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鴻文(大慶鉆探工程公司鉆井一公司,黑龍江 大慶 163411)
鉆井現場SHE安全管理過程分析
閆鴻文(大慶鉆探工程公司鉆井一公司,黑龍江 大慶 163411)
鉆井現場施工經常會出現復雜混亂的狀況。由于施工強度和難度,使工作人員在操作中出現疲勞而導致注意力分散,從而發生一些安全性事故。加之,各種工作因素的影響,都嚴重威脅這整體工程的施工質量與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因此,在作業中需要重視鉆井現場的SHE安全管理維護。本文,就鉆井現場SHE安全管理的過程進行分析,并運用專業的理論與實踐經驗作為指導,對鉆井現場安全過程進行詳細分析與研究。
鉆井;現場;SHE安全管理;過程
鉆井現場施工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地位,在勘探過程中,鉆井施工的安全性直接影響整個工程的進展與后期生產處理。因此,掌握科學合理的鉆井現場SHE安全管理過程維護以及專業操作流程十分必要。針對鉆井現場的施工特點以及鉆井施工過程中的安全管理現狀進行分析,結合專業技術理論,進行合理的技術總結與操作規劃。
在進行鉆井施工工程中,管理安全措施十分重要。結合實際操作的內容以及現場施工的變化,可以總結出具體的鉆井施工的一些主要特點。其一,在鉆井工程工作中,經常會遇到環境惡劣的情況,由于鉆井施工通常是在野外露天的環境中進行,因此,工作人員需要客服所有的自然環境變化與困難。其二,在鉆井工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尤其對于工人的體力具有較高的要求和挑戰[1]。在長時間、高強度的施工作業中,工人會經常性感到體力不足,產生疲憊狀態而分散工作注意力,從而會導致在施工作業中的安全事故。其三,鉆井工程作業的現場經常較為復雜與混亂。由于施工,會有大量的工具以及機械放置在現場,如果不加以管制與整理,容易產生危險與事故發生,甚至會危機生命。
鉆井施工的特點,決定這鉆井工作具有高度的風險性和難度。通常在施工現場,會由于工作人員的操作誤差以及注意力方面等問題發生安全事故,因此會產生巨大的經濟損失以及工作人員的人身損傷。因此,掌握鉆井工程中SHE安全管理現狀,對于施工的安全以及整體工程進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安全管理現狀的維護,直接體現鉆井施工工程的質量水平與人事綜合素質。
鉆井工作作為重體力工種,對于工作人員的體能以及工作經驗和技術具有較高的要求。通常,工作人員在達到這些標準的狀態后,對于安全知識的預備與學習較為忽視。因此產生了普遍工作人員安全知識匱乏的現象。安全性知識的普及,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提升工作人員的整體安全素質與安全施工能力。
對于一般的施工現場通常較為混亂,而由于工作性質以及工作環境的影響,也很難解決這一普遍問題。通常情況下,這種現象是由于現場安全管理制度的渙散造成的。在施工現場,工人以及團隊的工作重點和中心都會放在工程鉆井技術以及相互配合方面,在安全管理制度上就會有很大欠缺[2]。因此,在現場施工作業中,需要一系列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及規范加以約束和調整。達到工作人員人身安全以及最佳工作狀態的配合與控制。
在鉆井工作中,工作人員的安全性意識,可以通過培訓的方式進行強化。運用作息時間,通過廣播、會議、以及宣傳條幅的形式進行。通過對工作人員安全意識的提升,確保政府以及負責的相關工作團體進行安全知識的總結與規劃[3]。實現較高水平的應用作業意識與形式的結合。達到鉆井工作人員安全管理意識的全面提升。
安全性吧標識對于施工現場的安全作用重大。很多施工安全作業需要安全性標識進行規范和指示。合理完善的安全標識能夠是施工現場以及作業的流程正規化和安全化。在工作人員進行共同合作協調的工作進行中,安全性標識能夠大大提升施工的進程以及工作效率。合理利用安全性標識,能夠對正常運行的施工現場以及應用的活動規范進行警示與提醒的作用。
在進行鉆井施工中,維護危險性的工作需要投入專業性的安全性規范以計劃。在進行工作進程的調整中,實現防護用品的高質量配備。對于工作人員施工中的安全性維護以及政府部門的施工用品定期檢測進行規范以及全面的技術性調整[4]。結合工作人員的實際應用水平分析以及工作狀態的調動,對安全防護用具進行合理的分配和發放。
鉆井工程是勘探施工過程匯總非常重要的環節。鉆井工序的安全以及效率決定這整個工程質量的優劣。因此,在技術上和實踐中都要充分的發揮鉆井現場SHE安全管理的效用與優勢。結合實際操作的重點與難點,實現對鉆井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安置與調控。抓住鉆井安全管理工作的重點,加強現場作業的管理力度,提升工作人員的安全管理意識,從整體上實現鉆井工程質量技術的提升與鞏固。
[1]張立蒙.石油鉆井現場的安全管理措施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28:154.
[2]王亞東.鉆井現場安全觀察與溝通管理應用前景分析[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3,09:208.
[3]甘行健.元壩地區鉆井復雜情況分析及風險評價研究[D].長江大學,2014.
[4]王瀟.鉆井工程安全動態評價方法研究[D].西安石油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