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儼宏
(陜汽重型汽車有限公司,陜西 西安 710200)
某企業裝焊車間小零件區加工過程優化
李儼宏
(陜汽重型汽車有限公司,陜西 西安 710200)
文章是以某企業裝焊車間小零件區加工過程為研究對象,結合生產實際和工業工程技術,通過對該小零件加工區域進行全面分析及改進,達到優化生產的目的,希望對讀者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
加工分析;優化;工業工程
KCLC NO.:U468.3Document Code:AArticle ID:1671-7988 (2017)03-09-03
隨著精益生產模式的推行,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改進生產過程的重要性,而工業工程是一門管理與技術相結合的工程學科,它以生產為對象、以提高效率和效益為目的,在制造業中有很高的應用價值。本文利用工業工程技術,對生產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改進優化,已達到人員和效率的最佳匹配。
點焊區加工零件28種,零件加工過程對設備選擇性苛刻,且零件負荷重、搬運次數多、部分零件加工周期長,造成在制品積壓、工序間流程不暢等問題。
為了充分對現狀進行分析,從零件加工過程分析、現場布局分析、員工作業勞動強度分析三方面對問題進行說明。
2.1 零件加工過程分析
對小零件區28種零件加工過程進行時間分析,加工DZ1643180013H1零件需要3.25s,用時最短,加工816294140502零件需要60s,用時最長。由于是同一種總成零件上使用的不同零件,同時生產兩種零件時加工時間相差56.35s。按照單車使用量把這些零件看做一個整體, 則其周期CT=60s。

圖1
2.2 現場布局分析
對現場布局進行分析后,發現左、右81624104168零件焊接區距離較遠,不便于物料的運送,且焊接臺固定,加工時零件運轉路程遠。 現場固定零件架規格為2m*2m*1.8m,每架子能裝載81624104168零件60輛份,共重約300kg,移動不方便。

圖2 改善前現場布局
2.3 勞動強度分析
2.3.1 點焊區81624104168零件焊接過程分析

表1 改進前81624104168零件焊接加工過程模特法分析
零件生產時間=71×0.129s=9.16s,行走和彎腰時間=49× 0.129=6.321,占用該零件生產時間的69%,存在極大浪費,且平均彎腰400次/天,易造成腰部勞損。
2.3.2 弧焊區81625304199零件作業分析
加工人每天要用液壓車轉運重300kg的81625304199零件架24 次,轉運距離平均為6米,平均勞動強度為300kg×24次×6m=43200kg*m。

圖3 改善前81625304199零件工位器具
針對現狀問題提出了三點改善方向:作業過程改進,現場布局優化,制作專用工位器具。
3.1 作業過程改進
對零件加工時間、零件轉運方式進行綜合分析,運用人機分析法、ECRS原則等方法對零件加工過程整體打包,進而提升零件品種、總量之間的平衡率。對此,將28種零件分為5個包,同時作業人員也分為5組,達到品種、總量平衡。

表2
3.2 現場布局優化
根據零件在加工過程中轉運頻次和難易程度,結合現場空間的有效利用,依據動作分析原則、LAYOUT原則等分析方法,將左、右81625304199零件焊接區域組合在一起,使工序間物流距離減少,實現對現場布局優化的目的。

圖4 改善后現場布局
3.3 專用工位器具制作
專用工位器具對降低員工勞動強度、緩減員工壓力、提升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3.3.1 設計制作81625304199零件旋轉臺

圖5 81624104168零件旋轉臺結構示意圖

表3 改進后81624104168零件加工過程模特法分析過程
81624104168零件生產時間=59×0.129s=7.61s,效率提升了17%。
3.3.2 設計制作了81624104168零件轉運小車
根據人機工程原理,設計制作了81624104168零件轉運小車,減少了加工人對81624104168零件的拾取和搬運頻次,降低了員工勞動強度,提升了工作效率。
Optimization of Machining Process of Small Parts Area in Assembly and Welding Workshop
Li Yanhong
( Shaanxi Automobile Heavy Truck Co., Ltd., Shaanxi Xi'an 710200 )
In this paper, the machining process of a small parts area in a welding shop is studied, and the processing area of the small parts is analyzed and improv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actual production and industrial engineering. The aim is to optimize the production. To a certain help.
machining analysis; optimizatio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U468.3
A
1671-7988 (2017)03-09-03
10.16638/j.cnki.1671-7988.2017.03.005
李儼宏,就職于陜西重型汽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