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萬明
(綏濱縣綏濱鎮農業綜合技術服務中心 黑龍江 綏濱 156200)
高寒地區池塘養蟹技術要點
鄭萬明
(綏濱縣綏濱鎮農業綜合技術服務中心 黑龍江 綏濱 156200)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至今,河蟹在黑龍江省養殖已有30余年的歷史,并已發展成為重要的名優水產養殖品種,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為漁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貢獻。目前,河蟹養殖主要以湖泊、水庫等大中型水域為主,而池塘和稻田養殖規模較小,應大力發展。由于近些年來鯉、鰱、鳙等常規魚類品種價格持續低迷,導致池塘養殖效益不佳,出現了大面積虧損,漁民迫切需要進行池塘養殖品種結構調整。近些年來,河蟹市場行情好,河蟹價格高,養殖投入少,效益高,是目前池塘養殖比較好的水產品種。以方正縣沙河子經營所為例,河蟹池塘連片養殖面積500畝,畝產河蟹50kg左右,河蟹銷售價格60元/kg以上,畝效益1000多元,養殖效益遠高于池塘主養鯉魚。因此,調整池塘養殖品種結構,可考慮養殖河蟹。黑龍江省地處北方高寒地區,要在池塘養好蟹,應掌握以下技術要點:
蟹種也稱扣蟹,黑龍江省養殖所需扣蟹多來自遼寧省盤錦市,當地扣蟹供應時間主要為每年的4月份。選擇扣蟹的規格以100~200只/kg為宜,最好160只/kg左右的,并且規格要整齊,體質健壯,體色黃中帶青有光澤,附肢完整,臍部緊貼腹部,活動靈敏,手抓一把蟹種松開后立即四散逃跑。另外,還要避免購買小老蟹和患病的扣蟹。小老蟹是指性早成熟的扣蟹,鑒別方法為:雌蟹臍部覆蓋整個底部,頂端呈半圓形,周邊長滿絨毛;雄蟹雙螯的絨毛前后連成一圈,臍部用手觸摸有凹凸不平的感覺。小老蟹養不大,養殖過程中只脫2~3次殼,而質量好的扣蟹則要脫4~5次殼。河蟹每脫一次殼,會長大一次。另外,還要特別注意的是,體表不光滑,粘有臟物的往往是患病的扣蟹,千萬不要購買。蟹種放養密度以800~1000只/畝為宜,最多不超過1500只/畝。
河蟹養的好壞的與水草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養好一塘蟹,先要種好一塘草”是蟹農在生產實踐中得出的經驗和感悟,也足見水草在河蟹養殖中的重要地位。在河蟹養殖過程中,水草為河蟹提供棲息場所和隱蔽物,便于河蟹蛻殼;水草還能凈化水質;部分水草還是河蟹喜食的飼料。河蟹池塘水草覆蓋面積以50%左右為宜。如果池塘水草覆蓋面積少,可種植水草。可移植或栽種的水草有:浮葉植物,如菱角、浮萍等;挺水植物,如水稻、水稗草、蘆葦、菖蒲等;沉水植物,如金魚藻、輪葉黑藻、聚草、伊樂藻、苦草、菹草等。以上水草,除伊樂藻,需從南方省份引進外,其它水草在我省水域中均有生長,可以移栽。沉水植物應是首選種植水草,其中伊樂藻為河蟹所喜食,在我國南方省份種植較多;其它沉水植物,河蟹也能攝食。
可投喂三類飼料,一是植物性飼料:輪葉黑藻、苦草、細綠萍,陸地的各類旱草、南瓜、西瓜皮、蔬菜、紅薯秧等,谷物中有小麥、玉米、高粱、黃豆等。二是動物性飼料:以鮮活的螺、蚌貝類最佳,還有鮮魚、蝦、蠶蛹、豬血、畜禽內臟等。可從江河、湖泊、水庫等自然水域撈螺,一般每畝投螺50~100kg,部分螺可在池塘內自然繁殖幼螺。三是人工配合飼料:配合飼料養殖河蟹是今后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
河蟹對水質的要求比魚類高,養殖過程中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保持水質清新。一是定期換水,保持合理水位。從春季扣蟹放養到夏初池塘水位保持0.5~0.7m,7~10天換一次水,每次換水量為總水量的1/4。6~8月份,水溫較高,每隔5~7天換一次水,每次換水量為總水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