靜思考后,幡然醒悟,把處分視為組織對我容錯的提醒,把處分當成組織給我糾錯的良機。從而更加積極主動、扎實認真地履行本職工作,得到市縣主要領導和同志們的肯定和認可,使得我個人進步未受影響。因此,我覺得只要個人肯擔當,正確對待處分,組織一定會容錯的。
組織合理對待受處分干部。省市對府谷“7·21”洪災責任事故的處理,充分體現了“容錯”精神和“三個區分開來”的原則。在我們提前一天就進行了預警通知的情況下,還是發生那樣的慘劇,我作為分管領導,是負有一定責任的。但組織充分考慮了當時的實際情況,堅持實事求是,寬嚴相濟,對我從輕處理,處分期滿后又能寬容理解、大膽使用。回想起來,正因為組織區分情況、大膽使用曾受過處分的干部,從而有效地激發和保護了一大批干事創業、敢于擔當的干部的積極性,樹立了正確的用人導向,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因此,我覺得只要組織上能夠合理對待受過處分的干部,容錯糾錯機制一定會發揮較好的正向激勵作用的。
社會公正對待受處分干部。我連續2年受到處分,雖然也有一些議論,但更多的是對我工作的認可和對我本人的認同,社會各界沒有冷嘲熱諷,沒有責難掣肘,而是一如既往地關心和支持我的工作,為我營造了良好的工作環境和氛圍,使我能很快調整好自己,全身心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提拔重用之后,又在社會上引起了熱議,普遍認為,因工作擔當受過處分的干部,組織上還會合理對待的。這充分彰顯了正確的用人導向。因此,我覺得社會能夠正確對待受處分干部,容錯糾錯機制一定會發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