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飛(東華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24)
煤化工廢水零排放技術問題與解決思路
彭飛(東華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24)
經濟的迅速發展使得環境保護問題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問題。如何在煤化工生產中降低廢水的排放成為煤化工企業重視的問題。這就需要對煤化工不同廢水的特征進行分析,根據實際情況對廢水進行相應的處理。使得廢水的排放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
煤化工廢水;零排放;技術問題;解決思路
煤化工的企業主要是以煤作為主要的原料,經過一定的化學加工過后,使煤進行相應的轉化,使其得到綜合的利用。我國的煤炭資源相對來說比較豐富,所以煤化工行業是我國工業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在煤化工企業運作過程中,某些煤制化學品在進行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污水,并且這些污水的水質復雜,造成煤化工的廢水處理問題對煤化工產業的健康發展有著不利的影響。
1.1 關于對有機廢水進行的處理
對有機廢水進行相關處理的過程中,應該根據具體水質的實際情況以及實際的場地情況來對工藝進行確定。具體來說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由于廢水里包含著許多有機物,這些有機物的特點是難以降解并且還存在有毒物質,所以一定要在厭氧或者欠氧的環境中進行開環,使得廢水的可生化性得到提升。其次,對廢水生化階段的時間要進行適當地延長以保證生化的有效性。
1.2 關于對含鹽廢水進行的處理
隨著膜分離技術水平逐漸提升,并且膜生產的工藝也在不斷進步,使得膜的使用時間隨著時間的變化逐漸變長,而且其的價格也在下降,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根據現階段的情況,煤化工行業里的廢水處理主要采用兩端式的處理方式,在預處理這個階段,主要利用絮凝沉淀以及過濾工藝為以后廢水的處理做好準備,這個階段的作用主要是使得廢水里存在的鹽分得到處理,使得之后的雙膜處理可以順利進行。
1.3 關于對濃鹽水進行的技術處理
反滲透的濃鹽水包含著有無機鹽以及有機物等成分,而且還包含在脫鹽階段使用的化學物質,造成其成分較為復雜,因此對濃鹽水的技術處理影響煤化工廢水“零排放”的重要因素。所以,在我國,大部分煤場以及渣場一般都使用封閉管理的方式來對濃鹽水進行有效的處理。
1.4 關于對高濃鹽水進行固化處理
對于高濃度鹽水的處理,主要有三個環節,首先是自然蒸發。對于使用蒸發塘對高濃度鹽水進行處理方式的相關研究以及資料比較缺乏,因此在實踐過程中無法進行有效的利用,造成這種方式主要用在溫度適宜的時候,通過利用太陽能來對高濃鹽水進行蒸發處理,還包括其的后續工作。其次是機械的蒸發。機械蒸發存在一些缺點,主要的問題是關于蒸發器傳熱面的結垢問題,在進行處理時結垢情況不能有效處理。最后是多效蒸發。多效蒸發是非常關鍵的技術,其的有效利用可以使得煤化工廢水“零排放”的能夠有效進行,保證鹽在廢水處理中得到更為有效的利用。
2.1 加強預處理階段的措施
煤化工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水的水質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其包含有各種不一樣污染因素。特別是氣化廢水,其的水質波動相對比較大,而且廢水所包含的物質復雜,生物降解很難起到效果,這就需要在將廢水生化處理的之前的階段,加強預處理階段的相關措施。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得生化處理時間得到有效的減少,廢水在生化處理過程中對生化系統的沖擊得到一定的降低,保證生化系統可以有效工作,延長使用壽命。并且加強預處理能夠依據實際的進水水質的具體情況來對藥劑投入量等其他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與生化系統相比優勢非常明顯。
2.2 對于水質波動范圍較大的解決措施
水質波動范圍較大的情況的產生,需要煤化工企業根據實際的情況采取合理的解決措施。比如,在處理砰煤加壓氣化廢水的過程中,可以提高相關酚氨回收設備的回收率以及保證其的穩定性來使得廢水可以達到零排放的標準。又如煤化工企業還可以通過建立容積比較大的廢水池來使得廢水的暫存的時間可以達到十五天左右的時間,以保障廢水處理的有效性。
2.3 對于氣化廢水處理的解決措施
由于對氣化廢水處理難度相對較大,企業就要重點關注預處理相關的操作,也就是說在進行加壓氣化措施之前對生化系統中存在的有害物質進行有效的消除,使得之后的生化處理可以順利進行。并且,企業還要不斷加強生化處理的工藝的創新和改進,減少降解時間,提升降解的效率。可以通過把砰煤加壓氣化和水煤槳氣化這兩種技術進行有效的結合,使得這兩種技術的優勢互補,使得廢水處理得到優化和改進。
2.4 加強對相關技術的研究工作
想要保證廢水零排放技術得到實現,保證水在處理過程中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必須要提高相關的技術的深入研究,包括對含鹽廢水最小化排放等方面的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還要對于系統生產操作中存在的風險進行評估和分析,避免對環境造成不利的影響。
總之,環境保護問題成為我國亟待解決的問題,需要煤化工企業對廢水處理的技術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根據實際情況使得廢水得以實現零排放,不斷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1]童莉,郭森,周學雙.煤化工廢水零排放的制約性問題[J].化工環保,2010,05:371-375.
[2]曲風臣,吳曉峰,王敬賢.煤化工廢水“近零排放”技術與應用[J].環境影響評價,2014,06:8-12.
[3]陳士強.新型煤化工廢水零排放技術的改進策略[J].山東化工,2016,17:168-170.