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運筑+曾艷
科技館作為把群眾文化生活和科學技術聯系起來的橋梁和紐帶,承擔著向公眾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提高國民素質的重要職責,同時也是展示前沿科技的重要窗口。現在,就讓我們透過這扇窗去認識“天外來客”、“繞地飛行”、“玉兔登月”以及“深空探測”是什么吧!
天外來客
隕石是太陽系空間的小天體高速闖入地球,在地球大氣層中產生強大的沖擊波,小天體表面經過氣化、熔融、燃燒、發光后,最終落到地面的剩余殘骸稱為隕石。隕石可以分為石隕石、鐵隕石和鐵石隕石,南丹隕石就是鐵隕石中一種。
南丹隕石是是世界上已知最早列入文字記載的鐵隕石,它是太陽系中已有46億年的星際碎物,內含有鐵、鎳、磷、硅、硫、銅等稀有元素及天然礦物,具有極其珍貴的科學價值。
繞地飛行
現如今,無論你是有車族還是未來有車一族,當我們在一個陌生的地方找不到目的地時,你是否會有意識的拿出你的手機通過導航軟件來為自己引路呢?如果會,那你知道它又是以什么作為支撐來實現實時導航的呢?
答案是:導航衛星。目前世界上有三大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它們分別是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GPS)、俄羅斯的GLONASS和中國北斗導航衛星系統。
中國的北斗導航衛星是中國自主研發、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系統由空間段、地面段和用戶段三部分組成,可在全球范圍內為各類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導航、授時服務,并具短報文通信能力。
目前,北斗導航衛星已經初步具備區域導航、定位和授時能力,定位精度10米,測速精度0.2米/秒,授時精度10納秒。
飛仙之服
宇航服對于宇航員來說,猶如魚和水的關系。宇航服具有防護空間的真空、高低溫、太陽輻射和微流星等環境因素對人體的危害,是保障航天員的生命活動和工作能力的個人密閉裝備,一般由密閉頭盔和密閉服組成。
密閉頭盔由透明聚碳酸脂制成,主要是防止來自太陽的紫外線與紅外線等的強烈輻射,在頭盔的透明層上涂有金屬薄層,密閉頭盔內還可以供氧和加壓。
密閉服通常由幾層具有耐高溫的防火聚酰胺纖維織物等一些特殊材料制成,其中夾有數層鋁箔,具有隔熱、防護宇宙射線以及防止太空中流星雨的撞擊等作用。
為了適應宇航員在航天飛行中長時間穿用,宇航服都具有良好的氣密性。另外,宇航服還配備有自動控制空氣再生和調節的自給系統、無線電通信系統、宇航員的攝食與排泄等設施。
此外宇航服又分為艙外服和艙內服,玻璃罩的里面是艙外服,這種宇航服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它還裝配有攜帶式生命保障系統,并攜帶有供宇航員在外層空間運動的小型火箭。而在璃罩外面這一套則是艙內服,艙內服一般比較輕便,在不加壓時穿著比較舒適、靈活,因此有利于宇航員在不加壓狀態下較長時間地穿著。另外當飛船發生故障時,它可以保護宇航員安全地返回地面。
玉兔登月
“嫦娥三號”月球車被命名為“玉兔號”,其設計質量為140千克,主要以太陽能為能源,它具備20度爬坡、20厘米越障能力,配備有全景相機、紅外成像光譜儀、測月雷達、粒子激發X射線譜儀等科學探測儀器。并能夠耐受月球表面真空、強輻射、攝氏零下180度到零上150度極限溫度等極端環境。是一種能夠在月球表面行駛并完成月球探測、考察、收集和分析樣品等復雜任務的專用車。
2013年12月2日1時30分,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將由著陸器和“玉兔號”月球車組成的嫦娥三號探測器送入軌道。2013年12月15日4時35分,嫦娥三號著陸器與巡視器分離,“玉兔號”巡視器順利駛抵月球表面。
中國天眼
射電望遠鏡是指觀測和研究來自天體的射電波的基本設備,它可以測量天體射電的強度、頻譜及偏振等量。包括收集射電波的定向天線,放大射電信號的高靈敏度接收機,信息記錄﹑處理和顯示系統等。世界第一大單口徑球面射電天望遠鏡FAST坐落于貴州省黔南州平塘縣。
2016年9月25日,FAST項目落成啟用。FAST位于貴州省平塘縣“大窩凼”,選址于此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地貌最接近FAST的造型,工程開挖量最?。欢沁@里的喀斯特地質可以保障雨水向地下滲透,不會在表面淤積而損壞和腐蝕望遠鏡;三是射電望遠鏡需要一處“靜土”,“大窩凼”附近5千米半徑之內沒有一個鄉鎮,周圍高山環繞,能有效屏障周圍的人為電磁波干擾,無線電環境理想。
為了配合推廣宣傳“FAST”的相關科普知識,2013年貴州科技館在一層展區自主創新研發了FAST科普展項,公眾在了解貴州建設FAST意義的同時,又可以獲取FAST的科普知識。(編輯/鄒小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