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分析】
鄰里關系,會有考生寫成小朋友之間的快樂玩耍,寫成同學之間的往來,雖然沒離題,但會顯得淺薄,這樣寫是遠遠不夠的。因此說,看似簡單的題目,必須選好切入點。遇到這樣的題目,一定要“化大為小”“以小見大”去寫實寫透。今年溫州的作文命題旨在提醒你:關注身邊,關注周圍,不做封閉的人。
1.正面顯示鄰里情應該是考生常見的思路。須精選材料,把抽象化為具體,把遙遠寫成熟悉,把簡單描繪生動。(1)生活在世間,總有故事,總有經歷。好好想想,樓上樓下擦肩而過時有說過話嗎?有彼此一笑嗎?電梯里上上下下,有相互問候嗎?阿婆的菜籃子,叔叔的寶馬車,爺爺鳥籠里的鳴叫,隔壁小朋友的紅領巾……端午節到了,誰家的粽子香味鉆入你的鼻孔,你聞到了嗎?楊梅豐收的日子里,你家桌上那一籃子烏黑香甜的楊梅,樓下是不是也有?曬著的衣服落到他家的陽臺上了,開著的花香傳到你家的書房了,陽光總是一樣地照耀,春風總是一樣地吹拂。(2)如果以上你都沒關注,那你總會有這樣的想法:你是否渴望過你家對面的屋內住著怎么樣的人,渴望過他們和你怎樣的相處,渴望過黑夜無依的時候是否可以暫時在他家找到亮光和溫暖?你家住在樓頂最高層,那你希不希望有鄰居?你媽媽總是把門適時關上,那你就不能寫一下這扇門?
2.當然,擅長說理的同學可將其寫成議論文,表達你的觀點,你的思考,你的召喚。想要在考場中脫穎而出,就必須要有自己的新招。或者,你走在鄉間小路,看到農村家家戶戶和睦相處,你渴望,我們的城市也有這樣的溫暖。或者,漫步于小鎮街頭,感受到他們的淳樸寧靜,感受他們的純凈和諧,你渴望,我們也成為這樣的鄰居。網絡社會,我們游離于溫暖,低頭族更多,鄰居更陌生,你就不渴望我們改變一下?或者,你在書里讀到的美好景象,你在現實生活就沒有憧憬?《社戲》里的孩子偷豆,都要搶著偷自家的,被偷了豆的大爺聽說豆好吃,還止不住的高興,這不是最美的鄉鄰嗎?
3.文學功底好的同學大可以進行文學創作。提示里明確寫著這樣一句話:“……也可以進行文學創作。”注意這句話,非常重要!命題者適時為有創造力的孩子開了一扇窗。比如以小說的筆法描寫鄰里的疏遠緊張猜疑,反映社會現實,發出呼吁。陽臺上的凝望,窗口的期待,落寞的行走,他,她……你都可以合理構思在“鄰里關系”里。小小說,劇本,甚至童話等皆可,這樣的文學創作,自然意味著你可以通過創設意象來抒發你對鄰里關系的渴望。那么,你寫一棵樹時,可以從以下角度構思:寫你與一棵樹,你寫一棵樹與一棵樹,若是也能從“人的關系”上進行暗喻,又不僅僅是在寫“鄰居”,而是強化“關系”,其實也能寄托你的感情。虛擬世界的美好,折射人類社會的冷漠無奈,去呼喚凈化我們的鄰里關系,這不也是一個很好的構思嗎?最要緊的是,你在寫作的時候,始終明白自己是在“鄰里關系”中。不論使用什么樣的文學形式都要服從命題的中心和內容。“文學創作”要有很強的控制能力,謹防跑題。
(肖培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