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旭
【摘要】目的 探討紅花黃色素注射液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治療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收治糖尿病周圍神經病41例作為觀察組,再選取同期41例為對照組,對照組予以甲鈷胺治療,觀察組加用紅花黃色素注射液進行治療,觀察兩組治療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治愈率、顯效率及總有效率分別為26.83%、46.34%、92.68%顯著高于對照組的9.76%、24.39%、75.6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紅花黃色素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效果良好,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關鍵詞】紅花黃色素注射液;糖尿病周圍神經病;療效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20..01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是糖尿病最常見慢性并發癥和最要致殘原因之一[1],受免疫力低下、代謝紊亂、病程、血糖控制度及局部供血等多種因素影響,對患者的生活質量有著嚴重的影響[2],有效的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方法是臨床醫學工作者研究重點和熱點,本次對紅花黃色素注射液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進行研究,現將其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收治糖尿病周圍神經病41例作為觀察組,再選取同期糖尿病周圍神經病患者41例為對照組,所有患者均符合《實用內科學》糖尿病周圍神經病的診斷標準,均無嚴重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障礙,及其他因素導致周圍神經病變患者,年齡45~80歲,平均年齡(66.35±2.33)歲,兩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給予所有患者飲食、運動、服用降糖藥物或使用胰島素等常規糖尿病治療,血糖穩定后給予對照組甲鈷胺500 μg溶與生理鹽水100 mL進行靜脈滴注,1次/d,觀察組給予紅花黃色素注射液40 mL溶于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進行靜脈滴注,1次/d,14 d/個療程,間隔1周連續使用第二療程。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
1.4 療效評定標準
治愈:所有身體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復正常;顯效:自覺癥狀消失明顯,腱反射基本恢復正常狀態,神經傳導帶恢復正?;蛩俣仍黾?gt;5 m/s;好轉:自覺癥狀有所減輕,腱反射為恢復完全,神經傳導速度增加<5 m/s;無效:自覺癥狀為好轉甚至加重,腱反射改善不明顯,肌電圖神經傳導速度變化不明顯。治愈率+顯效率+好轉率=總有效率。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觀察組患者治愈率、顯效率及總有效率分別為26.83%、46.34%、92.68%顯著高于對照組的9.76%、24.39%、75.6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是最常見的糖尿病并發生,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因糖尿病患者長期處于高血糖狀態,和高血糖導致的各種生理改變而致使神經烯烴損傷及累計全身周圍系統任何部位,而具有不同臨床表現是誘發足部潰瘍和下肢截肢危險[3],給患者精神和肉體帶來雙重痛苦。
紅花黃色素是由由菊科植物紅花花瓣利用現代生物技術提取的天然色素[4],含有多種水溶性查爾酮混合物,紅花是傳統活血化瘀類中藥,花黃色素中HSYA具有良好修復神經系統損害作用,還可對神經傳導速度進行改善,紅結果顯示采用紅花黃色素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的治愈率、顯效率及總有效率分別為26.83%、46.34%、92.68%于采用甲鈷胺治療的對照組9.76%、24.39%、75.61%相比較,兩組差異明顯,佐證了紅花黃色素具有良好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效果,與史衍杰等[5]研究高度一致。
綜上所述,采用紅花黃色素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效果良好,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 李 慧,喻曉兵,陳 沁,等.2型糖尿病患者視網膜神經纖維層厚度與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關系[J].中華糖尿病雜志,2016,8(7):418-421.
[2] 張 軍.紅花黃色素粉劑聯合甲鉆胺針劑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療效觀察[J].兵團醫學,2013,37(3):23-25.
[3] 劉學文.紅花黃色素凍干粉針劑聯合復方丹參注射液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民康醫學,2013,25(20):38-40.
[4] 陳文俊.蘇肽生聯合紅花黃色素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觀察[J].現代醫學,2015,26(4):768-769.
[5] 史衍杰,蓋 艷,段大航,等.紅花黃色素注射液治療糖尿病并發癥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5,10(11):1556-1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