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志遠
(鐵嶺市南城子水庫管理局,遼寧 鐵嶺 112300)
?
南城子水庫飲用水源地水環境保護措施探討
范志遠
(鐵嶺市南城子水庫管理局,遼寧 鐵嶺 112300)
南城子水庫為鐵嶺市昌圖縣城市供水水源地,為保證縣城居民生活飲用水安全,文章收集考證了大量資料,多次到現場勘查,走訪了有關人員和當地群眾,找到了水源地水質污染的主要問題,重點針對性的提出了水源地保護措施,以期為該水庫水環境整治提供依據。
水庫;飲用水源地;環境保護;措施
南城子水庫建于遼河支流葉赫河,坐落在遼寧省鐵嶺市,是一座集防洪、供水、灌溉、養魚、發電等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利設施。水庫多年平均徑流量為1.12億m3,河長57km,河道比降2.65‰。匯入葉赫河的河流共36條,其中直接入庫的河流9條。區域地貌狹長,山嶺連綿,土質以棕壤土為主,有少量的暗棕壤土。該水庫擔負昌圖縣城市供水任務,設計引水規模10萬m3/d。
南城子水庫庫區水質受主要入庫河流影響,庫區水質已受到污染。水質超標項目是總磷、總氮、CODcr。水庫污染指數Sj為1.54-2.94。其中總磷監測值范圍在0.16-0.46mg/l;總氮監測值范圍在0.47-1.25mg/l;CODcr監測值范圍在16.65-21.85mg/l。其余監測項目均符合II類水質標準要求。
2.1 農業污染
水庫上游區域以農業生產為主,耕地面積約84km2,農作物以玉米為主,占80%,近年農業生產大量使用化肥和農藥,化肥、農藥元素流失構成水庫面源污染主要原因。氮肥平均利用率約為35%,農藥利用率約25%,剩余部分少量以氨和氮氧化物形態進入大氣,大部隨降雨進入河道,匯入庫區,導致水體中氮磷氧化物增高,水體富營養化。禽畜糞便主要污染物為CODcr、BODS、T-P、T-N等,上游禽畜糞便未經處理便還田,隨降水流入庫區,污染了水體。這是該水庫主要的污染源。
2.2 生活污水和固體廢棄物污染
南城子水庫流域鋪蓋鐵嶺、四平兩個市,合計28個村、238個自然屯,人口6.79萬人。人們環保意識較淡薄,普遍沒有基本排水設施和垃圾清運處理設備。生活污水和固體廢棄物經雨水沖刷進入河道,匯集水庫,污染了水質。不容忽視。
2.3 水土流失污染
流域內植被中等,中小洪水可造成水土流失,導致泥沙匯入河道,進入庫區。這些泥沙是有機物、重金屬、磷酸鹽的攜帶者,帶來大量氮磷物質,使水富氧氧化。
2.4 工業點污染
經調查,水庫上游鄉鎮企業有5家。其中有2家小型企業工業廢水排放不達標。
2.5 交通、水產養殖、垂釣等污染
道路伴隨河道,車輛產生未燃盡的汽油、柴油吸附在土壤表面,雨水沖刷后進入河道,造成污染。網箱養殖,在夏季可引起藻化現象,使大量的蘭藻生長迅速,造成水庫的富營養化。大量的魚餌也能引起局部水面的有機污染。眾多垂釣者的生活垃圾亦直接污染水源。
3.1 水源地陸域保護區環保措施
3.1.1 加強宣傳,提高環保意識
生態文明關乎子孫后代,飲用水直接影響人體健康。首先要加強宣傳,使群眾了解水源地保護知識;明確該水庫水源地保護區范圍,重點宣傳《鐵嶺市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生態興則文明興”,使生態環保深入人心。同時解釋清楚保護生態也是保護生產力。
3.1.2 以系統工程思想抓生態環保建設
生態文明是一場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的革命,需要依靠制度和法治,要“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生態環保問題上不能越雷池一步”。建立健全生態環境管理制度,完善經濟社會考核評價目標,建立追究制度,推廣科學的切實可行的種植、養殖新技術,加強社會監督,查封排放不達標的企業。
3.1.3 推出一些具體措施
水源地二級陸域保護區內逐漸控制種植品種和種植方法;不超量使用化肥、農藥;坡耕地施肥要以底肥為主,施肥時間要在雨季前;禁止焚燒秸桿;禁止超坡度開荒,已經超坡度開墾的,原生態恢復;整治河道、村鎮道路,整治垃圾收集系統、農村廁所;推廣使用無磷洗衣粉;流失嚴重的耕地和一級陸域保護區要逐漸使用農家肥和有機肥,發展有機作物。
3.2 水源地水域保護區保護措施
3.2.1 水源地一級水域保護區定界隔離
建設水源地一級水域保護區陸域物理隔圍網,封閉管理。建立標識、警示牌。
3.2.2 水域保護區生態修復與保護
停止耕種水域保護區內的水淹沒地,退耕還草;保持水體中飽和溶解氧,可修建生態滾水堰,形成回水區,提高水體含氧量;在滾水堰上游濕地和灘地種植、培育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浮葉植物如蘆葦和水葫蘆等,提高水體自凈能力,水生植物可以吸附、吸收水體的氮磷,凈化土壤和水質;為了保持水土,流失嚴重的坡地要造涵養林,改善植物群落的不合理結構。
3.2.3 加強庫區水面管理
水面取締旅游項目,取消旅游船,杜絕柴油和生活垃圾污染水體;鑒于該庫垂釣歷史悠久,垂釣已經是當地人休閑娛樂的重要活動,垂釣項目暫不取消,在各垂釣點附近放置垃圾箱,安排專人清理垂釣期垃圾——每日用車輛將垃圾清理運出;安排木船定期打撈水面漂浮物;庫區內禁止放牧和鴨、鵝,防止禽畜糞便直接進入水體;庫區不搞網箱養殖,庫區不投放飼料;禁止有毒物質進入水體。
3.2.4 一級陸域保護區內生產生活管理
保護區內辦公地、食堂、生活區要有污水處理設施,嚴禁將污水直接排放到水庫內;取締碼頭。
3.2.5 定期檢測、發布水質公告
在庫區內上中下游布設6個監測點,檢測水質。監測項目:流量、pH值、生化需氧量、化學需氧量、總磷、總氮。每季度檢測一次,檢測結果向社會公告。
南城子水庫飲用水源地需要加強管護,提高水質。堅決取締水源保護區內直接排污口,嚴防養殖業污染,禁止有毒物質進入飲用水源保護區。難點在于種植業化肥、農藥的使用管理,做好水面管理和生態修復。工作中首先要加強宣傳,傳播水源地保護知識,明確該水庫水源地保護區范圍,然后遵循法律法規,依靠當地政府,加強管理和增加人、財、物的投入,才能從根本上改善水源地水質。
[1]國家環境保護總局.GB3838—2002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S].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2.
1007-7596(2017)02-0194-02
2017-02-10
范志遠(1967-),男,遼寧鐵嶺人,工程師,從事水庫工程管理工作。
X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