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利益》2月28日文章,原題:中國將鍛造大西洋戰略?一些中國戰略家正在推進“中國的大西洋戰略”,提出北京應制定相關海洋戰略,中國海洋局下屬刊物去年底刊發此類文章。文章首先提出,中國全球利益的擴大意味著“必須提升力量投送能力”。畢竟,“海洋強國”要有“全球海洋戰略”。大西洋在全球具有“核心戰略地位”,專家認為中國過去對其重視不夠。
文章說,北京須進入大西洋以“打破美國海洋封鎖”。其中透出的威脅意識顯而易見。作者說在華盛頓實施亞太再平衡的背景下,中國打開大西洋市場并與沿岸國家發展合作關系……將成為反制美霸權的有效之道。文章還說,美中海上競爭是個“鮮明趨勢”,這種形勢下中國要避免與美發生直接對抗。
與中國多數外交政策努力一樣,對大西洋重視的背后有強烈的商業動機。中國戰略家認為,雄心勃勃的“一帶一路”倡議終點均在大西洋地區,因此北京的大西洋戰略自然會對未來經濟發展產生巨大影響。中國應加快與歐洲國家合作。與美國東海岸港口擴大貿易也是重點,因為此類商貿往來增加“相互依存度”,對美中關系起到“壓艙石”的作用。作者還強調增加與大西洋地區的非洲和拉美國家貿易的巨大潛力。此外,還有必要在大西洋進行科學探索。
一個有趣的結論是,中國錯過了發現時代、大航海時代,錯過了成為海洋強國的機會。所以如今有必要追趕,擴大經濟機遇、投射海上軟實力。最終“對美國形成更大壓力”,促使華盛頓對插手中國周邊海域問題心存顧慮?;蛟S可以猜測,北京的計劃最初可能是在納米比亞修建后勤支持設施,或與布宜諾斯艾利斯擴大防務伙伴關系。更進一步,在不太遙遠的將來,西方國家若知曉其本土可能被在大西洋游弋的中國潛艇的巡航導彈瞄準,或許就不太敢在東亞輕舉妄動了。對華盛頓來說,這些對未來幾十年的影響是若美中軍事沖突的不祥預言成為現實,那將是全球戰爭而非發生在遙遠之地的小打小鬧。從某種程度上,北京或許在做準備,試圖讓華盛頓領教什么是“核心利益”?!ㄗ髡呷R爾·戈爾茨坦,喬恒譯)
環球時報2017-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