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偉(河南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河南 鄭州 450000)
白云巖縫洞型儲層預測技術在泌陽凹陷的應用
杜偉(河南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河南 鄭州 450000)
以泌陽凹陷深凹區含堿類白云巖為研究對象,分析了白云巖與天然堿層的分布范圍及儲集空間類型;根據堿層井徑擴大、密度減小等特征,進行了曲線合成計算和井約束反演,預測出天然堿層的分布范圍;采用地質統計學隨機反演技術,在波阻抗反演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反演出儲層孔隙度數據體;利用地震象素處理技術,預測裂縫密度。綜合以上預測結果,優選甜點區并部署了Y1HF井,日產油流2.8噸。
白云巖;天然堿;地震象素;隨機反演
泌陽凹陷深凹區白云巖系勘探研究程度較低,白云巖儲層主要分布在核二和核三段,其發育程度受巖性、成巖作用和鼻狀構造控制??碧阶C實,該區油藏類型有白云巖裂縫、溶洞油藏和砂巖透鏡體油藏[1],儲集空間類型以裂縫、溶孔溶洞為主。該區同時也是天然堿層的分布區,但針對白云巖及含堿類白云巖儲層的縫洞特征及分布范圍缺乏有效的預測方法。近年來,由于勘探領域的拓展和油田儲量接替的需要,白云巖油藏逐漸成為重要的研究對象和勘探目標。
白云巖與堿層在縱向上存在包含與共生關系。一是天然堿層被白云巖層上下包圍,二是白云巖與堿共生,部分由于堿層的溶解作用而形成空洞,這些空洞中部分有油氣充填,形成縫洞型油藏。
受成巖作用的控制,白云巖層系儲集空間類型主要有二大類,即構造裂縫型和溶孔溶洞型[2],為油氣藏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儲集條件。其中構造裂縫包括剪切縫和垂直縫,剪切縫延伸較短,開啟程度好,垂直縫傾角較大,約為70°-90°,裂縫長度0.1-3m,甚至更長,寬度不等,斷面粗糙,在儲層縱向上起溝通作用。巖心顯示,裂縫在局部層段連通溶孔洞,形成良好的儲集空間。
天然堿的溶蝕作用容易使井壁垮塌,對應的測井曲線表現為井徑擴徑嚴重,同時密度減小等,這一點在多口井上得到確認。于是選取對堿層指示最為敏感的井徑和密度曲線作為基礎,在剔除異常值的基礎上,對曲線進行標準化處理。
考慮到單一的曲線存在著局限性和多解性,于是將井徑曲線和密度曲線進行融合處理運算[3],得出新的合成曲線用來指示堿層的發育。合成曲線雖然不具備直接的巖石物理意義,但它突出了原始曲線的共性而壓制了差異性,從而降低了單條曲線解釋的多解性,能更可靠地反映地質因素產生的變化,使儲層預測更加準確。
分析表明,在成巖作用中期至晚期,含堿白云巖發生溶解作用形成空洞擴大了孔隙空間[4]。從原理上來說,純的白云巖由于具有較高的密度及地震波傳播速度,通常表現為高波阻抗特征,而當溶蝕孔洞發育時,巖石密度、速度都會變小,剖面上表現為低波阻抗特征。利用聲波、密度、中子等“三孔”測井曲線解釋出孔隙度數據,與井點處波阻抗數據進行交匯,擬合出函數關系,采用序貫高斯協模擬方法,以井點孔隙度為硬約束,以波阻抗數據體為井間軟約束,將井數據和阻抗體進行隨機協模擬,最終反演得到具有概率分布特征的孔隙度數據體。對多次模擬結果取平均值,可以進一步減小隨機性造成的誤差。
近幾年該區重新采集處理的地震資料的品質得到了較大幅度的提高,為各種斷裂檢測方法的應用提供了良好的資料基礎。
基于圖形象素處理思想的裂縫預測技術具有較高的精度。其原理是把地震數字信號當作圖形象素進行處理,斷裂在震剖面中的表現為象素破壞帶[5],通過提取與裂縫有關的相干類屬性,生成象素突變屬性體,然后對突變象素進行信號增強處理,通過對檢測單元大小的設置,可以檢測出不同尺度的斷層或裂縫。最后將檢測出的斷層屬性體植入到原始地震數據體中,便可通過三維數據體的形式,刻畫出小斷層及裂縫的分布情況。
(1)白云巖層系儲集空間類型主要是構造型微裂縫及溶蝕類孔隙;白云巖層系廣泛發育天然堿層,利用堿層在測井曲線上具有井徑擴大、密度降低等特征,進行合成計算新的特征曲線,利用新特征曲線來指示堿層和反演能較好地刻畫堿層的分布;
(2)利用井點波阻抗與孔隙度曲線進行協模擬反演,求出目的層孔隙度數據體,反演結果總體復合地質認識,對溶蝕孔隙的預測具有指導意義;基于地震象素原理的裂縫檢測技術對構造類微裂縫的刻畫較為精細,裂縫預測結果可作為甜點區優選的參考依據。
[1]伏衛東等.泌陽凹陷湖相白云巖油氣儲集性能及勘探潛力[J].江漢石油學院學報,2002.03,24(1):8-10.
[2]張新社等.泌陽凹陷腹部湖相白云巖油藏地質特征[J].新疆石油地質,2000.12,21(6):465-467.
[3]萬應明.高峻,董建平等.多測井曲線的綜合處理合成.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5;40(2):243-247.
[4]伏衛東等.泌陽凹陷湖相白云巖油氣儲集性能及勘探潛力[J].江漢石油學院學報,2002.03,24(1):8-10.
[5]白曉寅等.低幅度構造—巖性油氣藏識別技術[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2.04,47(2):291-297.
杜偉(1983-),男,工程師,現工作于河南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從事地震資料解釋與儲層預測方面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