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世界讀書日”當天,“國圖公開課”正式上線。“國圖公開課”是國家圖書館借鑒“慕課”大規模、開放、在線的理念,以國家圖書館豐富的紙質藏書、數字資源藏書以及歷年來積累的專家學者講座等資源為依托的全新數字平臺。其中,專家薦書課程,推薦的是各個領域“最好最值得讀的書”,更具權威性和針對性。
“‘互聯網+時代,實際就是一個大家互動學習的時代。”國家圖書館館長韓永進說道,“國圖公開課”是一個大規模開放式的平臺,把過去的小“教室”搬到互聯網上,既有教學的過程,也設置了互動環節,每一位網友都是“國圖公開課”的創造者,他們既是讀者,也是老師。“國圖公開課”是國家圖書館與時俱進的新嘗試,也是走近“互聯網+”時代的新開端。
多維解讀
1.與時俱進。國家圖書館進入“互聯網+”時代,是文化界發展的新起點。以網絡為媒介推送知識,縮小傳統的授課模式,同時擴大了知識范圍,便民利民。這一舉措不僅符合當下大眾獲取知識、新聞的習慣,還增加了大眾“進入”圖書館的機會,實現了與時俱進,開拓創新。
2.技巧。文化傳承富有技巧性地傳遞,優質地傳承,能讓文明之火播種得更遠。當今社會呈現出傳統文化被遺忘,文化自信心被弱化的趨勢。丘吉爾曾說:“不伴隨力量的文化,將成為滅絕的文化。”國家圖書館很好地將文化與時代和力量相結合,實現了傳統文化繼承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