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耀雨
【摘要】目的 觀察蟬龍止嗽散對急性氣管、支氣管炎的療效。方法 選擇2015年8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氣管、支氣管炎患者102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西藥干預組與中藥干預組,各51例。西藥組采用阿莫西林膠囊直列;中藥干預組選用蟬龍止嗽散作為治療用藥。對比兩組患者的療效。結果 中藥干預組總有效率明顯優于西藥干預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確定基礎方的基礎上,結合患者證型行準確辨證,實施加減,是該方獲得較滿意療效的關鍵。
【關鍵詞】蟬龍止嗽散;急性氣管、支氣管炎;療效
【中圖分類號】R56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20..01
急性氣管一支氣管炎是由多種因素侵襲氣管粘膜所引起的一種急性下呼吸道炎癥,其臨床表現以嚴重持久的咳嗽癥狀為主要特征,亦可見于肺部無異常的人群。該病種的發病率比支氣管哮喘高9倍,是肺炎發病率的20倍[1]。我院選擇蟬龍止嗽散對該類患者實施中醫中藥干預,療效較滿意,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8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氣管、支氣管炎患者102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西藥干預組與中藥干預組,各51例。納入標準:①臨床不適癥狀:輕度頭痛、腰部疼痛、存在發熱、惡寒癥狀。②呼吸道系統表現出噴嚏多發、鼻塞不適、咽喉部感腫痛、說話聲音嘶啞、咳嗽、胸悶等。③體征:聽診可聞及濕性及粗、干啰音,且呼吸音粗。④相關輔助檢查示:痰涂片檢查后可見到致病菌,血球分析示白細胞計數呈明顯上升,X線攝片檢查偶見正常的的肺紋理的增粗。兩組患者年齡與性別、分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西藥組患者治療方案為:阿莫西林膠囊,劑量為0.25~0.5 g/次,3次/d;復方波羅酶片,劑量為1~2片/次,3次/d。連續用藥6日為一個療程。中藥干預組選用蟬龍止嗽散作為治療用藥,其組成為荊芥、白前、蟬衣、甘草、陳皮 、紫苑、地龍、桔梗,以上諸藥皆為5~15 g,百部為5~20 g。對患者實施辯證加減,煎服送下,一日兩服,連續用藥6日為一個療程。
1.3 療效判定標準
痊愈:咳嗽、咳痰等不適癥狀完全消失,飲食及精神恢復至正常狀態。顯效:咳嗽、咳痰等不適癥狀與治療前相比較減少達2/3,,飲食及精神基本恢復至正常狀態。有效:咳嗽、咳痰等不適癥狀與治療前相比較約減少1/3。無效:咳嗽、咳痰等不適癥狀未出現減輕,甚至表現為進一步的加重,需調整為其它治療方案。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干預后,中藥干預組總有效率優于西藥干預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5.299,P=0.021<0.05)。見表1、2。
3 討 論
急性氣管-支氣管炎在臨床上是一種常見的呼吸道多發病種,具有起病急而病程短的特點,對于該病種的治療應及遵循及早而徹底的原則,否則其轉變成為慢性病的可能性增大[2]。該病種在祖國醫學中屬于“外感咳嗽”的范疇,系由六淫外感而犯及肺臟,使肺失宣肅,導致肺氣之上逆進而為咳、為嗽[3]。止嗽散方劑因其所具有的功專鎮咳祛痰且藥性平和的優點,在臨床上受到醫家的普遍推崇,對久咳、頑咳、寒咳、熱咳均適用。本研究將蟬龍止嗽散確定為基本方,以辯癥加減法用于中藥干預組的臨床治療,治療總有效率顯著優于西藥干預組。該方以荊芥主祛邪疏風,輔以紫苑、百部、甘草、陳皮達化痰止咳之效,以桔梗、前胡行升、降之法,可同時發揮宣肺利氣、健脾化痰、祛痰止咳的功效,如上方疏風解痙止咳效力不足,則可加用地龍和蟬衣。如此在確定基礎方的基礎上,結合患者證型行準確辨證,實施加減,是該方獲得較滿意治療效果的關鍵。
參考文獻
[1] 郭 來.急性氣管一支氣管炎中醫藥治療進展[J].中國中醫急癥,2010,19(7):1192-1193.
[2] 楊小龍.熱毒寧注射液治療急性氣管-支氣管炎的效果觀察[J].吉林醫學,2013,34(17):3347-3348.
[3] 藍 仕.麻杏石甘湯加減治療急性氣管-支氣管炎100例[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3,22(7):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