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軍(青海鹽湖三元鉀肥有限公司,青海 格爾木 816000)
論我國鉀肥工業生產技術的應用及發展
冶軍(青海鹽湖三元鉀肥有限公司,青海 格爾木 816000)
鉀肥的產品以氯化鉀為主,并占據著總量的百分之九十左右。在我國可溶性鉀資源存在著較為缺少的問題,這限制了我國鉀肥的生產與發展。也正是受到固體鉀鹽資源缺乏的影響,在農業上的運用得不到滿足,所以現階段主要以以進口為主。基于此本文針對我國鉀肥工業生產技術的運用與發展進行了簡要闡述,并提出幾點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鉀肥;工業生產技術;運用分析;發展研究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現階段的氯化鉀加工技術得到了開發與運用,從開始的冷分解浮選加工技術、冷分解熱熔結晶法技術逐漸發展成為了反浮選冷結晶法技術以及兌鹵脫鈉控速分解結晶法技術等。借助這些技術,可以提高產品的質量,保證粒度上可以滿足實際的需求。因此,要正確運用鉀肥工業生產技術,滿足農業等方面的需求。
就我國現階段所開采的一些鉀礦資源來說,主要是從新疆的羅布泊以及青海的柴達木盆地中的鹵水鉀資源上獲取的。但是通過調查可以看出,我國現階段的經濟儲量大約可以開采60年左右。所以也可以說我國不僅是鉀礦資源儲量相對較少,在開采能力上也存在著一定的不足。目前所開采的鉀礦資源中鹵水礦占據90%左右,如果想要提高產能,就要引入更多的淡水資源,但是受到鉀礦資源產地中水資源短缺的影響,使得鉀礦資源的產能也受到了限制[1]。
2.1 冷結晶正浮選法工藝
對于這一工藝來說,可以對光鹵石分解體系的飽和度進行控制,從而在滿足常溫的基礎上可以加大氯化鉀晶體顆粒。從工藝流程上來說,就是要以光鹵石作為主要的原材料,在結晶器中進行分解,且在母液中增加一定的氯化鎂,從而得到顆粒較大的結晶晶體。通過對沉降區域中所排出的細晶進行洗滌浴溶解,可以讓母液回到結晶器中,從而作為分解液來進行分解,所得到的粗粒就是粗鉀。在進入到浮選系統以后,在淡水的洗滌以及過濾等環節下,從而得到最終的氯化鉀成品。
2.2 光鹵石富集與精制
就我國的光鹵石資源來說,還是相對比較豐富的,但是受到含鉀量不高的影響,使得加工中的能耗有了一定的增加,所得到的大量副產氯化鎂也難以被有效的處理,從而在氯化鉀生產的過程中,這一方法使用的比例并不大。在富集中所采取的工藝:第一,采取冷溶法。通過將含有氯化鉀的光鹵石在一定溫度下借助淡鹽水等進行浸取,從而先將其中的氯化鎂溶出。在氯化鎂含量增加后,氯化鉀就會通過結晶的方式生產出來,但是所得到的氯化鉀中也存在著電影的氯化鈉,所以就要運用富集鉀石鹽等方法進行進一步的加工。第二,采取熱熔法。在水溫為100℃左右時進行光鹵石的溶解,所分離出來的不溶物就要及時進行冷卻結晶,從而得到氯化鉀。
2.3 對含鉀的鹵水進行加工
在含鉀的鹵水中不僅包含了鉀湖水,同時也包含了含鉀的井水以及鹽田中的鹵水等。如死海中的鹵水等都已經被運用到了生產;氯化鉀中。從工藝上來說,就是要將鹵水引入到鹽田中去,通過自然蒸發等方法將其中90%左右的氯化鈉結晶出來,然后將所得到的鹵液引入到另一組鹽田中去,通過再次蒸發以及結晶等方法來得到所需要的光鹵石,從而借助富集光鹵石的方法來進行氯化鉀的制取生產工作[2]。
2.4 硫酸鉀
對于這一方法來說,就是借助可溶性的硫酸鹽鉀礦來作為生產的原材料,但是這一方法在少數國家以及地區中得到了運用。通過采取與鉀石鹽礦富集相似的方法來進行處理,從而得到可利用的肥料。在進行純硫酸鉀制取的過程中,就可以從相應的復分解反應上出發,通過溶液蒸發等來得出硫酸鉀。在蘇聯的工業生產以及我國的一些地區中,綜合利用明礬石來制取硫酸鉀以及硫酸等。對于明礬石來說,通過研磨后,進行煅燒還原,從而得到二氧化硫,以此來進行硫酸的生產。想要還原物料,就可以借助堿液浸取的方法,得到硫酸鉀以及氧化鋁等,然后按照拜耳法來進行氧化鋁的制取。在富集精制鉀石鹽礦的過程中,所得到的副產主要包含了氯化鈉以及一些少量的氯化鉀等鹵液,所以就可以借助工具將其送入到圍場中,通過自然蒸發等方法來進行結晶與固化。在對光鹵石進行加工的過程中,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廢液,這樣也就加大了處理上的難度,所以也就延長了自然蒸發以及固化等工序中的時間。
在社會的不斷發展下,就要積極開發與利用好難溶性鉀礦來進行鉀肥的制造,通過研究新技術與方法不僅可以滿足現有的需求,同時也可以促進這一行業的發展。因此,在實際中就要充分利用好國外中的鉀鹽,但是也要避免出現依賴等現象。從未來的需求來源上進行劃分可以看出,在自然供給上要控制在30%-40%左右,周邊國家中的開發占據30%左右,進口占據20%-30左右,其他方面占據0%-20%左右。只有真正形成科學合理的布局,才能建立出完善的鉀肥資源保障體系,從而確保我國農業上的可持續發展。在國外鉀肥產業不斷發展的基礎上,我國就要做好改革與創新工作,開發出新的技術與知識產權,這樣才能保證我國的化肥產品質量,增強在國際上的競爭力。所以說就要積極開發出新的制取生產路線,實現產業化的發展,解決現階段中存在的不足[3]。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植物在生長發展的過程中是需要鉀的參與的,因此,做好鉀鹽的生產技術研發,制備高質量的鉀鹽就顯得極為重要了。在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下,要主動進行鉀資源的開發與處理,以此來滿足各方面的需求。
[1]亓昭英,程忠.我國鉀肥工業生產技術的應用及發展[J].現代礦業,2001,(18):1-3.
[2]張向南.論鉀肥工業生產技術的應用及發展[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04):88-89.
[3]張永志.淺談我國鉀肥工業的發展與市場需求[J].磷肥與復肥,2008,(05):7-7.
冶軍(1988-),男,籍貫: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