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超


【摘要】目的 探究銀杏達莫注射液對冠心病不穩定性心絞痛的療效及其對內皮細胞功能的作用。
方法 選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40例為研究對象,觀察所有患者治療前后不穩定性心絞痛的改善情況以及對內皮細胞功能(von Willebrand因子、內皮素、一氧化氮)的影響。結果 所有患者治療后的心絞痛評分低于治療前,幾組指標之間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冠心病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予以銀杏達莫治療,改善其基本臨床癥狀,保護內皮細胞功能,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銀杏達莫;冠心病;不穩定性心絞痛;內皮細胞功能
【中圖分類號】R541.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20.0.01
冠心病是常見的心血管內科疾病,而不穩定性心絞痛是冠心病的急性動脈綜合征,以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不穩定為基本的病理特點,主要的臨床癥狀除了心絞痛外,還常伴有出汗、心悸、呼吸困難等癥狀,對于患者的生命有隱患問題,因此及時有效地治療至關重要[1]。據近年的臨床分析發現,內皮細胞功能的障礙與心血管疾病之間有密切的聯系,因此在心血管疾病的藥物研究上偏于改善內皮細胞功能的發展方向,銀杏達莫就是其中一種有效藥物之一[2]。因此本研究旨在對銀杏達莫在治療冠心病不穩定性心絞痛以及對內皮細胞功能的作用進行探究,報道
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7~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40例為研究對象,其中,男20例,女20例,年齡55~70歲,平均年齡(64.23±1.10)歲,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50±1.12)年,比較所有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予以銀杏達莫注射液(湖北民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2022870)靜脈滴注,取20 mL的銀杏達莫注射液加入250 mL 5%的葡萄糖或250 mL 0.9%的生理鹽水中,1次/d,以14天為一個療程。所有患者在治療前后均取其晨起時的空腹血進行一氧化氮、內皮素等的檢測,而心絞痛的檢測,予以放射免疫法進行測定。所有患者的治療觀察時間均為4周。
1.3 觀察指標
觀察所有患者治療前后不穩定性心絞痛的改善情況以及對von Willebrand因子、內皮素、一氧化氮的變化
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所有患者治療前后不穩定性心絞痛的改善情況以及對von Willebrand因子、內皮素、一氧化氮的變化情況經過比較分析。見表1、表2。
3 討 論
不穩定性心絞痛是冠心病的急性心臟事件,主要的病理為冠狀動脈狹窄、不穩定出血、血小板聚集造成血栓等,影響患者的內皮細胞功能以及心血管的活性,對患者的生命、生存質量均造成嚴重的影響[3]。
據臨床的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會導致其一氧化氮的分泌減少、內皮細胞受損、內皮素分泌增加等,致使患者的血管內皮功能失衡,因此對于心絞痛的治療主要圍繞抗血小板、心肌氧耗、降脂、抗凝等展開研究[4]。本研究的結果也證實了,所有患者治療后的心絞痛評分低于治療前,且von Willebrand因子、內皮素亦低于治療前的von Willebrand因子、內皮素,一氧化氮較治療前明顯增加(36.58±2.25)?mol/L,幾組指標之間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銀杏達莫注射液治療冠心病不穩定性心絞痛具有顯著的效果,不僅可以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而且還對患者的內皮細胞功能起到改善、保護的作用,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周福民.復方丹參滴丸聯合銀杏達莫注射液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效果觀察[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5,13(11):64-65.
[2] 馮 丹,魯啟洪.銀杏達莫注射液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TNF-α和hs-CRP的影響[J].中國中醫急癥,2014,23(11):2081-2082.
[3] 石惠娟,汪 雁,孟憲紅,等.中西醫結合治療冠心病不穩定型心絞痛68例臨床觀察[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3,10(05):249-250.
[4] 孫福寶.銀杏達莫注射液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3,22(06):15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