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偉斌
■
一、記敘文中心明確
1.線索明晰法。線索是寫作者組織材料的一種思路,是連綴文章的全部材料的脈絡,只有線索清楚,“言之有序”,才能清楚明白地表現文章的中心。我們提筆寫作時,首先要確立好一個中心,也要選好表達中心的材料,之后我們須在材料中提煉出一個線索,開頭、中間、結尾都要緊緊抓住這個線索。比如佳作《母親手中的稻草繩》以稻草繩作為主線,串聯起每一個細節,文章層次清晰明了。因此,線索確定得恰當,會使文章中心明確。
2.首尾呼應法。為了使記敘文的中心更加明確突出,要注重開頭與結尾的照應。文章開頭提到的內容,結尾須遙相呼應,比如佳作《早》,文章開頭便說,在霓虹燈閃爍的城鎮里,自己依舊相信“早”就是希望,然后描寫了母親和自己早起的兩個畫面,結尾再次強調,相信“早”能帶來盼頭,首尾呼應,中心突出,給人以首尾圓合、結構嚴謹之感。運用首尾呼應法時,要注意兩個問題:一是照應的語句要有所變化,不能簡單重復,否則顯得呆板;二是開頭和結尾的文字,要有明顯的適應性,開頭只能作開頭,結尾只能做結尾,不能互換而用。
3.處處扣題法。為了使記敘文的中心突出,可在文章的不同位置,反復扣題,對閱讀者的視覺和心理產生強大的沖擊,達到突出中心的目的。比如佳作《我為自己的選擇而驕傲》,作者根據自己搭乘公交車的親身經歷,面對司機所犯的錯誤“我”該如何選擇?緊扣“選擇”這一主題展開多次的心靈掙扎活動:“這是司機的錯,你應該去抄下他的員工號投訴他”“你每天都搭這部車,如果司機報復,很容易的”。心理活動的描寫細膩真實,突出“我”選擇的猶豫,也為“我”最終的選擇作了鋪墊,主題明確。因此,我們要注意兩種扣題方法:一是在某些段落或每個段落的開頭或結尾,用字面相同的句子重復標題或者中心,反復點題,從而達到突出中心的目的。二是在行文過程中,讓似曾相識的詞語、句子反復出現,基調不變,細節轉化,不斷強化主題,在變化中給人以豐富生動之感。
4.主旨深化法。記敘文無論是寫人還是記事都必須具有真情實感。記敘文中應恰當地插入抒情和議論的句子,點明人物的思想性格,闡明所寫事件的本質意義,更鮮明地點明中心,深化主題,增強文章的感染力。對表現中心來說,如果說記敘是暗示的話,那么議論和抒情就是明示。在文章的關鍵位置,比如結尾,用一兩句抒情議論句,畫龍點睛,不僅升華感情,而且深化主題,往往會使讀者產生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比如佳作《好大一棵樹》,文章以樹為線,串聯起奶娘和“我”兩個中心人物,文章由眼前寫到過去,又由過去寫到現在,結尾處借歌曲《好大一棵樹》的意境,由實到虛,情感升華,具有深厚的意蘊。但需要注意的是,抒情議論要言簡意賅,緊扣記敘的內容。因為記敘文中的議論是起輔助作用的,要點到為止,不可長篇大論,否則會喧賓奪主。
二、議論文中心明確
1.單一集中法。單一集中,就是說一篇議論文中只能有一個論點,全篇作文都要圍繞這個論點把道理說深說透。考生在動筆之前首先要認真審題,根據作文的需要確立一個論點,這是議論文突出中心的前提條件。作文論點的確立,必須從全部材料出發,必須把握事物的本質。不少考生的作文詞不達意,說了半天沒有講出什么觀點和道理;或者中心分散,幾個觀點、道理齊頭并進,沒有統領,結果哪個意思都沒有說透。如題為《答案是豐富多彩的》的考場作文開頭提出了“答案是豐富多彩的”的中心論點,但接著列舉的事例卻說明了“真正的正確的答案永遠只有一個”,然后又說“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想法”。文章中心不明確,都是因為考生事先沒有確立好論點造成的。總之,一篇好的議論文的每一句話,每一個段落,都必須為表現和深化中心服務。
2.多點扣題法。多點扣題,簡單地說就是寫議論文要注意點題扣題,把議論文的題旨講深講透。考生在寫議論文的時候,必須在文章中恰當的地方,用簡明扼要的語句點明文章主旨、揭示文章的主題。點題的目的在于鮮明地標示自己文章的中心,以便使閱卷老師能鮮明地知道自己文章的中心。點題的位置是靈活的,可以根據文章的結構安排或抒情的方式,放置于醒目的位置,形式多種多樣,可以開宗明義,篇首點題;也可以卒章顯志,結尾點題;還可以貌似重復,強調點題,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