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洪波(中國石油大學地球資源與信息學院教授)
事業編入職考試可以休矣
◎呂洪波(中國石油大學地球資源與信息學院教授)
筆者認為事業編入職考試環節增加了社會成本,也增加了畢業生的負擔,卻無法保證優秀畢業生入職,而號稱公平的考試最終也不能保證其公平公正性。
最近兩年,我們地學專業的畢業生找工作越來越難,從2015年開始,本科生工作難找。2016年開始,碩士生找工作也很難。2017年,連我們的博士生找地學相關專業工作也非常困難了。
與上述情形相反的是:全國各大中小城市事業編的入職考試卻越來越火爆,甚至很多企業也不再采用面試直接入職的途徑,而是增加了考試環節。這些考試再加上公務員考試,其直接結果是:高校本科畢業班和研究生三年級相關學習和畢業論文工作大受影響。
2016至2017年秋冬學期,我承擔了地質學本科生大四兩個班的《地質學專業英語》的教學任務,滿員60多人的課堂經常只有30多人到課,有時少到僅僅20多人,而我的包里裝滿了各種請假條。其主要原因就是學生都在參加各種事業編(以及公務員)考試,而且不止一次考試,往往是一個學生連續奔波參加全國不同城市的一系列入職考試。當然,最后的結果仍然是成功率極低。
我問及部分同學,有人說:即使參加與地學有關的工作(如地方國土局招聘),也都必須參加不同城市的入職考試。我問他們考什么內容時才知道,這些考試與專業幾乎沒有任何關系,很多內容都是中學的各種知識,讓人難以理解。
后來我還發現,我的碩士畢業生也在準備事業編考試,在書桌旁堆滿了新購買的各種考試資料,內容與地質學沒有任何關系,盡管我的學生準備的就業部門是地方國土局或地質調查單位的考試。
由于準備入職考試,我的學生在畢業論文方面的投入就必然減少,忙于復習以前高中學過的很多“知識”,而將正在做的地學研究和畢業論文寫作工作一再推遲。這大大地影響了本科生畢業班的教學與畢業設計工作,也影響了碩士生畢業論文的寫作,好像大學的東西都可以不學,而中學過去學過的東西似乎對求職更加重要了。如果這樣,我們的大學還辦干啥?
我認為我的碩士畢業生很優秀,適宜在一個地方高校當一名地學專業教師,因此就主動與幾家偏遠的地方高校聯系,得知他們急需地質學專業新教師,但他們自己無權直接面試畢業生,而是將指標報到市或區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組織各種考試后決定是否錄用。這樣的結果是:地方高校自己不能直接面試應聘人,而經過統一“考試”后被錄取的人員也不一定能滿足學校的專業要求,因為供需不能直接見面,而且增加了中間的考試環節。
這讓我看到了目前的問題所在:增加的中間環節不僅破壞了高校本科和碩士生畢業季的學習和研究工作,也為用人單位找尋合適人才增加了難度,唯一火了的是考試機構以及復習資料、各種輔導班等相關“產業鏈”。
本欄目責編/鄭挺穎 zhengtingying@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