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振
(錦州市義縣水利局,遼寧 錦州 121100)
?
新生態環境下水土流失治理對策研究
王福振
(錦州市義縣水利局,遼寧 錦州 121100)
如今河道枯竭、地下水下降、揚沙四起、霧霾、環境污染等自然現象頻發,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為了改善生態環境,應該做到對已經破壞的盡量減少破壞,已經治理的工程加大管護力度,盡量恢復自然界自我平衡作用,采取多種方法,從根本上治理水土流失,確保人與大自然的生態環境得以和諧相處。
新生態環境;水土流失;治理對策;存在問題
國民經濟飛速發展,各式各樣的生產建設項目猶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城市改造建設,城市新區、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區無處不在,河道枯竭、地下水下降、揚沙四起、霧霾、環境污染等自然現象頻發,生態環境遭到破壞。
對于生態環境的治理,我國相關部門就從來沒有停止過,而且治理強度越來越大,林業、水利、發改、財政、土地均有水土流失治理項目,治理力度空前,治理名稱之多,國家投資之多都是有目共睹的,三北防護林、國家水土保持重點治理區、廢棄礦山修復、以工代振等項目,這些治理工程均發揮了巨大的社會效益,生態治理工程是一種長態化的工程,對于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堅持不懈,已治理工程的加大管護,充分發揮工程效益。未治理的盡量減少破壞,防止新的水土流失發生[1]。
2.1 重治理輕管護
生態環境惡化的同時,國家相關部門均有涉及到的水土流失治理工程項目,林業、水利、發改、土地等部門,逐步加大了對水土流失治理的步伐,治理項目名稱也是五花八門,最終的目的就是把生態環境治理好,但是目前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已治理完的工程,經過建設主管部門移交到鄉村以后,工程的后期管護相對薄弱,已治理的工程由于缺少人員管護,有的遭到人為和牲畜的破壞,最主要的是生產開發建設項目,有時更是在治理區內大肆開發建設,政府為了經濟利益,也是采取默許的態度,甚至有時還給相關單位提供便利條件,這就造成治理區和非治理區生態環境的嚴重惡化。
2.2 重收費輕治理
國家針對生態環境方面存在著諸多收費項目,例如水土流失補償費、礦產資源補償費、采礦權使用費、礦產資源勘查登記費、林地補償費、綠化費等,現狀是多部門、多費種均涉及到對生態環境破壞進行處理,而且收費部門更是積極主動地去收費,雖然收費采取收支兩條錢,但是大部門費用來源還是會被用于原單位的日常開銷,其次費用征收后資金流向大致國庫、地方財政等方面,棄渣場、礦山開采裸露面、取土場等方面基本處于自然狀態下,生態環境就是在這種狀態下逐步地被破壞了,造成了今天千瘡百孔的自然環境[1]。
2.3 重經濟忽管理
國家經濟飛速發展,造成現在的管理層面大多重視經濟,忽視了經濟發展對生態環境的破壞造成的影響,各種礦山企業、新的生產建設單位、公路建設、鐵路建設、山區的生產建設項目很多都是通過了環評和水土保持方案,但是項目實施后,就只是進行正常的生產,大多的棄渣、堆場、已破壞的裸露面就無人管理了,任由其隨處放置或者流入河道,加之行政監管部門管理人員有限,對發現的問題也是聽之任之,大量的荒山、荒坡被挖開,礦渣到處都是,堆棄的渣土隨著歲月的推移逐步流入溝溝叉叉,大量的水土就是這樣流失掉了,造成下游河道抬高,河床縮窄,讓我們步入了經濟發展的惡性循環過程中,生態環境就此破壞了。
3.1 減少收費項目,增加生態環境維護稅
關于生態環境資源和水土流失等方面的收費項目眾多,但是收來的費用沒有充分用到生態環境上去,必須從根本上改變多方收費的趨勢,從國家政策上做出改變,生態環境再也不能惡化了,把相關收費項目改為生態環境維護稅,強化稅收,破壞了就必須治理,反之停業整頓,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進行環境治理。
3.2 統一規劃和治理
目前治理水土流失的狀態是多部門治理,多方位投資,項目重復,治理重復,要想徹底改變這種現狀,國家層面要對治理水土流失這項工程從宏觀上統一認識,統一規劃,多部門整合到一起,齊心協力徹底治理水土流失,才能把這項工作做好,為民造福。水土流失的發生不是一朝一夕就產生的,是由多方面、多原因、多角度產生的,而且治理水土流失是一項長期的,對子孫萬代生存環境負責的工程項目,規劃不能膚淺片面,要從全局出現,要站在全國角度,從十三五規劃以至于更遠的將來,把這項工作做實,做牢,一絲不茍地逐步落實,爭取早日還我們的后代青山綠水的生態環境。
3.3 對開發建設的管理
開發建設單位能夠進行正常生產,正常在開工建設前要有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水土保持方案、礦產資源開采許可等多方面的手續,大部分的開發建設項目在開工前均能夠取得上述行政審批手續,取得手續后,相當一部分企業基本上就可以有恃無恐地生產建設了,置生態環境破壞于不顧,而相關部門更是以收費為目的,任由這種破壞行為自由發展,致使自然環境由點到面,一點一滴地逐漸地破壞起來,針對這種破壞行為,必須進行治理,法律規定誰破壞誰治理,如果不進行治理,國家在法律上必須要求其停止生產建設。
3.4 強化領導意識
在中國這個特色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各級領導意識是至關重要的,國民經濟要發展,沒有生產建設單位的奉獻是不可能完成的,這就會出現一個問題,各式各樣的生產建設單位的出現,就會必免不了地造成相應部位的生態環境出現破壞,有些礦業開發造成的破壞程度更是讓人難以想象,但是為了經濟發展,為了地方政府的建設,有關部門領導就大開綠燈,任其開發建設,對于破壞生態環境聽之任之,這樣的生態環境破壞了,以后就無人管理了,所以說相關部門領導的意識是至關重要的,他們的意識形態提高不上去,生態環境想弄好,也是有一定難度的,只有強化領導意識,讓他們的意識形態提高上去,減少開發建設項目的破壞程度,盡量做到不破壞已有的生態環境,這樣我們的生態環境才能夠有所改善。
3.5 加大法律處罰力度
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賦予了相關行政執法部門對破壞生態環境處罰力度,水土保持法、土地法、林業法、水法等法律、法規均有相關條款規定,對破壞水土流失的行為需要進行法律處理。執法者更要強化認識,不能置法律而不顧,對任何破壞生態環境的違法行為,依據法律手段,進行嚴肅處理,讓生態環境除了自然生態修復以外,更要在法律的保護下,減少破壞,破壞了必須受到法律的制裁。
總之,國家經濟發展上去了,生態環境卻遭到了無形的破壞,造成破壞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為了把已經惡化的生態環境早日恢復起來,必須采取相應措施,強化領導、統一規劃、減少收費、加大稅收,對開發建設項目從根本上防止水土流失的發生,構建新形水土流失防治體系,逐漸恢復我們的生態環境,走上良性循環的軌道。
[1]蔡壯,黃金峰.東北黑土區水土流失防治工程建后管護模式研究[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3(05):24.
1007-7596(2017)02-0196-02
2017-02-13
王福振(1974-),男,遼寧義縣人,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工程管理、建筑施工、水土保持等。
S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